肩周炎
該病又叫“五十肩”、“凍結肩”,其主要癥狀為一側或雙側肩周疼痛,且伴有肩關節(jié)外展及其外旋功能受限。中醫(yī)認為,該病多因人體的腎氣不足、氣血漸虧,加之長期勞累或受涼而形成。在夏天,一般對該病患者可采取補氣血、益肝腎、溫經絡、祛風濕的方法進行治療。
外敷小驗方:取蔥汁、姜汁、蒜汁各150毫升,鳳仙花汁50毫升,米醋150毫升,面粉30克,牛皮膠60克。先將蔥汁、蒜汁、姜汁、鳳仙花汁及米醋放入鍋內煎煮,煎成濃汁后再加入牛皮膠及面粉,繼續(xù)煎至膏狀為止。然后將藥膏分別貼敷于患者患側的肩髃(音余)、肩髎(音遼)及曲池穴上,用紗布覆蓋,用膠布固定,每天換藥1次,10天為一個療程。
膝骨性關節(jié)炎
該病是人體的一種退行性病變,其主要癥狀是關節(jié)疼痛、腫脹、活動受限等。該病一般在冬春和秋冬交界時期較重,而在夏季較輕。
外敷小驗方:取透骨草、伸筋草各30克,蘇木、海桐皮各20克,嫩桑枝、威靈仙各15克,紅花、雞血藤、白芷各12克,乳香、沒藥、川烏、草烏、秦艽、全當歸各9克。先將上藥用布包裹后放入鍋中,加入1000克的清水煎煮40~50分鐘后取出藥包,然后將兩條毛巾浸于藥液中,待藥液溫度晾至38~42℃時,取出毛巾將其敷于患處。每次敷30~40分鐘,患者每日可敷1~2次,每治療一周后,要間隔2天時間,21天為一個療程。一般每劑藥可連用2~3天。
風濕性筋骨痛
該病屬于中醫(yī)“痹證”的范疇,其病變部位主要在頸肩、腰背、肘關節(jié)、腕關節(jié)和膝關節(jié)等處?;颊咧饕嘘P節(jié)酸痛的癥狀。治療該病應以溫經散寒、祛風除濕為主。
外敷小驗方:取生首烏、生川烏、山奈各20克。將上藥共研細末后置于棉墊上,再將棉墊敷于患處并用膠布固定,然后用熱水袋在棉墊外熱敷?;颊呖擅咳辗?次,15天為一個療程。關節(jié)灼熱腫痛者忌用。
凍瘡
該病多在寒冷季節(jié)發(fā)作。患者可在三伏時節(jié)進行治療。
外敷小驗方:取桂枝25克,紅花、紫蘇葉、附子、荊芥各10克,生姜30克。將上藥一起加水煎煮后去渣取汁,然后用此藥液熏洗患處。每日1劑,一般10天為一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