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嫗老頭們,想起當年惡作劇,既好笑,又歉疚。
一
蘇婆婆當小學生時,絕頂聰明,成績拔尖,而搗鬼亦頗有術(shù),其種種惡作劇,人所難及。對這位蘇小妹,老師同學皆不敢小覷。
有衙內(nèi)丁某者,一向橫行班里,馬干吃盡(方言:隨意欺負他人),男生無不懼之,女生畏之如虎,老師亦莫奈其何。一日課外活動,衙內(nèi)繃勁仗,欺女生,惹惱蘇小妹。只見她威風凜凜,一臉正氣,一腳將他絆倒,順勢騎在背上,揮動小拳,便捶屁股,一邊高聲喝道:“武松打虎!武松打虎!”同學拍手稱快,齊呼加油!衙內(nèi)腳(火巴)手軟,狼狽不堪,從此歸順“武松”麾下,哪里還敢踩怪教,扯橫筋。
某老師,煙癮大。每次上課,便將紙煙一盒,置于講桌上粉筆盒旁。一旦下課,急忙摸出盒內(nèi)紙煙便抽,頓時煙霧騰騰。那蘇小妹坐于講桌前,被嗆得難以忍受,焦躁不安。一日,趁老師轉(zhuǎn)身寫黑板,抓過紙煙盒和粉筆盒,三刨兩爪,將紙煙掏入粉筆盒,粉筆塞進紙煙盒,然后物歸原處,不動聲色,正襟危坐。耳聽下課鈴響,老師迫不及待,伸手摸出煙盒內(nèi)粉筆一支,忙天慌地叼于嘴角,就要劃火柴點煙。忽聞眾學生大笑,方才恍然大悟,弄得臉紅筋脹,實在難堪。雖已料定是誰人所為,卻又不便發(fā)作,乃扔掉嘴上粉筆,接著苦笑一番。斜眼看那搗鬼有術(shù)者,只見她若無其事,穩(wěn)坐于前。
幾十年后,蘇婆婆想起上面這些惡作劇,滿臉皺紋笑成一團,眉宇間隱隱流露出兒時的幾許豪氣。然而,講起下面的惡作劇時,便顯得頗為沉重,非常懊悔。
一日清晨上學,時間尚早,沿街磨磨蹭蹭,一路無所事事。瞥見街邊商鋪,家家店門未開,木門扣兒下垂。蘇小妹搔首踟躕,忽然心血來潮,高高踮起腳尖,攀折道旁樹枝幾根,挨門挨戶將那門扣兒反扣起來,插上樹枝。然后躲在樹后,瞪大眼睛,尖起耳朵,暗察店家動靜。不久,即聞家家門內(nèi)有聲,繼而又聞門板噼啪亂響。店主被反關(guān)于門內(nèi),一個個高聲吶喊,破口大罵。搗鬼者側(cè)身樹后,想著店主們那驚風活扯的窘態(tài),直笑得前仰后合,高興非常。妙計大獲成功,自然心滿意足,便搖動頭上羊角辮兒,背著書包,上學去了。
如今,蘇婆婆一想起此事,當年的心滿意足,便化作滿腹內(nèi)疚,她把自己作為反面教員,對兒孫輩千叮嚀萬囑咐道:“這樣的惡作劇,不能干。且不說耽誤別人營業(yè),若哪家有急事要辦,可就誤人大事了啊!”
二
王爺爺少時,人稱鬼精靈,策劃惡作劇,專出鬼點子。可謂“(火巴)子端公——坐倒使法”。
一日放學無聊,與同學外號燈影者,沿街閑逛,竟然拾得拉鏈皮包一只。打開看時,卻是空的。鬼精靈眉頭一皺,詭計頓生,擠眉弄眼與燈影附耳低言,如此如此。燈影竊笑不已,乃緊隨其后,鉆進街旁公廁。
轉(zhuǎn)眼二人從廁所出來。燈影吃吃笑著,一手拈著那氣鼓氣脹的皮包,一手緊緊捂住鼻子,小心將皮包拉鏈拉好,隨手扔向街心,便隨鬼精靈隱于街旁一角落,等著看人笑話。
其時,驟雨初歇,行人極少。等了許久,才見一人干筋瘦殼,長衫氈帽,懶眉懶眼,姍姍而來。二人認得這是“包腳布做衣領(lǐng)——臭一轉(zhuǎn)”的人物,著名滾龍劉三,便在一旁屏住呼吸,看他如何動作。
只見那劉三,腳趿爛鞋兩片,百無聊賴,踽踽而行,時時左顧右盼。忽見腳下皮包一只,眼前為之一亮,如獲至寶,喜形于色??纯此南聼o人,連忙拾將起來,匆匆隱于襟下。復行數(shù)步,乃作若無其事狀,一邊賊眉賊眼假裝昂首望天,一邊暗將手指伸向襟下皮包,摸索著拉開拉鏈,往那包內(nèi)便掏。頃刻間,不禁目瞪口呆,臉色大變,慌忙扔掉皮包,連連抖手不已,如遭蛇咬一般。見街旁小樹,忙不迭伸手往樹上便擦。見地上雨凼,又忙不迭伸手凼里便洗。使勁洗洗,湊鼻下聞聞,再洗洗,再聞聞。終覺那手太臭,疾首蹙額,大不自在。
見劉三(火巴)和沒撿著,反惹一手臭,毛焦火辣,瓜眉瓜眼,鬼精靈幸災樂禍,掩口而笑;燈影使勁抱住肚子,幾乎笑斷了氣。
待劉三一邊撩起長衫揩手,一邊黑臉秋風踉蹌而去,氈帽已經(jīng)轉(zhuǎn)過街角,二人趕緊上前看那地上的皮包,只見里里外外糊滿人屎,一陣臭氣難當。于是,燈影猴跳狗跳,熱烈歡呼,為自己廁所里的一大杰作而得意萬分。
如今,早已頭發(fā)花白的鬼精靈王爺爺,一想起幾十年前那惡作劇,還禁不住眉開眼笑,為戲弄了“拾金即昧”之徒而開心。不過,還是總覺得當初打的那屙屎主意,未免太鬼,太黑,太狠了點兒。燈影爺爺則說:“更何況也太不衛(wèi)生,太不文明,有礙觀瞻呢。如今街上吐痰也要罰款10元,當初那惡作劇,再玩不得了?!?/p>
三
王大爺從小愛給人畫像。同窗之尊容,大半被收入他那“寫真手冊”之中。許多俊男靚女被畫得獐頭鼠目,以至性別難辨大失其真。畫癮發(fā)時,白天畫,晚上畫,課外畫,課內(nèi)畫。甚至頗為嚴厲的班主任上數(shù)學課,王某也忍不住,偷偷在下面為老先生“寫真”。被發(fā)現(xiàn)后,班主任狠狠教訓他多次,然而積習難改,照畫不誤,實在可謂“畫癡”。
班上有胖哥俞某者,讀書極其認真,終日手不釋卷,舉止斯文,不茍言笑,年方十二三歲,卻已老氣橫秋。同學戲稱曰“俞老夫子”,畫癡則尊稱曰“學究俞老”。曾經(jīng)私下為“俞老”“寫真”數(shù)幅。畫成終覺不像,頗感失望,沮喪不已。
一日午睡時,睡于“俞老”上鋪的畫癡,靈感驟至,想起了教語文的孔老先生。他那鼻子上的黑框眼鏡、鼻子下的八字胡須,倘若搬到“俞老”臉上,豈不學究派頭十足!久久俯察下鋪,見“俞老”挺著胖肚子,沉沉大睡,睡相也頗規(guī)矩,而且斯文。畫癡抓耳搔腮,技癢難耐,哪里還有半點睡意。索性溜下床來,取過文房四寶,將墨汁磨得濃濃,毛筆蘸得飽飽,提筆就在“俞老”那胖臉上小心畫了起來。先畫上黑框眼鏡,再配以八字胡須。畫畢,癡眉癡眼細細看來,非常滿意,視為佳作。大功告成,又放心上床睡覺。頃刻間,鼾聲大作。
午睡起床,“俞老”“戴”著那“黑框眼鏡”,“留”著那“八字胡須”,腋下夾著書本,腳下踱著方步,昏昏沉沉地走進教室上語文課。男女同學見之,都哄笑而不言;孔老先生見之,欲笑又不便笑。畢竟師道尊嚴??桌舷壬藦娮鳂O其嚴肅狀曰:“快去,快去把臉洗干凈喲!”“俞老”環(huán)顧左右,只當孔老指的別人。孔老便直指“俞老”鼻尖,忍不住撲哧一笑——頓覺失態(tài),又改作正色,輕言細語道:“說的就是你,就是你呀!”“俞老”莫名其妙,全班同學嘩然。畫癡座位空著,人呢?還在床上吹噗打鼾。
多少年以后,當初名不副實的“俞老”,果然垂垂老矣,成了名副其實的俞老。這天,老人家戴著名副其實的黑框眼鏡,留著名副其實的八字胡須,腋下照例夾著書本,腳下蹣跚踱著方步,手牽小孫女,前來出席老同學聚會。同學見之,紛紛說起當年的“畫臉事件”,陣陣哈哈連天。俞老向來不茍言笑,也笑得老淚長流。依于膝下的小孫女急了,瞪大眼睛忙問:“爺爺,你怎么哭了?”俞老連聲道:“不,不,爺爺沒有哭,爺爺在笑,笑哩!”老嫗老頭們,滿座其樂融融。只有那早已禿頂?shù)漠嫲V王大爺,靜靜地坐在一旁,手托禿頭沉思。他是在竭力構(gòu)思一幅全新的學究俞老寫真畫呢,還是在為自己幾十年前的惡作劇懺悔呢?
(責編 何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