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在全國范圍內試商用,拉近了我國正式邁入3G時代的距離。
8月18日,有一則消息讓一直未曾脫離話題焦點的TD-SCDMA再一次備受關注。
就在當天傳出消息,工業(yè)和信息化部(www.miit.gov.cn)在行業(yè)內下發(fā)了《關于同意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開展試商用工作的批復》(工信部電函【2008】211號)。該文件指出,同意中國移動在全國28個城市建立TD-SCDMA網絡并開展試商用,而文件中的第八點為“你公司和各地分支機構可憑此文件辦理工商登記等必要手續(xù)”,這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有觀點認為,此次批復的內容,雖然名為試商用試驗,但對比以往電信業(yè)務商用試驗都限制范圍在某幾個城市或某幾個省,這次《批復》將TD業(yè)務試商用范圍擴大至全國范圍,并允許中國移動建設TD網絡、向公眾提供服務以及收取相關資費,這說明,該《批復》的發(fā)布等同于將我國第一張3G牌照正式頒發(fā)給中國移動的TD網絡。
對此,中國移動有發(fā)言人強調:此批復與3G牌照沒有任何關系。有咨詢公司觀點也認為,這是指對中國移動上報擴大規(guī)模試驗網計劃的批復,與發(fā)放3G牌照并非一回事。
其實,對于是否變相發(fā)放3G牌照的爭議,不論其結果如何,并沒有多少實質性的意義。從監(jiān)管層面給了TD一個通行證,讓TD得以更好的發(fā)展,才是從《批復》中最明確得到的信息。
作為一個國產的3G技術標準,TD的成長史,無異于一部坎坷艱險的命運抗爭史。十年來,TD在艱難探索中逐步成熟。2008年4月1日,中國移動首次在全國八大奧運城市搭建了試驗網,對TD進行社會化業(yè)務測試和試商用,這被認為是TD發(fā)展史上的分水嶺。
契合手機電視看奧運的需求,TD在北京奧運會中迎來了第一次規(guī)模演練的機會,并借勢向前跨越了一大步。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李進良認為:TD正處在一個不穩(wěn)定的拐點,如果能借奧運東風推動商用,TD產業(yè)就可以滾滾向前發(fā)展;如果喪失了奧運良機,就可能使得TD產業(yè)停滯甚至夭折。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從首次試商用的2萬名用戶,到贈送北京奧組委和志愿者共10萬部TD手機,再到如今的全國招募試用人員,中國移動的TD試商用節(jié)奏顯著加快。
目前,TD二期建網設備招標工作已經啟動。有消息稱,TD二期規(guī)模為28個城市,除大部分為省會和直轄市城市外,寧波、大連這兩個計劃單列市也納入了TD二期建網陣營;二期建網總招標金額在300億元左右,基站數目將增至2.4萬個。目前包括大唐移動(www.datangmobile.cn)、中興(www.zte.com.cn)和普天在內的多家TD設備廠商均整裝待發(fā),全力沖刺這300億元的“TD大單”。預計TD二期建網的整個招標過程將在兩月之內完成,而全面建網將在殘奧會結束之后不久進行。
業(yè)內人士指出,中國移動TD獲準全國試商用,除了能讓我國移動用戶可以盡快體驗到3G網絡服務外,更讓TD的發(fā)展在起步時間上就領先其他3G網絡制式,贏得“先入為主”的印象分。
不過,也有人認為,TD并沒有進入到中國移動內部的關鍵業(yè)績指標(KPI),缺乏足夠的TD運營、維護的人才,展示3G特色的TD業(yè)務如視頻通話和高速上網沒有強力支撐以及相對薄弱的數據業(yè)務等各種不足的存在,說明中國移動“仍沒有全力支持TD”??磥?,想要真正通過TD領跑3G時代,中國移動還需要多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