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巧濟災民 朱 暉
北宋年間,江浙一帶曾發(fā)生大饑荒,當時范仲淹正主政浙西,雖然他極力地開倉放糧,但相對于成千上萬的災民來說,可謂杯水車薪。
當時,浙江太湖一帶的人們非常喜愛一種體育運動——賽船。范仲淹靈機一動,這可是開展賽船的好時機呀。他號召各地百姓踴躍參賽。
隨著集中的百姓越來越多,范仲淹找到湖邊寺廟的住持們,悄悄地說:“今年災荒,災民遍地,工價可比往年低廉得多呀,何不趁此機會修建寺廟?”眾住持回去后立刻大修寺院。范仲淹又召集各部屬開會,關(guān)切地說:“如今荒年,物價便宜,你們那些官署、官舍呀,可以蓋一蓋、修一修了,本官允許。”官員隨即響應(yīng),各地大興土木,數(shù)以萬計的各類工匠、仆夫每日勞作在工地上。
監(jiān)察部門知道了范仲淹的做法,認為他不撫恤災民。反而游宴玩樂,勞民傷財,就向皇帝參奏他。范仲淹辯解道:“我這樣做,正是要使百姓順利度過災年呀。賽船也罷,修廟也罷,建官舍也罷,都只不過是調(diào)動官私余錢救濟百姓。讓有手藝和勞力的人解決生活困難。”皇帝細想,也有道理,當時政府財力有限,救濟災民實在力不從心,而范仲淹的治下不僅沒有逃荒或餓死的現(xiàn)象,還一片熱騰,可見他的舉措是有效的。
近千年過去了,范仲淹沒有想到,他的做法在今天的經(jīng)濟學里,叫做“拉動內(nèi)需,擴大消費”。
皇帝與中藥 王琢成
五代十國時。后唐明崇皇帝李嗣源在一次圍獵中,突然從草叢中躥出一只金錢豹,嚇得身旁的皇妃從馬上摔下來,筋斷骨裂。適逢御醫(yī)不在,一名衛(wèi)士從巖上采來一簇草藥,搗爛涂在皇妃的傷口上,不久斷骨再續(xù)?;实鄞笙?,親筆題名此草藥為“骨碎補”。
借皇帝而聲名遠揚的中藥材還有“何首烏”。明代嘉靖皇帝明世宗早年無子,出詔書于天下,求得子良方,何首烏乃應(yīng)詔入宮,以此藥為主,制成了七寶美髯丹,明世宗服此藥后,不久喜得龍種。同時頭發(fā)烏黑身體壯實,穩(wěn)坐江山45年,何首烏于是亦名揚天下。
以皇帝名字命名的藥名還有劉寄奴,據(jù)《南史》記載:劉寄奴年少時,在一次出獵中發(fā)現(xiàn)了一種草藥能治刀傷。后來他率兵南征北戰(zhàn)時,用此藥治愈了許多受傷的將士,滅了南燕和后秦,在公元420年自立為宋武帝。人們非常感激這種草藥,就以皇帝的乳名稱它為“劉寄奴”。
不愿你做官 海 峽
胡適跟江冬秀之間沒有愛情,卻共同生活了45年。這種“長相廝守”可能源于胡適對江冬秀特別之處的欣賞。
1938年9月17日,國民黨政府任命胡適為駐美特命全權(quán)大使。同年10月13日,江冬秀在信中規(guī)勸胡適“一定回到學術(shù)生活上去”,并恨自己不能多助他一點力。胡適閱后非常感動,在同年11月24日的復信中發(fā)自肺腑地寫道:“現(xiàn)在我出來做事,心里常常感覺慚愧,對不住你。你總勸我不要走上政治路上去,這是你在幫助我。若是不明大體的女人,一定巴望男人做人官。你跟我20年,從來不作這樣想,所以我們能一同過苦日子。所以我給徐六信上說,我頗愧對老妻,這是真心的話。”
1947年3月5日,蔣介石致函胡適,推定胡適為國民政府委員。胡適去南京見蔣介石之前,江冬秀再三叮囑:“千萬不可做官?!焙m兩次懇切陳詞,堅辭國民政府委員,迫使蔣介石于4月19日復電照準。
江冬秀不但不愿意胡適為官,也厭惡兒子從政。小兒子思杜想學政治,江冬秀寫信告訴胡適:“小三死沒出息,他要學政治,日后做狗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