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叫,割早稻。”
稻子碾成米,供我們食用,使我們得以生存。有口飯吃,我才能靜下心來寫一些似通不通的文章。
由稻子想到稻草。
稻草,和我們生活很密切的逸事,很值得回味。
稻草,是稻子脫谷后的草莖,收割的季節(jié),一扎一扎的稻草,叢立田間。很美的!
待稻子人了倉,農(nóng)家場前屋后新起一垛一垛的稻草。也很美的!鄉(xiāng)間兒童,他們的嬉戲似乎和草垛分不開;鄉(xiāng)間少男少女,他們的愛情似乎常常與草垛分不開。
鄉(xiāng)間,農(nóng)人用稻草蓋房,被稱為草屋?!安萏昧艉笫溃娛プ闱?。”草屋,冬暖夏涼,過去鄉(xiāng)間基本都是這種草屋。而“草屋年年蓋,一代管一代。”說的則是父母不要太溺愛孩子,不要太包辦孩子,讓孩子有自己的發(fā)展空間。
“稻草捆斷了筋,還不知丈夫什么心?!边@是過去女人說丈夫的一句口頭禪。窮苦人家,沒有被絮。更沒有席夢思,鋪床用的都是稻草。“稻草捆斷了筋,”是說和丈夫生活了許多年,還不知丈夫心里怎么想的?自己在丈夫心中有多少位置?
過去,每到天一轉(zhuǎn)涼,鄉(xiāng)民就用車?yán)静葸M(jìn)城沿街叫賣,城里的主婦們便會圍攏來,買幾捆回去。我小時(shí)候,我們家鋪床用的就是稻草。冬天,有太陽的日子,媽媽把稻草抱出去曬曬,晚上睡在上面,軟軟的,香香的,很舒適。如今,一想起稻草,就想起溫馨的母愛。
民間,有一則俚語:“我們一起滾過稻草的!”早年,在人員大量聚集時(shí),比如:戰(zhàn)爭、冬修水利、集體培訓(xùn)、學(xué)校宿舍、大型會議等等,因?yàn)橐粫r(shí)籌集不到那么多的被絮,人們都睡在稻草上。于是,在人們交往中,當(dāng)某甲述說和某乙關(guān)系時(shí):“我們一起滾過稻草的!”就是說,某甲和某乙是朋友,而且不是一般朋友,是經(jīng)過磨難的朋友。
“文革”中,有一句使用頻率很高的話:“撈到一根救命稻草!”大革命洶涌澎湃,造成政見分歧。人們在政治漩渦里浮沉。辯論的雙方,為了攻擊對方,常常疾呼:“你要老老實(shí)實(shí)交代……別以為你撈到一根救命稻草……”言外之意是說,政治漩渦里,一根稻草是救不了命的。
有一則構(gòu)思很形象,表述很哲理的對聯(lián):
“稻草扎秧父抱子,竹籃裝筍母懷兒。”
稻草是上一季的。秧苗是下一季的,稻草和秧苗不是一代。用稻草扎著秧苗,好像是父親抱著孩子。
先生竹子,后生竹筍,竹子和竹筍不是一代。竹子編成的竹籃里裝著竹筍,仿佛是嬌兒在母親懷里酣睡。
《世說新語》:“簡文見田稻不識,問是何草,左右答是稻,簡文還,三日不出,云:‘寧有賴其末而不識其本?’”晉時(shí)簡文帝司馬昱出行,看到田里的稻子不知是什么,問:“這是什么草?”隨從回答:“啟稟皇上,這是稻子?!焙單牡刍氐交蕦m,羞愧地把自己關(guān)了三天禁閉,昭示天下:“作為一國的國君,哪有享用稻米而不知道稻米的出處?”看得出,簡文帝還有點(diǎn)親民的意思,即便是作秀,但他畢竟為此表白了態(tài)度。時(shí)至今日,恐怕還有一些不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城里孩子,分不清稻子與草呢!
“稻花香里說豐年?!?/p>
我們以稻米果腹,感恩稻子。
我們曾經(jīng)以稻草蓋房、以稻草取暖,感恩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