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來對拔草之類的勞動很不贊同,然而不參加卻有“逃避勞動”之嫌,況且,你不拔,小草照樣沒有活命?!熬舆h(yuǎn)庖廚也”。我寧愿去掃垃圾,不過自欺欺人,聊以自慰罷了。
不過有一天,我看到花盆里新栽的小茉莉幾乎淹沒在亂草之中不能呼吸,我想,是不得不除掉這些草了。但當(dāng)我觸著那鮮嫩嫩的綠葉時,又于心不忍。其實(shí)它們本可以長得很好,它們也很惹人喜愛的,只是因?yàn)樯L在花盆里,與花兒爭搶那本不多的營養(yǎng),所以必須被拔掉。明天我就去找一些土,是沒有草籽的土,換掉花盆里的土,讓茉莉花可以因足夠的養(yǎng)料而恣意生長,而這些帶草籽的土呢,就倒在樓下的草地里吧,它們本應(yīng)有屬于自己的生存空間。陽臺太小,花太多,空間不夠時,就把花盆往樓梯轉(zhuǎn)彎處端,再不然就只好種到樓下去,無力養(yǎng)它又不能草菅“花”命,對草呢,不也該如此嗎?同在一片藍(lán)天下,同在一片沃土中 ,為什么草必須死去?
當(dāng)年生物老師說:“咬人的蚊子大都是雌蚊子,它們吸了血是為了回去喂養(yǎng)自己的小孩。”我竟起了莫名的惆悵,那可惡討厭的蚊子竟也可憐起來了。
人類以自己為中心劃出了益蟲害蟲的標(biāo)準(zhǔn),以自己的好惡來教育自己的后代。害蟲雖然為害,本心卻也無辜。它們以自己的生活習(xí)性生長于大自然之中,無意間成了人類的敵人。他們之所以被稱為害蟲,是因?yàn)榉恋K了人類。然而無論人類怎樣看待,任憑日月更替,動物們恪守著不變的生存法則,它們以自己千年祖?zhèn)鞯男问缴嬷?,直至種族的進(jìn)化或滅絕。
烏鴉通體漆黑,面貌丑陋,再加上它有危急困難時刻講真話,說出人們不愿接受的事實(shí),報憂不報喜的 “烏鴉嘴”成為不吉利的代名詞。正是這種遭人嫌惡的鳥類,卻擁有一種真的值得人類普遍稱道的美德——愛老,養(yǎng)老。據(jù)說當(dāng)老烏鴉年老體衰,雙目失明飛不動時,小烏鴉會將覓來的食物喂到母親的口中,回報母親的養(yǎng)育之恩。
我們沒有什么理由輕視和我們共同生長在地球上的生物,特別是在物質(zhì)的天空下,迷失自我的人們已經(jīng)無法象世間萬物一樣遵循自然法則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