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腰痛 張生文
方一補腎強腰方
組成 狗脊12克,川斷9克,桑寄生15克,杜仲、牛膝、木瓜各9克,薏苡仁30克,鮮豬腰子1個(切開去腎盂白色部分洗凈先煎,取湯煎藥) (回民可以羊腎代)。
用法 每日1劑,用豬腰湯煎藥,日服2次。
功用 補腎強腰。
主治 腎虛腰痛。腰痛不舉,但無壓痛及敲擊痛,氣短、尿無力、脈虛細、苔少。
若寒象明顯,加補骨脂、胡桃肉(連衣)各9克。
方二 腰痛方
組成黃芪15~30克,當歸12克,川芎8克,赤芍10克,熟地15克,升麻5~8克,烏藥8~12克,地龍10克。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 益氣壯腰,活血通絡(luò),調(diào)氣止痛。
主治 多種腰痛。不論外感,內(nèi)傷,凡非新感時邪而又偏于氣滯血淤,筋骨勞損者均可用之。若兼有寒濕為患,腰冷苔膩,口淡泛味者加威靈仙,細辛;淤阻腰痛如刺者加桃仁;腎陽虛損,腰膝冷痛者,加山萸肉,補骨脂、杜仲、川斷、菟絲子等。
方三 峻補肝腎丸
組成 制首烏120克,菟絲子、杜仲、白蒺藜、桑椹子、補骨脂、益智仁、巴戟天、全當歸、茯苓各60克,牛膝90克,川斷、白術(shù)、狗脊、鹿角霜各60克。
用法 上藥共炒研極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貯瓶備用。每服40粒,一日2次,早晚飯前用鹽開水送服。
功用 峻補肝腎。
主治 腰痛(肝腎兩虛型)。證見腰骶經(jīng)常作痛,俯仰轉(zhuǎn)側(cè)不利,勞則更甚,肢體疲乏。膝臏酸軟,自覺腰部空虛,坐立無力支持,脈多沉緩無力。
方四 通督活血湯
組成黃芪18克,當歸9克,丹參18克,杜仲、赤芍、地龍、蘇木、澤蘭各9克,狗脊12克,鹿角片18克。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 通督活血,益精填髓。
主治 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
治小兒夜啼 王伯飛
方一 定驚湯
組成 黃連、石決明、鉤藤、竹葉、燈芯、茯神、首烏藤、炙甘草、煅龍骨、煅牡蠣、生地、棗仁各等份或視病情酌定。
用法 每日1劑,上藥用涼水浸泡30分鐘,先煎龍骨、牡蠣、石決明20分鐘后,再與余藥同煎30分鐘,澄出藥液,于晚上睡前半小時服用。
功用 清心平肝、安神定驚。
主治 小兒夜啼。
方二 鉤藤飲
組成 鉤藤、益元散各10克,蟬衣、木香、檳榔各3克,烏藥6克。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3次或頻服。
功用 清熱平肝、調(diào)理胃腸、通利關(guān)竅。
主治 小兒入夜驚哭啼鬧。癥見日間精神如?;蚨嗝?,食欲欠佳,大便多偏干,指紋淡紫、舌質(zhì)紅、苔白。
治網(wǎng)球肘 王先多
方一 仙鶴草湯
組成 仙鶴草30~40克,桑枝30克,金銀花、白芍各15~30克,片姜黃6~10克,甘草3~10克,大棗10枚。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 活血通絡(luò),緩急止痛,消腫。
主治 網(wǎng)球肘。
方二 化淤通痹湯
組成 當歸18克,丹參30克,雞血藤21克,制乳香、制沒藥各9克,香附、延胡索各12克,透骨草30克。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 活血化淤,行氣通絡(luò)。
主治 血痹證(損傷后遺癥、網(wǎng)球時、肩凝癥等)。
若偏寒者加桂枝、細辛、制川烏、制草烏;偏熱者加敗醬草、丹皮;氣虛者加黃芪;久痹骨節(jié)腫大變形者加穿山甲、全蟲、烏梢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