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六,藉用白茅,無咎。”子曰:“茍錯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p>
自“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作一統(tǒng)領,接下來的幾段都在闡述言行謹慎的表象和結果。謹慎是中國人的優(yōu)良作風,也是儒家很推崇的一種行事美德。尤其對于有明確道德和行為標準的君子而言,對言行的把握和考量首先是從謹慎上下功夫的,當然前提是誠信和責任。受過這樣的熏陶和洗禮的人,做事的方式和產生的結果自然不會有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這一句的字面含義?!俺趿逵冒酌?,無咎?!边@是《易經》中《大過卦》爻辭。用白話翻譯過來就是,大過初六謂:藉用白茅承墊祭祀品,這是無可論咎的。子曰:“茍錯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狈g過來的意思是:孔子引申而言之,祭祀品如放置于地上就可以了,而在下面墊上白茅,又有什么可以怪罪呢?是謹慎到極點了呀。錯即措也,放置的意思。要想搞明白這句爻辭的含義,我想首先還是對《大過卦》有一個整體的了解。
《大過卦》是《周易》中的第二十八卦,卦辭曰,大過:棟橈;利有攸往,亨?!洞筮^卦》象征極為過分:房屋的棟梁受重壓而彎曲,利于前去行事,亨通順利?!皸潯奔次葜畻澚?;“橈”是彎曲之意。一幢房屋,最關鍵的部位就是底部的地基和頂部的棟梁。棟梁的彎曲對屋來說顯然是個壞兆頭,但是棟梁部位高高在上,平日不易為人所注意,一旦彎曲變成傾斜,那將后患無窮,因此“棟橈”象征著事物的隱患。
《象》曰:“澤滅木,大過;君子以獨立不懼,唏世無悶?!薄断筠o》說:“《大過卦》的卦象是巽(風)下兌(澤)上,巽在這里代表木,故為水澤淹沒了樹木之表象,象征極為過分;君子取法這一現(xiàn)象,就應當堅持自己的操守,進則超然獨行,不必顧忌和畏懼他人的非議;退則逃避世間,不為隱姓埋名而苦悶煩惱。”
晚明四大名僧之一的智旭大師曾借用《大過卦》的卦辭“棟橈”取意,并以世法比照佛法。他在解釋《大過卦》的彖辭時闡明:大過,大者過也。棟橈,本末弱也。剛過而中,巽而說行,利有攸往,乃亨。大過之時大矣哉。解釋曰:“大”者既“過”,所以必當思患預防。“初”、“上”皆弱,所以剛中,不宜恃勢令橈,剛雖過而得中。又以“巽”順而悅行之,所以猶有挽回匡濟之術,乃得“亨”也,永保無虞亦在此時,盛極忽亦在此時,其關系豈不大哉。智旭大師取此意認為,佛教在“佛法大行”和“功夫勝進”的時候,也是存在著隱患的,猶如世道“治平日久”就會萌生“亂階”一樣,此時乃需要做“防微杜漸”之工作,即時時常懷謹慎之心,處處以謹慎行事,才能杜絕隱患、防范大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