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國居民消費價格上漲幅度明顯擴大,全年上漲4.8%,漲幅比上年同期增加3.3個百分點。從目前來看,價格的上漲特點是以食品為主的結構性價格上漲,暫時還沒有出現由于總需求嚴重超過總供給而引起的全面價格上漲,還沒有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但是,在消費需求加速增長的情況下,價格變化有從結構性上漲轉化為全面上漲的可能,通貨膨脹的壓力越來越大。對此,我們必須保持高度的警惕。
一、投資、消費需求雙膨脹必然引發(fā)通貨膨脹
盡管2007年價格上漲的直接導火索是豬肉價格的大幅度上漲,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消費需求增長的加快。
從我國經濟運行的歷史經驗來看,自從1985年以來,凡是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超過15%的年份,居民消費價格漲幅都是比較高的。2003—2006年,雖然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均在20%以上,平均增幅超過25%,但由于消費增長相對平穩(wěn),各年的增長幅度均在14%以下,平均增長幅度低于12.5%,沒有出現與固定資產投資相應的高速增長,因此這幾年沒有出現明顯的通貨膨脹。
可見,消費需求的增長是拉動居民消費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而投資增長對居民消費價格的影響是間接的:一方面投資的快速增長拉動投資品價格的上漲,而投資品價格的上漲引發(fā)消費品生產成本的上升,從而導致消費品價格的上漲,進而拉動居民消費價格的上漲;另一方面,投資的高速增長拉動經濟快速增長,而經濟的快速增長使得居民的收入增長加快,進而促進消費需求的增長,最終拉動居民消費價格上漲。這說明投資的增長對居民消費價格的拉動是有條件的:一是上下游產品價格上漲的傳導渠道是暢通的;二是投資的增長要促進居民收入的增長。
1996—2006年間,消費需求的增長速度遠遠落后于投資的增長速度,投資的高速增長雖然導致生產資料價格的大幅度上漲,但由于居民收入增長緩慢,使得消費需求相對不足,上下游行業(yè)產品價格上漲的傳導機制受阻,并沒有引起居民消費價格的大幅度上漲。
因此,僅僅是投資的高速增長還不一定引發(fā)價格的明顯上漲,消費的增長才是居民消費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也是關鍵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下半年以來,在投資高速增長的同時,消費需求也出現了明顯的加速增長,6—12月的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均高于16%,其中10—12月的增長幅度均超過了18%,而12月份數據則高達20.1%,呈現了高速增長的態(tài)勢。受消費需求較快增長的影響,居民消費價格出現加速上漲的態(tài)勢,6—12月份價格總水平漲幅分別為4.4%、5.6%、6.5%、6.2%、6.5%、6.9%和6.5%。
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連續(xù)5年呈現25%以上的高速增長之后,已經積累了較大的價格總水平上漲的壓力,而消費的快速增長,將成為拉動居民消費價格快速上漲的關鍵因素。如果消費增長持續(xù)加快,而投資仍然保持25%左右的高速增長,將使得前幾年上下游產品價格傳導不暢的渠道變得通暢,上下游產品價格上漲的傳導成為現實,甚至使前幾年上游產品價格上漲的滯后影響集中顯現,從而形成明顯甚至嚴重的通貨膨脹。
二、當前經濟運行存在投資和消費雙膨脹,引發(fā)明顯通貨膨脹的可能
從目前經濟運行的發(fā)展趨勢來看,消費需求保持的較快增長態(tài)勢是完全可能的:首先,近幾年城鄉(xiāng)居民收入的增長明顯加快。2005—2007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0.8%、10.2%和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