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教育投資不足阻礙發(fā)展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1月18日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說,拉美國家近年來在教育普及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果,但政府對教育投資不足,影響了國民素質和勞動力水平的提高。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對拉美地區(qū)11個國家進行調查后發(fā)表了這份報告。報告指出,拉美國家重視幼兒教育,幼兒教育普及率在發(fā)展中國家中名列前茅,甚至超過部分發(fā)達國家。與此同時,初級教育也受到高度重視。拉美各國的中學入學率達66%,僅次于北美和歐洲等發(fā)達地區(qū)。
報告還發(fā)現,在這些拉美國家,中學女生人數多于男生,男女生人數比例為10:9,這在發(fā)展中國家并不多見。報告認為,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近年來拉美國家積極為更多女性提供受教育機會;另一方面,不少男性尚未成年就不得不外出工作養(yǎng)家糊口,因而失去了受教育機會。
報告同時警告說,目前拉美各國政府對教育的投資明顯不足。統(tǒng)計數據表明,從1999年到2005年,拉美國家在教育領域的投資平均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4%,大大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由于教育投資不足和城鄉(xiāng)教育水平差距大,拉美地區(qū)文盲率居高不下。報告說,目前拉美國家文盲率平均為5%,巴西的文盲率竟高達27%。
報告呼吁拉美國家增加教育投資,縮小城鄉(xiāng)教育差距,繼續(xù)提高國民素質和勞動力水平,從而為拉美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
?。?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網站2008年1月18日)
印度家長不惜代價為孩子選擇知名幼兒園
在印度,尤其是在城市迅速擴大、人口膨脹的首都新德里,家長對孩子未來的高度期望與當前優(yōu)質幼兒園的短缺構成了一對尖銳的矛盾。
印度父母普遍認為,幼兒園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未來的教育。因此,為了讓孩子進入優(yōu)質幼兒園,他們禱告、送紅包……各顯神通。
報道說,印度的11億人口中,有約40%不到18歲;還有更多的人不到30歲,但目前已經生兒育女。只有那些極度貧困的居民才會選擇政府設立的幼兒園。大家為爭取高級私立幼兒園的名額而展開了激烈競爭。
為了讓孩子進入私立幼兒園,父母不惜花費大筆資金甚至借貸。有些小城鎮(zhèn)的孩子每天要趕到65公里以外的優(yōu)質幼兒園上學。實業(yè)家、房地產開發(fā)商乃至外國企業(yè)都盯上了印度的教育市場,新的私立學校不斷涌現。
幼兒園方面同樣承受著壓力。泰戈爾國際學校今年招收112名新生,報名人數卻多達2 014人。校長蘇曼?納特說,政府部長紛紛打來電話,要求關照某些孩子。她甚至接到過電力部門的威脅電話,打電話的人說,如果不錄取某某孩子,就將切斷對幼兒園的電力供應。
?。绹秶H先驅論壇報》2008年2月10日)
德國精英大學面臨師資流失
打造精英大學是德國近年來高校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精英大學第一輪(2006~2010年)評選結果已于去年10月揭曉,卡爾斯魯厄工大、慕尼黑工業(yè)大學和慕尼黑大學脫穎而出。今年2月,精英大學第二輪(2007—2011年)候選高校名單出爐,包括老牌的海德堡大學、哥廷根大學、弗萊堡大學和洪堡大學,二戰(zhàn)后崛起的柏林自由大學、亞琛工大和波鴻大學,以及革新派的康斯坦茲大學。一時間,這些精英大學和候選精英大學名聲大噪。殊不知,這些大學的校長們卻喜憂參半,喜的是能得到政府高額資金投入,憂的是本校師資日益為發(fā)達國家的高校所覬覦,人才流失不可避免。
德國高校教師的薪酬相對較低,教授的平均年薪為稅前8萬歐元,僅為美國大學教授的一半,頂級教授的年薪毛收入也不過13萬歐元。面臨美國等發(fā)達國家的高薪誘惑,德國精英大學的名牌教授不免動心。精英大學第一輪發(fā)榜以來,僅慕尼黑工業(yè)大學就有7名教授提出辭呈,但校方卻不甘喪失其“最聰明的頭腦”,千方百計挽留。例如,2005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之一,慕尼黑大學實驗物理學家奧多?罕施教授就收到了美國斯坦福大學的高薪聘請書。為此,德國西門子基金會專門提供為期10年的特別資助予以挽留。精英大學的校長們呼吁,必須采取提高教師待遇等緊急措施來挽留其知識精英,否則接踵而至的將是德國大學競爭力的喪失。
?。ㄖ袊v德國大使館教育處/陳仁霞)
韓國理工科人才流失嚴重
據悉,在國外取得學位后返回韓國的理工科博士人數在過去4年里減少了63%。據韓國科學技術部2月28日向韓國大國家黨議員金泰煥提交的《海外理工科學位獲得者現狀報告》顯示,在海外取得學位后回到韓國的理工科博士人數在2003~2007年分別為919人、756人、508人、339人,逐年減少,4年內共減少63.1%。
金泰煥稱:“在國際科學奧林匹克大賽中獲獎的高級人才流向海外的現象也很嚴重。2006年之前進入大學的國際科學奧林匹克歷屆獲獎者250人中,現在在校生有113人,其中只有31%(35人)就讀于韓國國內的理工科大學?!?br/> 據悉,韓國科學奧林匹克獲獎者中,攻讀研究生的有61人,但其中75.4%(46人)在海外攻讀研究生。
金泰煥同時建議全面調整每年投資1萬億韓元以上資金培養(yǎng)和支援理工科人才的基本計劃,擴大對政府出資機構的支援,增加人員定額、改善工作環(huán)境,讓理工科高級人才專心從事研究。
?。ㄖ袊v韓國大使館教育處供稿)
美國大學之間貧富差距拉大
2007年,斯坦福大學私人捐款數額高達8.32億美元,哈佛大學收到了6.14億美元的捐贈。
據教育捐贈委員會(Council for Aid to Education)的詳細報告,雖然國會敦促各富裕大學更多地使用募捐款,但各大學的募捐工作仍快馬加鞭,這將拉大大學之間的貧富差距。
2007年各院校共籌得募捐款30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了6%。但在增長的這6%的捐款中(5.18億美元),將近1/3由20所院校籌得。
教育捐贈委員會稱,這20所院??偣不I集了77億美元的捐款,超過了所有院校募款總額的1/4。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康奈爾大學這4所大學都募集了4億~5億美元的捐款。另外8所大學募集了3億~4億美元的捐款。
有人認為大學正變成募捐機器,大學校長在募捐發(fā)展小組、顧問等的協(xié)助下,花費越來越多的時間募集捐助。
“人們想與自己的母校有更多的聯(lián)系,為學校長久興旺和成功盡自己一份力是很好的,”伊利諾斯大學的卡里?納爾遜教授說,“但哈佛大學富得足以買賣世界上的一些國家了。哈佛完全可以支付所有本科生的學費,而且他們接受的捐贈還在不斷增長。這些富裕的院校是該多對社會盡點責任了?!?br/> 哈佛大學的發(fā)言人辯護說:“哈佛以及其他大學利用所募捐資金對美國的研究、獎學金、醫(yī)藥和藝術等方面做出了極大貢獻?!?br/> 在聯(lián)邦教育部的撥款和州政府的支持跟不上學生入學數量的激增時,公立大學也加入了募集捐款建立捐贈基金的行列。2007年紐約城市大學接受捐贈2.7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了39%,是2002年接受捐贈總額的3.5倍。
斯坦福大學的發(fā)展主席馬丁?謝爾對此表示:“捐贈數額的確巨大,但這些捐款是由5.6萬個單獨的捐款組成的,其中包括很多100美元或10美元的個人捐款?!?br/> “捐贈者對于我們能最好地使用他們的捐助表示十分滿意,”謝爾先生說,“我們對于捐贈使用十分嚴格,我們有太多的需求和值得去做的事業(yè),我們認為這些需求是實實在在的?!?br/> 去年有許多國會的批評家指出大學應該把錢用在減免學費上。許多大學則指出它們增加募捐和巨額的捐贈基金使它們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經濟援助并取代學生貸款。
(張鶴編譯自《紐約時報》2008年2月20日)
烏克蘭城鄉(xiāng)教育差距巨大 改革已刻不容緩
據《烏克蘭之聲報》報道,烏克蘭城鄉(xiāng)教育差別巨大,解決問題已刻不容緩。
烏克蘭議會教科委員會的信息顯示,城市學校畢業(yè)生掌握知識的水平高于農村學校畢業(yè)生。在學校分布上,2003-2004學年農村地區(qū)共有普通中學28所,貴族私立學校32所,高級中學7所,而城市地區(qū)普通中學404所,貴族私立學校290所,高級中學27所。烏克蘭有半數農村兒童不能在所在地就讀,因為當地沒有學校。自2001年至今共有546所農村學校停辦。農村學校的教學任務基本由退休教師承擔。外語、物理、數學和信息技術教師十分匱乏,有些科目甚至由其他專業(yè)的教師代課。農村學校校舍狀況也令人擔憂,有600所學校的校舍屬于危房,1/5的學校沒有供暖設施,有一半以上的學校沒有排水設施。
烏克蘭教育官員提出發(fā)展農村地區(qū)教育的建議包括:學生達到一定數量的地區(qū)必須開辦學校;如果學生數量不足以開辦學校,對在周邊學校求學的學生,必須車接車送;維修和更新農村學校的基礎設施;學校班級人數超編不得多于3人等。
(中國駐烏克蘭大使館教育處/李樹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