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康復養(yǎng)體、修身健心,我于2007年夏秋時節(jié)到美國探親達半年之久,除在住地西雅圖市外,還去了美國東部、南部幾個城市,訪問和觀摩了一些學校,與當?shù)貙W校校長、老師和學生作了隨意的訪談,簡單了解到美國學校體育的一些實踐,現(xiàn)粗略的作一歸納,介紹給國內的同行們。
一、對體適能的理解
對“體適能” (Fitness)的理解包含人在生活中、勞動作業(yè)中、體育活動中不可或缺的走、跑、跳、投、攀、爬、滾、懸、翻等身體能力,還包含體育素質的速度、耐力、力量、靈敏和協(xié)調等,也包含適應自然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及預防與抵抗疾病的免疫能力等。在體育領域中分為健康體適能和運動體適能兩類。
以上的理解是與美國的學者和體育教師的交談中得出的看法,如用我國傳統(tǒng)的理解就是把“體能”和“適應能力”合成一詞謂“體適能”。
美國學者和體育教師以為,提高學生體適能水平是學校體育中極為主要的目標之一,為此美國庫珀研究所(位于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市)的專家經過多年研究制訂了《體適能綱目》(Fitnessgram),作為編制中小學體育課程標準和相關教材的參照依據。
二、健康體適能綱目的整體理念(HELP)
西雅圖貝爾維市的一所小學女教師麗莎(Lisa,J.Patton)向我簡要介紹體適能綱目的基本理念,——“HELP”,譯成中文是“幫助”。主要的關鍵詞有:
1 健康(HEALTH)。來自于學生經常參與身體活動,并促進健康體適能的發(fā)展。
2 每個學生(EVERYONE)。身體活動和體適能的提高對每一個學生都必須做到,不論其年齡性別和能力。
3 終生(LIFETIME)。學生參與身體活動和體適能的提高伴隨終生,旨在發(fā)展終身體育。
4 個體(PERSONAL)。身體活動大綱是為滿足學生個人的需要和興趣所設計的。
把上面四個關鍵詞的第一個英文字母組成一個詞,即HELP(幫助之意),其內涵我認為是經常鼓勵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發(fā)展體適能,幫助每個學生終身受益。
三、兒童參與身體活動的“金字塔”(見圖1)
身體活動金字塔,直觀描繪為對學生健康有益的各種體育活動,與金字塔三層中每一種水平的身體活動都應鼓勵學生學習和參加。
1 金字塔第一層水平,包含終身生活方式的活動,都是學生每天生活所必須的活動,包括步行到學校,拾樹葉,騎車,打掃房間和各種戶外游戲,應強調的這類活動是人們終生要做的。
2 與第二層水平學生可參與感興趣的體育活動,基本上都是有氧運動和各類健身運動。
3 與第三層水平的體育活動包含肌肉力量類和柔巧性的體適能的活動。
學生應隨著年齡的增長,技能水平和生長發(fā)育的變化,循序漸進地學習第二和第三層水平的活動。
長時間終止活動對學生是不適應的,因此每天以休息和上體育課形式使學生擁有身體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是很重要的。上學前,放學后,學生有機會參加身體活動也很重要。
四、“體適能綱目”的特點及其測定項目
體適能綱目的突出一點是用科學的測定標準衡量學生的體適能水平,它適用于中小學生,如果中小學生的身體活動中達到適宜的負荷量,就能使更多的學生達到這一標準。這些標準是專門為男女學生設計的,只是隨著年齡的變化負荷量是不同的。經常參加身體活動,增強學生上肌肉群的有氧運動,有助于改善學生的有氧代謝能力和保持健康身體成分的效果。
麗莎老師還給我一份體適能綱目的00定項目的記分卡(見表1)
五、想法與建議
想法:
1 美國教育工作者和廣大體育教師都很重視發(fā)展學生體適能水平,用西雅圖市貝爾維這所小學校長和體育老師麗莎的話:“我校的體育活動主要是兩大部分,一是按體適能的綱目,提高學生體適能水平;一是按市里編的體育課程標準,教會學生掌握體育技能?!睆奈遗c華盛頓大學,奧斯汀大學的學者交談中,他們都認為美國在小學階段側重采用各種練習手段和游戲,提高學生健康體適能水平。而到中學則繼續(xù)保持已有體適能水平的基礎上發(fā)展運動體適能和掌握并提高若干項運動技能水平,我認為這種思維對當前我國學校體育改革是有啟示意義的。
2 美國的學者和體育老師都從不同的視角正在對不同年齡段的中小學生身心特點選擇發(fā)展健康體適能的最佳練習內容和手段進行大量的實證研究,從而為全美各地中小學體育課程的教材建設提供科學的依據。猶如我已閱過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美國學校體育國家標準》一書,是由美國西弗大學的學者經多年實踐研究的成果,并得到NASPE的審定,已作為美國體育教師的參考用書一樣,美國庫珀研究所也致力于青少年健康體適能綱目的研究,其成果也正式被全美體育教師運用于本地區(qū)的學校體育中,這種科學的編制中小學體育教材的做法,對當今我國學校體育課程改革應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建議;
鑒于上述的想法,我有個不成熟的建議,即在當今正在我國啟動的新一輪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實踐工作中,期盼主管部門組織一個由多學科專家和體育教研員教師共同組成的精干研究班子,苦下若干年的功夫,用歷史的辯證的觀點,在實踐的基礎上,研究并編著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小學體育課程標準,開創(chuàng)一個由經驗型為主向科學型為主的構建我國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