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體育教學中,總有一部分學生看似身在課堂之內,實則游離于體育活動之外。他們在學習成績上介于優(yōu)等生和后進生之間,體育成績和身體素質一般,課堂紀律方面基本能自律,在班級中所占的比例較大。他們有著一些共同的特點:性格上比較內向,平時沉默寡言,不善于或不愿意表達自己對動作技能的理解;在體育活動、游戲和競賽中不想冒尖,從不爭先恐后、積極表現(xiàn);他們一整節(jié)下來或許都不會有一次精彩的亮相。這些學生,我們稱之為“中間沉默層”學生。
這些“中間沉默層”學生有著怎樣的思想認識?他們?yōu)槭裁床荒軌蚧蛘卟幌矚g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他們游離在整個教學節(jié)奏之外的時候是怎么思考的?帶著這些問題,我對日常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表現(xiàn)沉默的50個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3)沒有興趣,(4)沒有機會。
這一結果,驗證了問題一和問題二的結果。學生“中間沉默層”現(xiàn)象的產生與學生的體育學習成績的關系密切。他們不參與活動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別人比我優(yōu)秀”和“怕做得不好被笑話”,也就是說,學生沉默在活動之外的根本原因很可能就是因為體育成績的差距而導致了自信心的不足,他們并不是對活動沒有興趣,也不是缺少活動表現(xiàn)的機會,而是在主動逃避活動。
4.你對那些在體育活動中表現(xiàn)突出的同學的態(tài)度是什么?
這是一個為今后教學提供思路的設問。結果顯示,大部分(82%)的學生在內心里愿意與“略差一些的”的同學一起活動。我想這或許是因為在運動能力和運動水平相近的同學中,這些“沉默”的學生才學得沒有負擔,才能夠讓自己不那么自信的信心得以展現(xiàn)。在今后的教學中,或許應該考慮將學習能力和成績相似的學生組合在一起,形成同質小組,提高這些“中間沉默層”學生的教學實效性。
(二)對“中間沉默層”學生心理問題的綜述
綜合上述在調查中得到的信息,我們從“中間沉默層”學生認識特點和情緒特征分析,發(fā)現(xiàn)這些“沉默”的學生比較普遍地存在著以下一些典型的心理問題。
1.顯性的自卑心理?!爸虚g沉默層”的學生對自身沒有自信,在體育課堂活動中,學生對自己的體育知識和身體基本活動能力感到懷疑,并做出了過低評價。這些評價具有自我否定和消極評價自我的意識,這種意識就是自卑的心理——一種與正常人的自尊心相對立的一種病態(tài)心理。
2.隱性的抑郁心理。抑郁心理是現(xiàn)代社會較常見的一種心理失調癥。處于抑郁情緒狀態(tài)下的人,經常生活在焦慮的心境中,他們內心孤獨卻不愿向別人傾訴。 “中間沉默層”學生雖然沒有明顯的抑郁心理,但是他們在學習上經常精力不集中,對待體育游戲和體育比賽的興趣不高、情緒低落、反應遲鈍,容易產生逃避的情緒,常常因技術動作學習的失敗而感到痛苦和恐懼。從而在課堂生產生了一種郁郁寡歡的情緒,對任何體育活動和比賽缺少了熱情。
3.漸顯的閉鎖心理。閉鎖心理主要是指人內在的心理活動不輕易表現(xiàn)出來的心理現(xiàn)象。這種心理現(xiàn)象在“中間沉默層”學生中表現(xiàn)比較明顯。他們沉默寡言,喜怒哀樂不輕易表露-他們很少與同學交談關于體育比賽或者游戲的心得與感受,也不怎么愿意和老師接近,對于在課堂中教師組織的小型教學競賽和自組的游戲,也往往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tài)度。
“中間沉默層”學生除了上面三種比較典型的心理問題外,當然也還存在著孤僻、冷漠等心理問題,個別的學生甚至也有著逆反和厭惡體育學習的苗頭,這些都需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
二、對學生的“中間沉默層”現(xiàn)象的成因分析
“中間沉默層”學生的形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自身生理、智能、性格缺陷等方面的內因,也有來自家庭、學校教育等方面的外因。
(一)成因之一:中等的成績。他們就是所謂的中等生,相對于后進生,他們有更大的學業(yè)和精神壓力,有更高的自我期望,更多的勞動付出,相對于優(yōu)生,他們又智力平平,學習基礎、運動能力等又遜色不少。因此,他們在體育運動和小型競賽中更容易產生失敗感。產生自我無能感,經常陷入自輕自賤的抑郁情緒中。
(二)成因之二:自卑的心理。身體素質的一般、學習成績的不如意,讓學生在體育活動與競賽中,長期處于一種弱勢,經常充當游戲與活動的“配角”。久而久之,這些中等學習成績的學生就產生了一種認為自己不如別人的自卑心理,在無人疏導的情況下,由自卑不敢參與走向了“沉默”。
(三)成因之三:內向的性格。這些學生在生活中一般都比較內向,他們只喜歡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和喜怒哀樂向日記傾訴,品嘗孤獨。這種內向的性格讓學生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不愿展露自身的體育能力,不愿和同學與老師表露心聲。讓自己在沉默中形成了習慣,在默然中造成了彼此之間的心理隔膜,影響人際交往。
(四)成因之四:教師的漠視?!爸虚g沉默層”的學生由于長期在“中等地位”的感受中保持一貫的沉默,被體育教師錯誤地認為他們是課堂活動和教學比賽中的乖乖兒,他們無須引導和激勵。其實,他們長期被老師忽視著,沒有了老師應有的關心、愛護、教育和培養(yǎng),在一次又一次被冷落的感受中。覺得自己是無足輕重、可有可無的一員。在日積月累的心理體驗中,變得“沉默”。
三、對“中間沉默層”學生疏導的對策研究
(一)重視:從教師觀念的改變開始
1.要重視“中間沉默層”學生與現(xiàn)象。教師要改變以往只注重學生身體基本活動能力的提升和學生基本體育技能發(fā)展的現(xiàn)狀,切實重視“中間沉默層”現(xiàn)象和有著這一傾向的和已經“沉默”的學生,注重學生的整體發(fā)展和整體學生的發(fā)展。要重視學生在五個領域的共同發(fā)展,將學生的心理成長與體質健康的增進放在同一層面加以重視。
2.要具備一定的教育教學心理學素養(yǎng)。體育教師要善于從心理學的角度去觀察和分析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xiàn),要能夠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輔導和教育,幫助學生正確面對體育活動與體育競賽中的失敗與成功。尤其是要重視中等生這一特殊的群體,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排解這些學生的心理問題。
3.要真愛每一位“中間沉默層”學生。如果班級中已經有學生成為了體育課堂中的“中間沉默層”學生,教師更要關注這些學生,把愛和關心也撤向每一個“中間沉默層”學生,將以往只花在優(yōu)生和后進生上的心思也傾注到他們身上,表面那些表現(xiàn)良好的學生被無意中冷落,使他們的精神欲求得到滿足,也沐浴在老師愛的陽光下。
(二)疏導:將關愛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
1.深化賞識教育
“中間沉默層”學生的各種心理問題中,以自卑心理為主,它往往是導致或者加劇其它心理問題的根本所在。因此要有效地克服“中間沉默層”學生的自卑心理,重樹他們的自信。所以,在體育教學中也應該深化賞識教育,要對學生有熱切的期望、熱情的鼓勵,幫助學生形成奮勇向上的積極情緒。
(1)營造賞識環(huán)境。為學習營造一個和諧民主,鼓勵上進的課堂氛圍,充分賞識學生的點滴進步,在激發(fā)后進生的同時培養(yǎng)“中間沉默層”學生的自信,讓他們對自己的運動能力找回信心,使其逐步走出沉默自卑的陰影。
(2)及時發(fā)現(xiàn)亮點。在動作講示和教學比賽的演示中,經常有意識地請“中間沉默層”的學生來做示范,給“中間沉默層”學生一個表現(xiàn)“我能行”的機會。努力挖掘他們身上的“亮色”,對教學過程中他們的每一個進步及時表揚。在教師贊許的目光和表揚聲中,學生心中自信的種子逐漸被激活了。
2.提供表現(xiàn)舞臺
努力給“中間沉默層”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機會,讓學生在課堂中體現(xiàn)自我存在的價值。在快樂的體驗中積極參與教學的整個過程。
(1)鼓勵學生管理。激發(fā)“中間沉默層”學生的熱情,給他們以責任感來參與課堂的管理。在課堂教學中必須給“中間沉默層”的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讓他們去管理學習小組。比如建立小組長輪換制度,也可以多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動作展示,大膽表現(xiàn),使他們從膽怯緊張和漠然中走出來。
(2)限制優(yōu)生權限。一些學習成績優(yōu)良又善于表現(xiàn)的學生,在體育比賽和游戲中只顧表達自己的意見,不讓別人有展示自己的機會?!爸虚g沉默層”學生只能做觀眾、當陪襯,失去了鍛煉和展示的機會。針對這種情況,和優(yōu)生私下達成“共識”,把更多的機會主動讓給中下學生,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平等的參與機會,也使“中間沉默層”學生的惰性無處可逃,促動他們去主動地鍛煉身體。
3.建立“偏向”機制
雖然現(xiàn)在的體育課堂中,追求生生平等和機會均一,但為了讓“中間沉默層”學生積極參與,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將課堂的重心偏向于“中間沉默層”。
(1)組建同質小組。異質小組合作活動時,經常會出現(xiàn)學習能力相對較差的同學默默無語參與的現(xiàn)象,訶查中也反映出“中間沉默層”學生喜歡和相同成績的學生一起活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視活動內容的特點,組織學生形成同質小組學習。這樣的同質小組可以讓“中間沉默層”的學生因組內伙伴水平相近,心理沒有壓力而敢于展示自我,從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潛能。
(2)設立崗位職責。在體育活動中,我給每位“中間沉默層”學生都確定崗位,根據(jù)個人個性、特長等開展合理的分工,將小組學習的任務與責任進行明確的分配。這樣,習慣于旁觀的“中間沉默層”學生就不得不主動參與學習之中。這些“中間沉默層”的學生獲得了同伴的信任,心中也就充滿了自豪感和使命感,進而在自我肯定中不再沉默。
(3)建立激勵機制。對于“中間沉默層”學生,我在體育活動中,建立了一些激勵機制,比如展示5次就可以為自己的學期考核增加2個學分。這些被加強了的正面評價,有意識地鼓勵他們多出列練習和示范,讓他們獲得更多的鍛煉機會。同時及時捕捉其“閃光點”,只要有一點進步就大力表揚,幫助這些沉默的學生樹立了自信心。
4.推進成功體育
在教學中,引入并推進“成功體育”的教學理念,或改變運動的規(guī)則,或改變器材的規(guī)格,或減低運動的難度,或提高評價的等級,讓“中間沉默層”學生多層次地體會到完成動作的“成功快樂”,讓更多的“中間沉默層”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表現(xiàn)”,有更多的機會感悟成功。讓學生在點滴的成功體驗中獲得自信,克服自卑情緒。
(三)發(fā)展在激勵性評價中不斷進步
要真正養(yǎng)成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和體育競賽的必趣與習慣,還需要建立必要的評價制度,用一些具有激勵性的評價方式去肯定和鼓勵學生,讓“中間沉默層”學生在正面的褒揚中得到被尊重和受重視的心理滿足。
每一個學期,在“中間沉默層”學生中進行受表揚情況統(tǒng)計,及時表揚那些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讓學生在正面的表揚中,獲得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表1)
對于在小組活動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和小組,給與“表現(xiàn)之星”和“優(yōu)秀合作小組”的稱號,鼓勵學生積極練習、科學鍛煉。同時對學生進行評比,評出“最佳評價”“最佳組織”“最佳模仿”,讓學生的自信心和表現(xiàn)欲在激勵中快速得到提高,讓學生的體育活動能力和興趣在激勵中得以保持高昂的發(fā)展勢頭。
總之,占學生大多數(shù)的“中間沉默層”并不沉默,他們可塑性很大,蘊藏的能量也很強。只要穩(wěn)定他們,并通過關心教育,促使他們向優(yōu)等生轉化,擴大優(yōu)生層的人數(shù),進而影響差生層向好的方面轉化,就能全面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從而實現(xiàn)體育新課程改革的目標:讓每一個學生得到適合自己的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