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永道是否是一個好雇主?盡管每年都有員工外流,但公司最新的“員工滿意度調查”顯示,2007年是雇員最滿意的一年
普華永道總是要求員工在不必要的情況下,盡量少用紙張,“因為用多了紙就等于又砍了一棵樹,這對整個環(huán)境就是一個損害。”
普華永道在辦公室廢紙的處理上,由于可能牽涉到一些客戶的商業(yè)機密,會先進行粉碎,然后送去環(huán)保公司進行再循環(huán)處理。目前普華永道成立了一個社會基金,用于社會公益事業(yè),“通過各種形式,為需要幫助的人盡我們的一份力,實現(xiàn)我們對社會的回報?!逼杖A永道方面表示。
普華永道在社會企業(yè)責任感的體現(xiàn),更多的應該是來自于其對于雇員的關注和培養(yǎng)。
關于普華永道,業(yè)內有一個頗具爭議的話題:它是否是一個好的雇主?因為普華永道每年都有員工外流,但是同時,也有更多人渴望加入這個頗具盛名的會計師事務所。
對于普華永道的人才外流現(xiàn)象,普華永道的管理層反倒顯得很自豪,因為這恰恰說明了普華永道的人才很優(yōu)秀,他們都很受歡迎。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普華永道就像一個培訓基地。
有意思的是,普華永道外流的員工,很多最終又會變成老東家的新客戶。通過這樣的循環(huán),普華永道建立了一個很好的客戶群,比如有一個普華永道“舊友會”,其中很多人都是公司原先的員工,他們會像回“娘家”一樣,和普華永道繼續(xù)保持工作甚至是朋友的關系。
迄今為止,普華永道在中國已經投資了2億美元——還將繼續(xù)投資 5000 萬至1億美元,主要投入在培訓和優(yōu)化服務質量上。
目前普華永道在中國注冊會計師協(xié)會的排名中,名列第一;被《國際稅收評論》雜志評選為“中國年度最佳稅務顧問機構”及“中國年度最佳轉移定價顧問機構”;在中國 632 個大學3萬多名學生評選的“最佳雇主”中排名第 26 位,這也是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中唯一入選的一家企業(yè)。
“2007年,我們所做的員工滿意度調查顯示,這是員工對公司最滿意的一年?!逼杖A永道人力資源合伙人Dave McCann 在接受《中國新時代》專訪時說。
“We Care”
在普華永道,任何人有建議和問題都可以直接反映,這恰恰體現(xiàn)了普華永道對雇員的人性化管理。每個員工,都可以通過郵件系統(tǒng)將自己的意見直接發(fā)送到公司最高管理層那里——這是一個叫做“We Care”項目的一部分。
Dave McCann表示,“We Care”是普華永道在雇員管理上的一種行為理念,員工可以通過熱線或者郵件等方式傳達自己的意愿,“我們要讓員工覺得這是一個最好的工作場所?!?br/> 在“We Care”項目中,公司成立了We Care Committee(即關懷委員會),同時還有40名合伙人作為“We Care”大使,定期與不定期地組織員工專題討論會。
討論會由來自不同級別、不同部門的同事參加,討論如何為員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環(huán)境,從而更好地讓員工實現(xiàn)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委員會再從中歸納總結相關意見,向公司管理層提出。
比如2006年,曾有一個員工提出了組織公司籃球比賽的建議,2007年,公司管理層就進行了安排,全國各個分所都積極準備,通過預選賽選出獲勝的團隊,并進行訓練,最終前往上海參加決賽,這個活動在2008年將繼續(xù)擴大,并演變成普華永道挑戰(zhàn)賽。當然,整個活動歷時幾個月的所有相關費用都由公司支付。
此外,普華永道每年都會針對雇員對于公司的滿意度進行一次調查,即員工滿意度調查。這是關于普華永道自身業(yè)務發(fā)展,尤其是關于公司管理和員工發(fā)展等主要方面的一項在線問卷調查。該調查自2003年起,每年進行一次,邀請全體普華永道的員工參與。
2007年,中國內地及香港、澳門超過59%的員工,即約4499人參與了此項調查。該調查由專門的調查機構執(zhí)行,確保所有回復均為匿名且嚴格保密。對于員工們的意見反饋,普華永道公司管理層非常重視,并視此項調查是獲取員工意見反饋的重要方法,有助于幫助公司制定未來發(fā)展計劃。
在雇員福利方面,普華永道為員工提供一套系統(tǒng)的醫(yī)療保健措施。除了大部分公司均會提供的醫(yī)療保險外,普華永道每年均會為員工提供免費體檢機會、冬季預防流感的疫苗注射以及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等保障措施。此外,公司亦會時常為員工提供一些健康小竅門,以及一些幫助身心健康的課程。
當普華永道員工在其它國家工作或旅行期間,亦可享受公司提供的24小時全球緊急醫(yī)療、安全及旅行協(xié)助服務。
“普華永道給員工提供的醫(yī)療福利是非常好的?!盌ave McCann表示。
普華永道對于雇員的關懷,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2007年夏天,美國《商業(yè)周刊》雜志公布了2007年美國大學生最佳雇主排行榜,共有25家雇主上榜,其中普華永道被評為第7名,位居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首。
而在中國,由中華英才網(wǎng)、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經濟觀察報、新浪財經等聯(lián)合主辦的“中國大學生最佳雇主” 評選活動中,普華永道連續(xù)三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入選前五十名。
本土化策略
普華永道的很多員工都有切身體會,“我的導師對我?guī)椭艽?,不光是工作,還有生活和做人方面。”
導師制——這也是普華永道長久以來形成的獨特團隊管理模式。普華永道每一個員工都有一個導師,每個新進來的員工,都會有一個導師來負責指導,不但在專業(yè)方面,也包括個人成長、職業(yè)發(fā)展方面,比如公司每年還有專門的經費,用以員工跟他們的導師吃飯,聊天談心。而普華永道的經理人、合伙人,都要接受怎樣成為一個好的導師的培訓。
“企業(yè)文化對于打造團隊非常重要。我們強調heart & mind——怎樣讓客戶選我們、員工選我們——我們要贏的是他們的 heart & mind ,贏得他們的感情?!逼杖A永道表示。
正是如此人性化、完善的培訓體系為普華永道的人才成長提供了理想的學習環(huán)境,越來越多的本土優(yōu)秀人才正在成為普華永道的高層管理者。
按照普華永道的晉升制度,通常工作2~3年會成為高級職員,正常情況下5年可以做經理,在業(yè)務上獨當一面,一般來說,如果工作12年就有機會成為合伙人。
2007年,普華永道提升了57名合伙人,令普華永道在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地區(qū)的合伙人總數(shù)接近330位。新合伙人中,42位來自中國內地,15位來自香港。這是普華永道本土化進程中的關鍵一步,亦是普華永道成功吸引本地人才的表現(xiàn)。
員工本土化,正是普華永道最重要的一個本土化策略。
普華永道在中國,包括香港、澳門地區(qū),差不多有9000 名員工,其中90% 都是本地員工。從2004年前開始,普華永道每年在中國招聘1500名以上新員工。比如在上海地區(qū),普華永道已經連續(xù)三年,每年招聘500名左右大學應屆畢業(yè)生。
“在業(yè)務起步階段,派國外員工來工作,非常需要且必要,因為本地缺少具備經驗和專業(yè)知識的人才。但要在一個國家和地區(qū)長期發(fā)展的話,一定要培養(yǎng)當?shù)氐娜瞬艁磉M行管理,因為他們熟悉當?shù)氐奈幕?,熟悉當?shù)靥厥獾纳虡I(yè)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人際關系。所以我們最重要的本土化策略就是培養(yǎng)大批的本地人才。”
員工發(fā)展到一定階段,普華永道會派遣員工到海外工作。目前,普華永道在中國每年為200至300名來自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的員工提供海外培訓的機會,使他們能獲得更多的全球經驗。
?。ū究浾吆家鄬Υ宋挠胸暙I)
中國新時代 2008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