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問彭麗媛:20余年的舞臺生涯,你何以總是光彩照人,有什么秘訣?
她坦言回答說:“這跟我的小家庭生活有關,如果我的婚姻不幸福,心有磨難的話,我能有這個光彩留給大家嗎?舞臺上的光彩正是我家庭幸福的最自然的表白。”
1986年底,彭麗媛經朋友介紹與當時的廈門市常務副市長習近平相識。
說起這段姻緣有人會以為彭麗媛攀高枝,殊不知當時只有24歲的彭麗媛與習近平同級別,又是中國音樂學院的高材生。更不知當年兩人相見時,均不知對方為何許人也。
當彭麗媛聽說習近平在廈門工作時,說:“兩地分居怎么辦?”她本不想接觸,但聽朋友說此人“出類拔萃”時,才答應見見面。
一見面,彭麗媛便心灰意冷,對方土里土氣不說,還非常顯老。誰知那人一開口就吸引了她。
他不問“當前流行什么歌”、“出場費多少”之類,開口便問:“聲樂分幾種唱法?”
彭麗媛回答后,他又問:“很對不起,我很少看電視,你唱過什么歌?”
“唱過《在希望的田野上》。”
他“哦”了一聲,“這歌我聽過,挺好的?!?br/> 可以說,正是習近平的這種誠實和“無知”,才贏得了彭麗媛的芳心。她說:“當時我心里一動……他純樸又很有思想,這不就是我心中的他嗎?”
經過半年時間的相處,彭麗媛堅信大她8歲的習近平就是能夠與她攜手一生的愛人,1988年8月,他們幸福地結合了。
新婚第四天,彭麗媛飛回北京參加全國藝術節(jié),接著又出訪加拿大、美國。新婚后的第一次小別就是兩三個月。
婚后,彭麗媛一直在北京,而習近平先是從廈門市常務副市長的崗位上調任福建寧德地委書記,不久又調任福州市委書記,就這樣,夫妻倆一直過著聚少離多的日子。
彭麗媛工作的總政歌舞團里,大大小小的干部沒有一個兩地分居的,每逢探親與團里的演出任務發(fā)生沖突,她就總是把探親的時間讓給部隊的任務。
有時她好不容易回去一趟,習近平又下鄉(xiāng)或開緊急會議去了,而她回家往往只有幾天假期,她只得在家空等。
1993年6月27日,彭麗媛臨產的日子里,習近平也不能陪伴她。為了工作,他依然三天兩頭下鄉(xiāng)。那段時間寧德地區(qū)遇到強臺風的襲擊,習近平去了抗洪搶險第一線,整整三天三夜都沒回家,更不用說到醫(yī)院探望彭麗媛和孩子了。
彭麗媛雖然希望夫妻團圓,但卻從不抱怨,她知道自己工作忙,丈夫的工作更忙,作為地方上的父母官,心里牽掛著千家萬戶,哪里顧得上自己?
當時作為市委書記,習近平壓根兒沒有假期。趕上忙中偷閑,最多就是春節(jié)回京個把星期。即便如此,也總挨不到一塊吃除夕夜的團圓飯。因為每逢除夕,彭麗媛都要在中央電視臺的春節(jié)晚會上忙到午夜一二點鐘才能回家。
習近平就在家里邊看著妻子參加的電視晚會節(jié)目,邊包餃子。待妻子回來,他才下餃子。兩口子邊吃邊看剛錄的晚會節(jié)目,切磋著這臺晚會的得失。雖然他們工作性質不同,但相互之間總能找到契合點。
1997年3月,習近平好不容易有空來了趟北京,小兩口在一起,有好多事需要商量,有好多朋友需要探望。
可他們剛剛滿懷喜悅地把短暫的日程安排好,彭麗媛就突然被通知赴遵義參加中央電視臺的“心連心”藝術團的演出。
彭麗媛當時心中很是矛盾,怕傷了丈夫的心。可習近平還是痛快地答應:“沒關系,你盡管走,我們總有團聚的時候?!?br/> 對普通的夫妻來說,來來回回無所謂,出差一次,還有一種“小別勝新婚”的新鮮感??蓪λ麄儊碚f,團聚的時候真成了“鳳毛鱗角”。
更何況,一個女人的外表無論如何堅強,內心深處也是脆弱的。生活中彭麗媛沒少碰到不公平的待遇或被人橫加指責而傷心的事。每當此刻,她都異常痛恨別離,沒有家什么也沒有了,連個聽你訴說的人也沒有了。
可當彭麗媛想起丈夫語重心長的一段話:“作為一個女人,你比別人擁有太多:丈夫,健康聰明的孩子;父母雙全,最幸福的人生。在事業(yè)上你也不是太大年齡,所有大獎你都得過,部隊給你這么豐厚的待遇,這樣重用你,你還要啥呀?”時,就能從中得到莫大的安慰,就會感到和丈夫的心貼得很近。
時至今日,兩人喜結良緣十多年,回想那段牛郎織女的生活,彭麗媛毫無悔意。
她深情地說:“事實證明我的選擇是正確的……夫妻感情的親近程度不是由地域的遠近所決定的,只要兩人志同道合,心心相印,互相信賴,互相支持,神奇的具有凝聚力的感情就會擊穿地域間的屏障,將兩顆摯愛的心連在一起,使分居兩地的夫妻感受到愛的甘美?!?br/>
彭麗媛的幸福婚姻秘訣之一:保持必要的溝通和交流
夫妻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乃幸?;橐龅摹办`方妙藥”。夫妻之間出現(xiàn)芥蒂時,經常能聽到“有什么好說的”之類的埋怨,其實,這往往是缺乏溝通所致。
尤其是現(xiàn)代牛郎織女,因為隔著現(xiàn)實的“銀河”,又因為有太多現(xiàn)實的壓力和誘惑,彼此間更容易產生種種猜測和誤會,所以即使有著一年一度的“鵲橋會”,也應該時常保持必要的溝通和交流。
步入婚姻生活以后,彭麗媛和習近平見面機會少,電話就成了他們之間傳遞信息、寄托眷戀的方法。
彭麗媛無論上哪兒演出,風塵仆仆趕到演出地后,第一件事就是上郵局給近平掛長途電話,既有互相問候的內心溝通,也有互相勉勵的真誠話語。
有時電話通了,沒人接,她曉得他準是外出不在,改日再打吧。有時打上三五回才能聽到近平的聲音,也頓時感到十分慰藉。
當彭麗媛拿到碩士學位的那一天,給習近平打了個電話,非常高興地說:“我今天答辯通過了,學位授予我了,我拿到學位了!”
“是嗎?”電話那頭是習近平不緊不慢的聲音:“你趕緊回來吧!”
“怎么不祝賀我?”她說。
“這有什么好祝賀的,我那兒有一大批碩士還等著分配工作呢!”彭麗媛不禁被丈夫的話逗得笑了起來。
這幾年,為打電話,她花了多少錢,連她自己也算不清。
對此,曾有記者問彭麗媛有何感想?
她笑道:“我們都有自己的事業(yè)。我離不開這么多的觀眾、聽眾。他離不開福州500多萬父老委托的改革開放重擔,說起來是遠隔千山萬水,但打電話還是方便的。”
彭麗媛的幸福婚姻秘訣之二:
盡可能地給予丈夫理解和體貼
許多人都喜歡唱這樣一首歌,“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是啊,能夠與自己的愛人一起看書散步、一起做飯煲燙、一起看朝霞夕陽……這樣的幸福誰不渴望?
事實上,幸福有著豐富的內涵和形式,如果我們不把幸福囿于小房間之內,并從心里真正認識到空間的距離并不遙遠,內心的相依才是真正的貼近,那么,我們就不會因夫妻分居兩地而愁腸百結,也不會因長期不得團聚而感情淡薄。
正因為此,盡管彭麗媛難以像普通女人那樣享有完整的家庭生活,甚至在生女兒的那段日子里,習近平也不能陪在她身旁,但她卻毫無怨言,總是給予丈夫一如既往的理解和支持,在她的心中,習近平是一個真正的男人,一個非常好的人。
她說:“近平是個很好的人,在任何人面前都不擺架子。他的同學有的出國成了富翁,他有條件出去,但他卻選擇了一條艱難的路,做人民的公仆。所以,我不能讓丈夫放下五百萬父老鄉(xiāng)親的重托而為自己一個人!”
彭麗媛不僅深深地理解和支持自己的丈夫,在生活上也總是盡可能地給予他無微不至的關懷和體貼。
她深深懂得,測量夫妻感情的幸福程度,往往有兩把尺子:一把是看雙方在心理上能否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另一把是看雙方在生活上能否互相體貼,熱心關照。
彭麗媛頭一回到福建探親,才體驗到南方過冬沒暖氣的滋味?;氐奖本?,她就惦掛著給近平做一床棉被。
街上賣的尺寸小,近平個高,捂不住腳丫,她想起山東老家的棉花好,特地叫媽媽用新棉花打一床6斤重的大棉絮,又扯了被面被里,一針一線縫好了一床新被子。
正巧她要外出演出,先去東北,最后回到福州,她就背上鼓囊囊的大被子上路了,沈陽、長春、鞍山,走一路背一路。
搭乘沈陽至福州的航班時,有兩個旅客指著她的大被子打起了賭。
一個說:“這人像彭麗媛?!?br/> 一個講:“笑話,彭麗媛能背著被子到外地演出嗎?不信咱倆打賭!”
同行的VcVs8hr6fr7yDNdtIP2O5EvBlBKeDrOv/cmnmtgWOgM=演員看著彭麗媛戴著墨鏡,扛著被子的滑稽樣更是一路取笑個不停,可她依然笑著說:“我彭麗媛就不能為丈夫扛回被子?!”
到了福州,彭麗媛抱著被子顛簸了300多公里才到寧德。
當時,近平還在寧德當?shù)匚瘯?,他蓋上了新被子,連聲說好,幾年都一直用這床被子。
還有一年,彭麗媛到香港演出,回來時帶了一箱方便面,好多人不理解。
原來,習近平平時一個人過日子,身邊沒有個親人,生活上不講究,有時開會晚了,食堂里沒有吃的了,他就買包方便面回宿舍泡著吃。時間一長,國產方便面吃膩了。
彭麗媛知道后非常心疼,就特地從香港買一箱質量稍好的方便面,讓他改改口味。
習近平既為妻子的深情感動著,也由衷地疼愛著自己的妻子,結婚十多年來,他從未要求過彭麗媛在家做家務,伺候自己。
彭麗媛遲暮晚歸時,他總是簇擁鮮花站在不引人注目的角落,默默地望著她走下飛機舷梯,用這種不用語言的語言,進行彼此心靈的交流。
每逢外出,他的旅行袋里總忘不了帶著一個小錄音機和幾盒彭麗媛演唱的錄音帶。他雖然不會唱歌,但“近朱者赤”,他對聲樂的研究,已成了業(yè)余生活的重要課題。每次聽罷,還會動筆寫上幾句,有肯定和贊許,也有批評和建議,全是發(fā)自肺腑的真誠之言。
正是因為他們相互理解和體貼,所以結婚十多年來,雖然兩人不在一起的時間居多,但生活始終美滿幸福。
(摘自《23位中國名女人的婚姻智慧》中華工商聯(lián)合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