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家庭教育工作有些年頭了,經(jīng)常遇到孩子“投訴”父母,也不時遇見父母“投訴”孩子。其實并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親子關(guān)系緊張,說到底父母的責(zé)任大一些。父母也并非不愛自己的孩子,主要是心態(tài)出了偏差,加之教育孩子和解決親子矛盾的方式方法不講究。為此,我摸索出家長處理好親子關(guān)系的“四個一”,即:冷一冷、拖一拖、退一退、降一降。我取了個輕松的名字:“親子和諧四重奏”,呈獻給家長朋友們,聊作參考,并予指正。
冷一冷。做父母的與孩子發(fā)生爭執(zhí)時,往往顧及自己的面子,火氣大,出語急;孩子不服,于是吵得熱火朝天。比如:孩子一時沖動,說:“再這樣,我就離家出走!”父母:火上澆油:“你有本事走了就別回來!”孩子被逼到了墻角,沒有退路,真的就離家了。其實,這時候家長如果采取“冷一冷”的辦法,就可能避免僵局?!袄洹钡姆绞娇梢圆恢v話,或者嗔怪一聲:“你長大了,有本事了,會出走了。”然后若無共事地走開。孩子自會慢慢涼下來,然后擇機交談,就沒事了。
拖一拖。為了某件事,或者孩子提出了什么無理要求,這時家長不必“當(dāng)機立斷”,一口否決,以免孩子失望,急火攻心,使矛盾升級。相反,可以采取“拖一拖”的戰(zhàn)術(shù),給孩子冷靜再思考的機會,說不定到時候孩子自己就否定了原先的無理要求。比如:孩子趕時髦,要給自己換一臺新筆記本電腦。家長不要譏諷:“你甭作夢!”而是回答說:“現(xiàn)在錢不方便,過些時候再說,好嗎?”也許“過些時候”孩子再也不提此事了。
退一退。親子之間鬧矛盾,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即雙方都覺得自己有理,自己正確,互不退讓,僵持不下,甚至數(shù)日互不理睬。作為家長何必呢,自己的孩子嘛,又不是“輸”給外人(對外人該認輸也應(yīng)認輸)。有道是,退一步海闊天空,大度反而可能促使孩子自愧自責(zé)。此時“退一退”是上策。
降一降。綜觀親子關(guān)系緊張,往往因為父母對子女要求過高:學(xué)習(xí)上要求門門百分,家務(wù)上要求面面俱到,孩子“不達標(biāo)”動輒批評乃至處罰,弄得孩子沒有了信心,由“消極怠工”到頂撞“罷工”,原有的積極性也化為烏有。如果家長降格以求,鼓勵有加,孩子覺得父母寬容豁達,反而會自覺做好。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唐·劉禹錫),家長如果心如止水,少些苛求奢望,多些平等寬容,親子自會相親相敬。
“親子和諧四重奏”,并非不講原則,一味遷就,疏于教育,只是為了使教育效果更好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