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斌
(江西財經(jīng)大學體育學院,江西 南昌 330013)
摘 要:通過實驗法,探索不同鍛煉方式對大學生的焦慮和抑郁的影響效果差異,以便采用不同形式的體育鍛煉方法來降低大學生的焦慮和抑郁水平,以便更好維護和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同時豐富他們的業(yè)余生活。經(jīng)過12周的實驗研究,結果顯示:1) 體育鍛煉能夠降低大學生的焦慮和抑郁水平;2) 籃球和長跑對降低大學生焦慮水平?jīng)]有顯著性差異;3) 籃球比長跑更有利于降低大學生抑郁水平。
關鍵詞:鍛煉方式;焦慮;抑郁;差異性
中圖分類號:G804.8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3612(2008)10-1386-02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nfluence of Different Ways of Exercises on College Students' Anxiety and Dumps
YU Wen-bin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330013, Jiangxi China)
Abstract:By experiment the paper tries to reveal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ways of exercises on college students' anxiety and dumps in order to apply different sports to reduce their anxiety and dumps, promote their mental health, and enrich their life in spare time. Through an experiment of 12 weeks, it concludes that: 1) sport exercises can reduce college students' anxiety and dumps; 2) basketball and long distance running have no remarkable difference on reducing their anxiety; 3) basketball performs better than long distance running on reducing their dumps.
Key words: reduce their anxiety and dumps; anxiety; dumps; difference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迅猛發(fā)展,高等院校的規(guī)模和學生數(shù)量不斷擴大,為社會培養(yǎng)了大批優(yōu)秀的專業(yè)人才,很好的促進社會經(jīng)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發(fā)展,但是,由于在校大學生學習、生活壓力較重, 就業(yè)壓力過大,人際關系的復雜,加之學生的健身意識不是很強, 這些綜合因素很容易造成一部分大學生產(chǎn)生焦慮或抑郁心理,導致有些同學的心理健康出現(xiàn)一定的問題。為了加強對當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了解, 探討體育鍛煉對大學生抑郁、焦慮的心理健康指標的影響,筆者得到我校體育學院以及校心理咨詢中心的支持, 對此問題進行了實驗研究,希望能通過本實驗客觀地剖析和探討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并尋找合理調(diào)節(jié)大學生焦慮和抑郁水平的科學方法。
1 實驗設計
1.1 實驗對象和分組 通過江西財經(jīng)大學信息學院團委和心協(xié)的幫助,以組織一個運動拓展俱樂部的名義,其主要是課外體育鍛煉,從學校報名參加的358人中完全隨機抽取41個人作為實驗班,具體分組情況如下:
表1 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分組人
1.2 測量工具
1.2.1 焦慮自評量表 焦慮自評量表(SAS)是由zung于1971年編制而成。它是一個含有20個項目的自評量表,主要用于評定被試者的焦慮主觀感受。焦慮自評量表采用四級評分。被試者在每個題后的前4個方格中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最近1周實際情況的畫一鉤。
1.2.2 抑郁自評量表 抑郁自評量表是美國杜克大學醫(yī)學院Zung1965年編制的,由20個問題組成,使用方便。只根據(jù)您最近1星期的實際情況在適當?shù)姆礁窭飫?,每一條文字后有四個格,表示:A沒有或很少時間;B小部分時間;C相當多;D絕大部分時間有。
1.3 實驗程序 ┆1) 實驗周期為2006年3月9日開始至6月10日結束,共12周,首先在安靜狀態(tài)下測試實驗班所有同學焦慮和抑郁2項指標。
2) 實驗班分別采用籃球和長跑二種運動方式鍛煉,實驗者在課外規(guī)定的時間、地點由研究者指導,每周鍛煉3次,為星期二、五早上6:00-7:00和周三下午4:00-5:00,每次實際鍛煉時間為60 min(含準備活動和放松活動)。
3) 實驗班的鍛煉強度用心率指標進行控制在中等強度,心率控制在120~150次/min,采用每隔15 min隨機檢測5名學生的心率方法,并記錄每次運動前、后的心率以供制定計劃是參考,合理控制運動強度。
4) 在12周結束時再用相應量表測出被試安靜狀態(tài)下的焦慮和抑郁2項指標。實驗班因1人生病未能完成實驗,故最后測試人數(shù)為40人。
5) 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 for Windows 13.0軟件包統(tǒng)計。
2 結果與分析
2.1 實驗班學生焦慮、抑郁在實驗前、后水平變化的差異性比較
表2 實驗班在實驗前后的焦慮、抑郁的差異性比較( N =40)
注:*表示 P≤0.05,為顯著水平。**表示P ≤0.01,為非常顯著水平。以下各表同。
從表2可以看出:實驗班在實驗前后的焦慮、抑郁水平出現(xiàn)差異,其中實驗班籃球組的焦慮和和抑郁都出現(xiàn)顯著差異;而長跑組的焦慮出現(xiàn)非常顯著差異,抑郁卻沒有顯著差異。說明中等強度的體育鍛煉能夠降低大學生的焦慮和抑郁水平,并且籃球和長跑對焦慮和和抑郁水平的影響不同。
2.2 實驗班中籃球和長跑對焦慮與抑郁的影響效果比較
2.2.1 實驗班籃球組和長跑組之間在焦慮和抑郁水平的變化差異
表3 實驗班籃球組與長跑組抑郁和焦慮水平的顯著性
從表3的結果可知:經(jīng)過對實驗班的籃球組和長跑組的 T 檢驗,在焦慮方面沒有顯著性差異;在抑郁方面,實驗班籃球組和長跑組具有顯著性差異,這說明籃球比長跑更有利于降低大學生的抑郁水平,進而改善心理健康,而對于降低大學生的焦慮方面,籃球和長跑二種鍛煉方式?jīng)]有差異。
近年來,在大學生中,由于各種心理內(nèi)部矛盾引發(fā)的心理健康問題有增多的趨勢,學校己采用多種方法手段進行解決,其中,體育鍛煉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1]。體育鍛煉可以作為一種發(fā)泄手段,既可以將各種心理矛盾引發(fā)的煩惱、焦慮、不安等應激情緒發(fā)泄出去[2];又可在活動中通過相互交往形成親密的人際關系,從而使心理得到平衡,增進心理健康[3]。本研究結果顯示:參加體育運動的實驗班同學在實驗前后的焦慮、抑郁出現(xiàn)非常顯著差異( P≤0.01),而實驗班中的籃球組的焦慮和和抑郁出現(xiàn)顯著差異(P≤0.05);長跑組的焦慮出現(xiàn)非常顯著差異(P ≤0.01),但對抑郁沒有顯著差異。
從實驗班籃球組與長跑組的在抑郁和焦慮方面變化 T 檢驗中,實驗班籃球組在抑郁方面的與長跑組具有顯著性差異,籃球組在焦慮方面的與長跑組沒顯著性差異,說明籃球比長跑在降低大學生抑郁水平更顯著,而籃球比長跑在降低大學生焦慮水平無差異。
這個結果與以往研究報道的身體活動對參與者的焦慮和和抑郁具有積極的改善作用的結論相一致,基本支持了前人有關身體鍛煉能夠降低應激反應、調(diào)節(jié)情緒、增進心理健康的研究結論[4,6]。體育鍛煉之所以能改善鍛煉者的情緒狀態(tài),可能是因為鍛煉促進大腦分泌一種具有類嗎啡作用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可降低抑郁、焦慮以及其它消極情緒[7]。也驗證了本研究的第一和第二個假設。
與以往的研究相比,本研究設計了獨立性運動項目(長跑)的研究,與以前的某些研究結論不太一致,如Morgan[8]等的報告指出:慢跑、摔跤能顯著地降低體育鍛煉者的抑郁。North[9]等研究還發(fā)現(xiàn),一次性體育鍛煉和長期體育鍛煉均能有效地降低抑郁,且有氧和無氧運動均有降低抑郁的作用。這可能與大學生的學習有很大關系,因為12周是我校安排的期中考試剛結束的一周,對考試的牽掛產(chǎn)生抑郁,于是影響體育鍛煉對抑郁的效果。使其沒表現(xiàn)出顯著差異??偟膩碚f,籃球和長跑都能改善大學生的焦慮和抑郁,但籃球比長跑更有利于降低抑郁水平,具有顯著性差異[10,11]。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1) 中等強度的體育鍛煉能夠降低大學生的焦慮和抑郁水平。
2) 籃球和長跑對降低大學生焦慮水平?jīng)]有顯著性差異。
3) 籃球比長跑更有利于降低大學生抑郁水平,具有顯著性差異。
3.2 建議 ┆1) 由于中等強度的體育鍛煉能使大腦及全身的血液循環(huán)加快,對大學生緩解心理壓力都有好處,還能分散大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從困擾的事件中擺脫出來。因此,從增進大學生生心理健康和治療心理障礙的角度出發(fā),應更好的組織他們積極參加課外體育鍛煉。
2) 因為高校的大部分大學生都有體育課,同時也會經(jīng)常參加一些體育競賽活動,其實體育課和體育競賽活動都是一種合作性活動,有助于大學生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而體育運動的技術、運動強度可以培養(yǎng)大學生走進社會時所需的堅強毅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所以應多提倡大學生多參與合作性的體育運動。
參考文獻:
[1] 張力為,毛志雄.運動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12.
[2] 任未多.身體活動與運動鍛煉的心理效應[J].體育科學,1997,17(3):75-80.
[3] 張力為,毛志雄.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的關系[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1995,(4):42-47.
[4] 楊劍,季瀏,田石榴.不同鍛煉方式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實驗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3):80-83.
[5] Klene D. Sports Activity as a Means of Reducing School Stress [J].Int.J. Sport Psycho, 1994,22:366-380.
[6] Biddle S. ChildrenExercise and MentalHealth[J] Int. J. Sport Psycho, 1993,24:200-216.
[7] Tucker L.C. PhysicalFitness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J] .Int. J Sport Psycho, 1990,21:185-201.
[8] Morgan W P, Brown D R, Raglin J S et al. Psychological monitoring of overtraining and staleness.British Joyrnal of SportsMedicine,1987:107-114.
[9] North T C, Mc Cullagh P& Tran Z V. Effect of exercise on depression .Exercise and sports Science Review, 1990,18:379-415.
[10] 陳秋麗,翟水保.健身走、跑練習干預大學生社會體格焦慮效果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0(8):1051-1052.
[11] 唐聞捷,王小同,鄭國慶.大學生體育運動對抑郁狀態(tài)的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0(6):81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