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偉立
高中學生普遍感到物理難懂、難學,思想負擔很重.那么,怎樣才能有效減輕學生學習物理的負擔呢?下面談談我在教學過程中的幾點嘗試.
一、改革考試制度,淡化分數(shù),減輕學生思想負擔
傳統(tǒng)考試制度,形式內容及評估方式,對學生精神壓力太大,一分定位,一榜論英雄像一具精神枷鎖枷走了學生的朝氣,鎖住了學生的興趣,重知輕能使學生鉆入了“高分低能”的怪圈,個性得不到發(fā)展,特長難以發(fā)揮.在素質教育的今天,雖然社會大談減負,但國家考試制度改革的不徹底性,導致教師、學生仍是猜題押寶,填鴨硬塞,跟著高考的指揮棒轉,追高分求名校,與素質教育背道而馳.
為改變這種被動局面,我試用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考試方式和評估方式.考試分開卷和閉卷部分,概念的形成、規(guī)律的推導、物理學史、實驗操作、實驗應用等知識,以面試或開卷方式進行.可以查找資料,互相研究,最后師生講評.這樣面對全體學生,人人積極主動探究,個個動腦思考,為進一步掌握高層次科學技術知識打下了堅實基礎.而對于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能力、提高思維素質的題目則進行筆試.試題設計要有層次、有梯度、有效度、有信度、有難度、有區(qū)分度,讓每個學生在自己的起跑線都能有成就感,增強自信,更上一層樓.
在教學中實行一章一活動,一遍一總結答辯,以此作為檢驗學生智能的主要途徑.一可增強師生生競爭意識,二可充分展現(xiàn)自我,三可重智能檢測比例,四可突出物理知識在實踐中的意義.
例如,在總復習時,我以“初中物理復習思路與方法的探討”為主題,請學生答辯.學生積極準備,認真思考,將整本書進行了認真研究.有個學生將初中物理從“對立”角度出發(fā),總結出:“分解——合成”,“整體——隔離體”,“宏觀——微觀”,“能的轉化——守恒”專題.通過這一活動,學生都對物理的整體結構有了深刻的認識,對復習有了自己的思路.
二、優(yōu)課堂結構,減輕課業(yè)負擔
課堂教學是學生接受知識的主戰(zhàn)場.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始終堅持學生是主體,教為主導,思為主攻,練為主線的原則,讓學生充分走向教學,讓他們在學習中參與,在參與中學習,看、讀、思、做、聽、寫、評交錯進行,層層深入,在教學中,知識、方法、能力一起抓,把知識核實能力的提高作為基礎工程去抓.對待習題的處理,首先做分類歸檔工作,狠抓典型、翻透弄清、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真正做到攻克一點,解放一片.在課堂上爭取把知識落到實處,多給學生講思路,講學法,從能力上、素質上根本解決問題,提高效益,從而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
三、開展小制作活動,成立課外活動小組,以情激趣,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
學生對物理的懼怕心理,是長時間形成的.例如,討論題、證明題、設計題等.我認為,這是教學路子不對,學生不是積極想辦法、探討規(guī)律,而是被動的地應付.我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開展多種實踐活動,寓教寓樂,學生學得生動活潑,有趣有味,激發(fā)學習興趣,變讓我學為我要學.
四、建立特殊作業(yè)的嘗試
建立特殊作業(yè),我的主要作法有:一是作業(yè)分幾個檔次;二是每天有一固定作業(yè),那就是學生提問題.對于第一種作業(yè),我主要是根據(jù)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不同及平時表現(xiàn),將學生與相應檔次作業(yè)掛鉤.每個學生每天兩個題目,但不同等級的學生所完成題目不同,對掌握、理解較好的學生讓他們完成綜合能力較強的題;對中等學生,要求他們完成在基礎知識上再跨一步的題;對較差學生讓他們完成本節(jié)的基礎題.這樣,不同程度的學生都不同程度地得到練習,不會因太簡單感到索然無味,也不會太難而望而生畏,產(chǎn)生懼怕的心理.對于第二種作業(yè),我采取每節(jié)收交一次的方式,根椐所提問題性質總結分類及時批閱;要求對作業(yè)不同程度的回答,個別問題直接答在作業(yè)本上,本節(jié)重點知識問題,在課堂上直接解答.實踐證明,這樣做對物理教學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不同層次學生都有提高,培養(yǎng)了學生勤于思考的習慣,提高了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總之,為培養(yǎng)現(xiàn)代化的高素質人才,減負需要社會綜合完成,單靠教育本身是難以完成的.我們在教學中一定要記住一句話:合理負擔是每個學生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