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欽先
培訓需求分析工作是培訓運行系統(tǒng)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工作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后續(xù)工作的開展及最終效果。建立以責任主體為對象的培訓需求分析指標體系,旨在使處于不同層面、不同機構的培訓工作者、企業(yè)管理人員、員工認清自己所處位置及應承擔的職責,從不同角度做好自己應該做的工作,科學地把培訓需求發(fā)掘出來。充分發(fā)揮幾方面的優(yōu)勢,更好地解決員工能力提升的問題。
責任主體的概念
責任主體即培訓項目運作活動中具有主體資格,為培訓項目承擔一定義務與責任、并可獲得一定收益的責任人或單位。培訓項目運作過程中,涉及的責任主體主要包括三個:即培訓學校、用人單位和員工。
用人單位 用人單位是培訓活動的決策者,也是培訓最終受益主體,因此,大多數(shù)培訓是以用人單位出資為基礎的。培訓效果好與壞,直接的關鍵到他們投資收益的大小。用人單位在需求分析培訓過程中,應做好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點:一是提供明確的崗位能力要求。二是針對用人單位需要組織開展培訓需求分析活動。三是對員工能力差距進行分析、篩選并提出本單位各類員工的培訓需求。
受訓員工 員工是培訓活動的直接受益者,也是培訓活動體現(xiàn)作用的傳媒,只有參加學習的員工回到工作崗位發(fā)揮作用,才能真正體現(xiàn)出培訓的價值。在用人單位做培訓需求分析的同時,員工個人也需要開展自身的培訓需求分析,目的是讓需求分析工作做得更細,更到位,使自身學習與用人單位需要結合更緊密,配合更和諧。員工在培訓需求分析工作中應做好以下幾點:一是對自己進行工作分析,根據(jù)單位崗位能力要求查找自身能力差距。二是結合自身實際確定需要通過培訓解決的能力需求。三是分析并找出哪些需求是需要單位安排解決的,哪些需求是需要自身安排解決的。
培訓學校 培訓學校是培訓活動的組織者。培訓教學是不是做得有實效,關鍵在于能不能把握住培訓對象的需求及用人單位的培訓意圖。因此,學校在培訓培訓活動組織實施前,開展培訓需求分析工作是十分必要,重點應做好以下三點:一是摸清用人單位培訓需求及培訓計劃安排,只有用人單位確定要辦的項目,才是培訓學??梢詤⑴c工作的。二是摸清培訓對象的具體情況,包括實際能力差距、工作特點、學習時間安排等情況,為提高培訓的針對性打好基礎。三是培訓學校結合用人單位實際,制定針對性工作運行計劃,防止學校要辦培訓班了,用人單位卻抽不出人的情況發(fā)生。
在培訓活動中,用人單位、培訓學校、員工三者有機結合完成培訓項目的整個運作過程,各方都要承擔一定的責任與義務,并從不同方面獲取相應的收益。以責任主體為對象的培訓需求分析體系,即由培訓學校、用人單位和員工各自立足自身職責范圍,開展培訓需求分析的工作體系。
工作思路與方法
工作思路:以責任主體為對象開展培訓需求分析的工作方法主要是采取“立足自身,自行操作,相互配合,要互補充”的方式開展,首先,用人單位、員工及培訓學校各自立足自身,開展培訓需求分析工作,從各自不同的目標出發(fā),找出各自下一步開展培訓工作的依據(jù)(即培訓需求)。
以責任主體為對象開展培訓需求分析的主要原則是充分發(fā)揮各方面力量,立足各自工作職責分析培訓需求,形成針對不同對象的培訓需求,既細化了操作,也形成了相互補充的培訓需求模塊,三大模塊共同構建起一個立體的培訓需求分析體系。
操作方法:首先是員工各人要結合自身工作情況與崗位工作能力要求,細化個人能力要素,通過對比分析等方法,分析個人能力差距,再結合個人工作情況,提出個人的培訓需求。
用人單位在員工個人能力測評與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對員工目前工作能力的測評、按崗位(工種)進行匯總分析,搞清楚員工隊伍整體能力現(xiàn)狀,對各崗位人員存在差距的能力項,安排相應的培訓項目予以提升。
培訓實體則在員工個人培訓需求分析、用人單位培訓需求分析基礎上,找出能夠立項開展培訓運作的培訓項目,明確組織(用人部門)對培訓項目的具體要求,制定有針對性的培訓設計,提前做好教材、師資、設施等各方面準備,組織實施培訓活動。
在整個培訓運行體系中,培訓學校、用人單位和學員是密不可分的三個責任主體,三方必須密切配合才能實現(xiàn)培訓工作的最佳目標。各責任主體應強化系統(tǒng)思考,工作中加強溝通,互相支持并相互協(xié)作,最終完成企業(yè)培訓工作的各項任務。培訓需求工作中,各方既要有所側重,也要樹立大局觀念,注意互補協(xié)調,為制定出可行的年度計劃,組織實施有效培訓提供科學可靠的依據(jù)。
以責任主體為對象開展培訓需求分析的特點
樹立起全員培訓觀念,營造了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 建立起以責任主體為對象開展培訓需求的工作體系,就調動了企業(yè)方方面面參與人才開發(fā)工作的意識,從而引導樹立起“大培訓”觀念,營造了廣角度、多渠道的人才開發(fā)環(huán)境。培訓不僅僅是培訓部門的事情,它應該成為各部門、員工、領導干部共同為單位生存與發(fā)展而努力提高隊伍素質,強化生產能力,提升生產功效的一項系統(tǒng)工程。參加培訓需求分析人人有責,人人需要通過培訓提升能力。以責任主體為對象開展培訓需求分析體系的明晰,使有關各方認清了自身職責,有利于營造全員培訓的氛圍,推動培訓工作的深入開展。
多角度把握培訓需求,提高分析工作的精確度 以往培訓需求分析,一般都是采用宏觀分析的手段,難以細化到對每位員工能力的把握,這樣得出的培訓需求,難以準確體現(xiàn)員工個體能力方面的需求。在具體到某個培訓項目安排誰參加培訓時,也很難做到選派的人正是需要培訓的人,導致培訓缺乏針對性。動員各責任主體共同參加培訓需求分析,所有的需求精確到每位員工,則在組織培訓項目、安排員工參加培訓時,就能“按圖索驥”,有針對性地選拔出最需要培訓的人,提高了培訓選人的精確度,強化了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前移了分析工作關口,提高了培訓資源利用率 由于以責任主體為對象的培訓需求分析體系將培訓需求明確到每位員工,在今后培訓過程中,不需要培訓的人員就可以不安排了,避免了過去“為湊指標亂派人,派了人也沒解決問題,仍然需要再培訓”的惡性循環(huán),提高了工作功效,節(jié)約了培訓資源。它的特點是培訓需求分析關口前移了,工作細化了,責任具體了,工作重心明確了,這就使培訓需求分析結果更精確,在是否確立培訓項目的決策中,盲目性大大降低,從而避免大量無效投入,提高了培訓資源利用率。
激發(fā)起多方面的積極性,合成解決問題的合力 過去培訓需求分析,被認為是單位培訓部門的事情,員工、單位領導基本不用考慮。那么,他們對自身的培訓需求沒有研究、理解不深,通過培訓解決這些需求的欲望也就不那么強烈。對員工來說,不知道自身能力缺陷在哪,個人首先就沒有努力方向,也就沒有參與培訓的主動要求。采取新的培訓需求分析方式,能使員工自己了解到自身差距所在,努力的方向就更明確。即使有時沒有培訓機會,個人也會通過工作鍛煉、向別人學習等方式提高自身能力,對能力提高形成一種自發(fā)的推動力量。
綜上所述,以責任主體為對象的培訓需求分析方法,是培訓需求分析工作思路的一種創(chuàng)新,提高了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培訓針對性不強、實效性不明顯的問題,能激發(fā)用人單位和員工積極開展培訓、參與培訓的積極性,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培訓工作環(huán)境,值得大力推廣應用。(作者單位 河南省中原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