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 愉
腳印一——“問題放大鏡”
胖弟:這個單元,我們要學會在作文中適當?shù)剡\用心理描寫來反映人物內心的活動。我覺得這有一定的難度,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隔肚皮”,別人心里在想什么事,我怎么能知道呢?心理描寫真是難死人了!
腳印二——“方法大本營”
俞老師:我們在寫人時,為了充分展示人物的性格,除了對人物外貌、語言和行動進行描寫以外,常常還要描寫人物內在的精神世界,也就是把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思想斗爭的過程加以描繪。這種描寫人物思想活動的手法就叫做心理描寫。
在寫作中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心理描寫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刻畫人物的內心活動、自我感受時,往往是和人物的動作、語言的描寫結合起來進行的,因為一個人的思想、行動、語言總是相互關聯(lián)的。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的內心世界,其實就是間接地描寫內心活動。
下面這段話非常細致地描寫了人物的動作,但卻缺乏心理描寫,讓我們看看能否為它添加一些心理描寫,使它更為完美。
學校要給希望工程捐款,號召同學們拿出自己的一部分壓歲錢,為山區(qū)的孩子獻愛心。路路跑回家,從自己的錢包里抽出五張十元的新鈔,可搖搖頭,又放進去三張。他將剩下的兩張捏在手里,看了看,沉思了片刻,又從錢包里抽出一張。過了一會兒,又抽出兩張。數(shù)了數(shù),共五張。他小心翼翼地將這五張十元的新鈔裝進信封,封好封口,在封面上工工整整地寫上“路路贈”幾個大字,然后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微笑。
讓我們猜猜看,在這一連串的動作中,路路在想什么?
路路從自己的錢包里抽出五張十元的新鈔,可搖搖頭,又放進去三張。這時他可能在想:“全捐了,我就不能買溜溜球了。這溜溜球我已經(jīng)想了很久了,不行,不能捐這么多!”
他將剩下的兩張捏在手里,看了看,沉思了片刻,又從錢包里抽出一張。這時路路可能在想:“我怎么能光想著自己玩呢?這太自私了,那些山區(qū)的小朋友還眼巴巴地盼著這些捐款去買書上學呢!”
路路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微笑。這時,他一定在想:“我總算克服了自己的私心,溜溜球不買沒什么,關鍵是要讓那些孩子能好好上學?!?/p>
通過增添這些心理描寫,人物的內心活動就清晰地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
腳印三——“作文診所”
胖弟寫了一篇作文,可是整體給人的感覺比較平淡,我們一起嘗試著對文章進行了修改,添加一些人物的心理描寫,讓語言、動作、神態(tài)描寫結合心理描寫來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這樣文章就生動多了。
胖弟的原文:
我當舅舅
說起我第一次當舅舅,真有意思。
兩年前,我跟爸爸、媽媽到蘇州親戚家去,他們告訴我,親戚家有個小女孩,名叫麗麗,比我小兩歲,她該叫我“舅舅”。
快到親戚家門口的時候,我忽然想起一件要緊的事,問媽媽:“當舅舅要送禮物的,我送什么好呢?”媽媽笑著從包里掏出兩只發(fā)卡給我,讓我送給麗麗。
門開了,開門的是一個小姑娘,臉胖乎乎的,好像可愛的紅蘋果。她叫我爸爸、媽媽“舅公”、“舅婆”,我猜她就是麗麗,可她沒叫我。表姐對她說:“他就是胖胖舅舅??!”她還是不做聲。
吃午飯時,桌上有許多菜。我舉起筷子,先夾了一塊紅燒魚,放在麗麗的碗里。滿桌的人都笑了起來。媽媽笑著說:“你們看,胖胖一本正經(jīng)要當舅舅呢!”
第二天上午,爸爸、媽媽和表哥一起去給祖父掃墓。我和麗麗在家里玩。這時候我們倆已經(jīng)不陌生了。她拿出許多玩具,跟我一起玩。我們又玩了一會兒捉迷藏,還玩打牌,后來又玩騎馬游戲。
正當我們玩騎馬的時候,爸爸、媽媽回來了,他們看到麗麗騎在我身上,我在地上爬,笑著說:“這也算舅舅嗎?”但他們沒有阻止我們,因為我和麗麗玩得正開心呢!
經(jīng)過修改后的文章如下:
我當舅舅
說起我第一次當舅舅,真有意思。
兩年前,我跟爸爸、媽媽到蘇州親戚家去,他們告訴我,親戚家有個小女孩,名叫麗麗,比我小兩歲,她該叫我“舅舅”。我既高興又覺得新鮮,因為還從來沒有人叫過我舅舅呢!(“高興”、“新鮮”,是“我”聽說要當舅舅時的心理。)
快到親戚家門口的時候,我忽然想起一件要緊的事,問媽媽:“當舅舅要送禮物的,我送什么好呢?”媽媽笑著從包里掏出兩只發(fā)卡給我,讓我送給麗麗。我猶豫地問:“這個可以嗎?”(“我”對于把發(fā)卡作為禮物的內心看法,“猶豫”的心理和反問的語氣都說明“我”很重視“第一次”當舅舅這件事。)
門開了,開門的是一個小姑娘,臉胖乎乎的,好像可愛的紅蘋果。她叫我爸爸、媽媽“舅公”、“舅婆”,我猜她就是麗麗,可她沒叫我。表姐對她說:“他就是胖胖舅舅??!”她害羞地動了動小嘴巴,好像叫了,又好像沒叫。進屋后,我拿出發(fā)卡給她,她很高興,但只是說了聲“謝謝”。(“我”的動作反映了自己很愿意當舅舅的心理,麗麗的表情及只說“謝謝”,表明她不好意思叫這個小舅舅。)
吃午飯時,桌上有許多菜。我舉起筷子,先夾了一塊紅燒魚,放在麗麗的碗里。滿桌的人都笑了起來。我心想:這有什么好笑的,當舅舅不是要客氣點嗎?(用反問句寫心理活動,表現(xiàn)“我”對當舅舅這件事的高興心情。)媽媽笑著說:“你們看,胖胖一本正經(jīng)要當舅舅呢!”隨大人怎么說,我覺得沒什么好笑。(表現(xiàn)“我”對當舅舅的看法。)
第二天上午,爸爸、媽媽和表姐一起去給祖父掃墓。我和麗麗在家里玩。這時候我們倆已經(jīng)不陌生了。她告訴我,她原先還以為我是高中生呢,沒想到我這么小。難怪她不好意思叫舅舅了。(交代麗麗不愿叫“我”舅舅的原因,照應了前文。)不過,我一點也不生氣。她拿出許多玩具,跟我一起玩。我們又玩了一會兒捉迷藏,還玩打牌,后來又玩騎馬游戲。誰來做“馬”呢?我比她大,又屬馬,唉,當然是我做“馬”嘍。(這兩處心理描寫表明“我”既然當了舅舅,就愿意謙讓的態(tài)度。)
正當我們玩騎馬的時候,爸爸、媽媽回來了,他們看到麗麗騎在我身上,我在地上爬,笑著說:“這也算舅舅嗎?”但他們沒有阻止我們,因為我和麗麗玩得正開心呢!
腳印四——“我來練一練”
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被人誤會或被人冤枉的經(jīng)歷?當時你的內心是怎樣的一種感受呢?把這件事寫下來,注意要側重人物的心理描寫,并適當抒情。
我的委屈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這些詞語可供參考:
青紅皂白、誣賴、火冒三丈、大發(fā)雷霆、似信非信、斬釘截鐵、委曲求全、一籌莫展、詞不達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