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雨佳
據(jù)報道,廣東潮安縣一名學(xué)生冒雨上學(xué),途中遭遇雷擊,身體大面積燒傷,后經(jīng)醫(yī)院及時救治,才轉(zhuǎn)危為安。類似事故,在各地時有發(fā)生。那么,雷電轟鳴時,路上行人如何躲避雷擊呢?以下幾招可以幫助你。
(1)盡可能地中止室外活動。戶外的人可就近尋求避雷場所,如山洞、成片的房屋等處。但不宜進入棚屋、崗?fù)さ葻o防雷設(shè)施的低矮建筑物。1994年7月9日,湖北省南漳縣一工棚內(nèi)66人遭到雷擊,造成重傷14人,輕傷25人。也不宜進入金屬車箱內(nèi)躲雷雨,更不宜躲在大樹下,1995年7月,廣東省遂溪縣烏塘鎮(zhèn)10多名學(xué)生在一棵大樹下避雨遭雷擊,當場擊死2人,傷6人。
(2)注意地形地貌。盡可能地遠離山頂、水面或水陸交界處。在我國南方水鄉(xiāng),人們在水面及水陸交界處活動頻率很高,因而雷擊傷亡情況也特別嚴重。1995年8月3日,廣東省順德市3個小孩剛剛離水上岸便遭雷擊,一名11歲的小孩不幸死亡,其余兩個小孩倒在地上。每年的多雷雨時節(jié)(4~9月),也是旅游的黃金時段,旅游者遇上雷雨天氣時,一定要注意遠離山頂或其他制高點;如果在森林中,注意選擇周圍是林木、中間是空地的地方避雷;進入山洞一般比較安全,但不要靠在石洞邊上。
(3)保持良好的行走狀態(tài),盡可能地消除安全隱患。不要撐金屬傘柄的雨傘在雨中行走,不要接觸鐵軌、電線。不能在雷雨中跑動,也不宜騎自行車,更不能騎摩托車。不要抱著僥幸的心理,以為摩托車速度快,沖一沖便可避過雷擊了。其實,摩托車速度再快也不可能快過雷電。1996年6月12日下午4時,廣東省梅州市一位女性搭乘摩托車回家,途中遭雷擊身亡。同時,在居民區(qū)行走和避雨時,也要盡可能遠離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及電力設(shè)備。
(4)在發(fā)生或即將發(fā)生雷擊時,一定要考慮采取緊急措施。雷電交加時,頭、頸、手處如有螞蟻爬走感,頭發(fā)豎起,說明將發(fā)生雷擊,應(yīng)趕緊趴在地上,這樣可以減少遭雷擊的危險。與此同時,應(yīng)盡快地扔掉身上佩戴的金屬飾品和發(fā)卡、項鏈等(危險過后,再去找回)。如果看見閃電幾秒鐘內(nèi)就聽見雷聲,說明自己正處于接近雷暴的危險地帶,此時應(yīng)停止行走,兩腳并攏并立即下蹲,不要與人拉在一起,雨中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還有一科較為常見的危險情況,就是高壓線遭雷擊后斷裂拖地,此時在斷點附近存在跨步電壓,附近的人千萬不要跑動,而應(yīng)雙腳并攏,跳著離開現(xiàn)場。
編輯王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