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坤
在現(xiàn)實社會里,人們面臨著很多的機會和選擇.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人們作出決策的重要依據(jù),所以我們要了解關于事件可能性大小的一些問題.下面給大家講兩個小故事來說明這一點.
一、從“狄青拋擲銅幣勝敵”看事件的轉化
公元1053年,北宋大將狄青奉旨征討廣源州蠻族首領儂智高.當時的人都很迷信,決戰(zhàn)前要算卦,但狄青不迷信,可他要利用人們的迷信來鼓舞士兵作戰(zhàn)的信心.于是,他設壇拜神,然后拿出100枚銅幣向神許愿說:“如果這次出征能夠打敗敵人,那么把這些銅幣擲到地上時,不鑄文字的那面必然會全部朝上.”說完,他將手一揚,銅幣全部落在地上,奇了,這100枚銅幣不鑄文字的那面真的全部朝上.這時,全軍一片歡騰,情緒十分高漲.由于士兵們“感覺”有神靈保佑,所以在戰(zhàn)斗中個個奮勇爭先,打了大勝仗.
雖然100枚銅幣不鑄文字的一面全部朝上的事情是可能發(fā)生的,但是這種可能性實在太小了,幾乎是不可能的.那么,狄青是怎樣使所有的銅幣不鑄文字的一面全部朝上的呢?
原來,狄青拋擲的那100枚銅幣的正、反兩面都沒有鑄文字.狄青略施小計,將“不確定事件”轉化為“確定事件”,將“人為”變?yōu)椤疤煲狻?,大長了將士的士氣,為平定叛敵奠定了堅實基礎.因此,千余年來,狄青變“人為”為“天意”,化“可能”為“必然”的擲幣故事被廣泛流傳.
二、從“守株待兔”看事件發(fā)生的機會大小
“守株待兔”這個故事家喻戶曉,講的是宋國時代一個農夫的故事.
一天,一農夫耕作在田間,疲勞之下,在地邊的大樹旁休息起來.恰好看見一只兔子撞到一棵大樹上而死.這農夫喜出望外,他想,還種什么地,干脆在樹下?lián)熳菜赖耐米铀懔?從此以后,農夫就天天待在樹下,等待那些撞樹之兔.
當然,我們早已知道宋國農夫的結局可笑又可悲,之所以可笑,是由于貪心大發(fā),被“聰明”所誤罷了.試想,自己耕作幾十年,喪命于樹樁的兔子只有少得可憐的一只,這種機會,千載難逢,可他卻把這極為偶然的事件當做了平常事看待,故而空等一場.
這里所說的機會,就是我們現(xiàn)在學習的“可能性”,比如說,野兔喪命樹下,事情極其偶然,那發(fā)生的可能性極小.又如在買彩票活動中,欲想中得幾百萬,其機會更是可遇不可求的.因此,研究事件發(fā)生可能性的大小,可以正確對待事件,避免為不可能出現(xiàn)或極少出現(xiàn)的事情而浪費時間和精力.
練習題:
1.(2007年·梅州市)下列事件中,必然事件的個數(shù)是().
①中秋節(jié)晚上能看到月亮;②今天考試小明能得滿分;③早晨的太陽從東方升起;④明天氣溫會升高.
A.1B.2C.3D.4
2.(2007年·無錫市)寫出生活中的一個不確定事件.
3.(2007年·滕州市)任意翻一下月歷,翻出4月19號,翻出2月30號.(填“可能”或“不可能”)
答案:1.A
2.答案不唯一,如:明天我市會下雨.
3.可能不可能
中學生數(shù)理化·七年級數(shù)學華師大版2008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