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鴻儒
一、向別人提起自己的妻子,有一個傳統(tǒng)的謙稱叫“拙荊”。你知道“荊”指的是什么嗎?
答:“荊”本為一種落葉灌木的名稱,這里指用荊枝做的髻釵。據(jù)《列女傳》記載,東漢隱士梁鴻的妻子孟光居家生活儉樸,以荊枝作釵,粗布為裙。后人因以“荊妻”或者“拙荊”謙稱自己的妻子。
二、僧人、道士以“貧僧”“貧道”自稱,是出家人自嘆貧窮嗎?
答:不是。晉、南北朝時,僧人自稱“貧道”;唐以后僧人改稱“貧僧”,道士謙稱“貧道”。這里的“貧”不是指生活的貧窮,而是指學(xué)識、道行的不足,是修為不夠、功德未滿的謙辭。
三、人們常稱自己的文章或書畫作品為“涂鴉之作”。“涂鴉”這一說法是怎么來的呢?
答:唐代詩人盧仝有一子,孩提時喜歡以蘸了墨水的筆在紙上或書本上恣意涂抹。盧仝做詩嘆日:(這孩子)“忽來案上翻墨汁,涂抹詩書如老鴉”。后來人們便以“涂鴉”一詞戲稱隨意的創(chuàng)作,或用來比喻書法的稚拙,而更多的則是用來謙稱自己的作品水平不高。
四、在文章的標(biāo)題中,常用到“芻議”一詞,如胡適的文章《文學(xué)改良芻議》。你知道“芻”的讀音和意思是什么嗎?
答:“芻”音chu,本義為割草,也指喂牲口的草料,又引申指割草之人。古時割草打柴者地位低賤,故“芻議”常用作謙辭,指自己的言論淺陋、不成熟。
五、“鄙人”常用作自稱,“鄙”是“卑鄙”“惡劣”的意思嗎?
答:不是?!氨伞北玖x指都邑四周的土地,后引申指郊野、邊遠的地方。因為邊遠地區(qū)遠離文化中心,往往消息閉塞。自稱“鄙人”是謙稱自己的見識、修養(yǎng)均不如人。
六、書畫家在將自己的作品贈送給他人時,常常會謙虛地說一句“聊供補壁”。你知道“補壁”是什么意思嗎?
答:“補壁”的字面意義就是修補墻壁,書畫家說的那句話,潛臺詞就是自己的作品價值不高,至多用作修補墻壁的材料。
七、在表示謙虛的時候,做學(xué)生的,常會說“忝列門墻”,做朋友的常會說“忝在相知之列”,做作者的常會說“忝為著者之一”。你知道“忝”是什么意思嗎?
答:“忝”,從心,天聲,本義為羞辱?!般昧虚T墻”指自己不是夠格的學(xué)生,辱沒了老師?!般迷谙嘀小庇兄囃兄褐猓铔]了朋友?!般脼橹咧弧保缸约旱乃讲桓?,辱沒了其他作者。
八、人們在送禮的時候,常把自己的禮品謙稱為“芹獻”。你能說出它的來歷嗎?
答:《列子·楊朱》里有個故事:從前有個人認(rèn)為大豆是美味,卷耳莖、芹菜等味道十分香甜,還向鄉(xiāng)豪夸贊。鄉(xiāng)豪拿來一嘗,嘴巴里像被蜇了一樣難受,還鬧了肚子。鄉(xiāng)里人都嘲笑、怪罪這個人,這個人很慚愧。后來人們就以“芹獻”作為菲薄的禮品的代稱。
九、古代君王以“寡人”自稱,是指自己“獨身一人”嗎?
答:古代君王自稱“寡人”不是“單獨一人”的意思,而是“寡德之人”的簡稱,即謙稱自己的德行還有所欠缺。
十、在謙辭中,“竊”也常用于自稱。如:“竊聞”“竊思”“竊以為”。“竊”顯然不是盜竊義,該怎樣正確理解呢?
答:“竊”本義為盜賊。引申為偷盜,又引申為私下和私自。《辭?!穼Α案`”這一義項的解釋是“猶言私,常用作表示個人意見的謙詞”?!案`聞”即“我私下里聽說”,“竊思”也即“我私自忖度”,而“竊以為”則可以理解為“我個人認(rèn)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