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記得小時候,每到夏天,我們就會和母親一起到村西邊的那塊田里種上幾分黃豆。一場雨水之后,油嫩的黃豆芽便從土里冒出來,一棵緊挨著一棵,頗招人喜愛。
種黃豆比較省事,只需鋤兩遍地,然后就可以撂下心事,耐心地等待著秋后收割。只不過,在有些黃豆地里會生出一種奇怪的植物——菟絲子。它們?nèi)衢L的莖蔓,像堅實的鐵鏈一樣,將它攀援過的黃豆緊緊地攏在一起。初秋的時候,它們還會在豆葉叢里綻開或白或淡黃的小花。
有一次,我跟母親一起到黃豆地里去薅菟絲子,有幾次差點被它們的莖蔓絆倒。我自以為是地說:“既然它們沒有生根,長在豆地里就不會礙事,咱干嗎還要費(fèi)事呢?”
母親卻告訴我說:“它們可不像你說得這樣輕巧,它們攏住哪一棵豆子,哪一棵豆子就會枯死。”
我聽了母親的話,仍有點半信半疑。待薅到地頭的時候,母親故意留下了一小棵菟絲子沒有清除。
秋后,黃豆熟透的時候,我們一起去收割黃豆。母親指著地頭一小圈早已枯死的黃豆秸子,對我說:“這次你看到了吧,即使一棵小小的菟絲子,也會毀掉一片豆子。”
以后,每到黃豆生長的旺季,我都要和母親一起到黃豆地里去,仔細(xì)地清除掉里面的每一棵菟絲子。
對別人最好的教育,就是以事實為依據(jù),讓他認(rèn)識到,因為自己一時所犯的錯誤,而給別人和生活所帶來的損害。
二
麥子熟透的時候,那些地處偏僻的麥子,是無法用收割機(jī)進(jìn)行收割的。這個時候,我們只好采用人工收割。母親負(fù)責(zé)用鐮刀割麥子和打捆,我則負(fù)責(zé)用獨輪車往家運(yùn)麥子。
在推第一車麥子的時候,母親總是把車子裝得滿滿的。當(dāng)我推回家之后,已是大汗淋漓。推第二車的時候,母親就會給我少裝一個麥子捆。盡管只是減輕了一個麥子捆的分量,但在路上,我仍然能夠感覺出輕快。之后,每推一車,母親就會給我少裝一個。
眼瞅著一地的麥子捆被我一車車地推回家里,而我竟然越干越起勁。我甚至想象著,這樣繼續(xù)推下去,最后一車會不會只剩下一個麥子捆的情景。
為了此事,我曾不解地問過母親:“推第一車的時候,你為什么給我裝那么多的麥子捆,而以后卻越裝越少了呢?”
母親笑著說:“你推回一車麥子,就應(yīng)該給你一次獎賞。如果越推越重,也許你推不了幾車,就沒有信心干了?!?/p>
在生活中,你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合理的安排和計劃。只有這樣,你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總是一味地蠻干,只能越來越缺乏興趣和信心,甚至最終半途而廢。
三
我上高中的時候,在學(xué)校住宿,因而每個星期只能回家一次。每到星期天下午準(zhǔn)備返校的時候,母親就會為我煮上一大包“多味花生米”,還要烙上一摞香噴噴的千層餅,讓我?guī)У綄W(xué)校里吃。
有一次,我嫌費(fèi)事,便對母親說:“以后,你不用做那么多。水煮的花生米幾天吃不了就會壞,千層餅隔一天不吃,就風(fēng)干了。”
母親反問我道:“既然你知道它們存放不了很長時間,為什么不分給同學(xué)一點呢?”
以后,我每次回到學(xué)校,都要把母親為我做的“多味花生米”和千層餅?zāi)贸鰜?,與舍友們一起分享。
漸漸的,在我們宿舍形成了這樣一種風(fēng)氣,無論誰回家?guī)砗贸缘模紩o私地拿出來跟大家一起分享。
如果你希望從別人那兒得到尊重和支持,你首先就應(yīng)該懂得付出。
選自《新課程語文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