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 沫
東明是我的一位朋友,她的生活方式很獨特,從不按常理出牌。她習(xí)慣先做喜歡做的事,心情好了,接下來再做不喜歡的事。
她喜歡旅行,有朋友對她說,你這樣多浪費啊,一次出去至少花個上千元,何苦呢?用這些錢干點什么不好。她說,再窮,也要去旅行。不去旅行,你將會更窮。
這是什么邏輯?可她真是這樣做的,云南,西藏,漠河,甘肅……她去了很多我想去卻因為種種原因沒去成的地方。每次回來,她雖然疲憊,精神卻很飽滿。
那次從西藏回來,她寫了一個擱置很久的紅酒提案,靈感如泉涌,雪山天湖所有的感覺都來了,如同神助。討厭的事就這么又快又好地做完了。
那個提案得了獎,她把旅費都賺回來了。這讓她更堅定了自己的想法,先做讓自己高興的事。就像好葡萄和酸葡萄,先吃好葡萄,內(nèi)心有了喜悅,再面對不喜歡的東西心態(tài)反而好些,為什么總想著先拼命工作再給自己一個夠不著的獎勵呢?也許你在愁眉苦臉做事時,心情已慢慢變質(zhì),而那個好事遠(yuǎn)也等不來。
有一次,我去東明公司找她,她說下午又?jǐn)埩艘粋€討厭的事,正心情不好呢,正好你來了,不如去喝靠杯酒。
我揶揄她,你可真有心情啊,換作我,還不定著急得吃不下飯呢。
東明很認(rèn)真地對我說,不想做的事硬撐著做也做不好,不如先做點高興的事。
那晚,我們?nèi)ズ舆吅瓤勘?,吃熱騰騰的火鍋,聽小曲。酒一喝,一聊開,思路也就慢慢打開了,還沒喝完的時候,東明一個激靈說,我突然想到了一個方案,我們單位不是要開發(fā)溫泉嗎?我們能否開發(fā)夜間溫泉,晚上泡的,可以點燈喝酒看星星,很浪漫吧。
我倆擊掌而樂。
東明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之前,總是先給自己一個獎勵。比如坐周末航班去另一個城市見一位想見的朋友,先在那里和好友喝咖啡逛店,聊天聊到深夜,周一回去才開始工作,因為心情放松了,事情完成得特別順利。
今年經(jīng)歷事業(yè)低谷的時候,她說要去南半球的澳洲看一看。我說,得花多少錢呀?她答兩萬左右吧。她說近段心情特別不好,工作上十分被動,也許該考慮換個工作了。
“工作沒換,你還有心情出門旅行嗎?”我問她。
她笑:“不創(chuàng)造點好事讓自己高興,積極性怎么調(diào)動呢?”
她真的很快辦了護(hù)照和簽證,在澳洲的墨爾本給我發(fā)來電郵:我很好,生命如此美妙,為什么我們要煩惱?還隨信發(fā)了一張她在墨爾本海邊的照片,她笑得很燦爛,根本就不像工作還沒著落的人。她沿著澳州的海岸線走了一圈,還去了新西蘭,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之間,搜羅了很多信息,比如墨爾本人的生意趣事和經(jīng)驗,回來她以獨特的視角制作了一個網(wǎng)頁,把她在澳州的見聞編成了冊。
機會來了,她的一位與攝影相關(guān)的朋友找到她,說一家文化單位需要一個懂?dāng)z影又做過宣傳的人才,而她正好兩項都懂,問她是否有興趣。當(dāng)然,現(xiàn)在她干得很開心。
東明絕對不是淡泊名利的那類。她贊同陳彤的話,一個人如果從年輕時就開始難得糊涂,淡泊名利,那么這輩子還能干點什么?有趣的人生屬于百折不撓的人。所謂平常心,并不是對名利一點都不動心,真正的平常心是誠實地對待自己。既然我們在內(nèi)心深處是愛名利的,那么就大大方方地去愛,名正言順地去努力。而我的方式不一樣,別人是先苦后甜,我是把享受放在前面,然后不享受的事也變得享受了。有些機會是好心情帶來的,我真的相信這點,機會青睞的都是有激情有活力的人。我不相信愁眉苦臉的人還能有什么機會。
東明是我們幾個人中最早買房和買車的人,其實她的收入和我們差不多,但她敢去做,“買了也就買了,我的生活質(zhì)量提高了,生活半徑大了,才會有更多的機會發(fā)展?!?/p>
沒錯,她因為買房,獲得一批不錯的朋友,給她提供了很多機會;因為買車,她參加了一個車友會,收獲了人生最輝煌的一次戀愛。她把享受的事都做在前面,因此收獲了一次次的機會和轉(zhuǎn)機。
相反,我們設(shè)定一個個目標(biāo),結(jié)果目標(biāo)達(dá)不到,我們在沉悶和埋怨中也消耗了自己的生命,沒有了激情和耐力。
“不要怕,再窮也要去旅行?!边@是東明告訴我們的話。
摘自《人生與伴侶》 編輯/孟醒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