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 風(fēng)
印度北部有個村莊叫格依瑪村。這里生活貧困,人們連填飽肚子都成問題。
格依瑪村旁有條公路,路況不好,經(jīng)過的車輛常出事故。一次,一輛載著食用罐頭的貨車在那里翻進山溝,司機受傷,攔了輛車去醫(yī)院,格依瑪村的村民就將那些罐頭偷偷運回家,一連幾天,家家都有罐頭吃。這件事讓村民受到“啟發(fā)”,他們開始偷偷在公路上挖坑,“制造”車禍。漸漸的,他們不僅偷拿貨物,甚至明目張膽去搶。一時間,這里成了最不安全的路段,警a方和政府對此束手無策。
這年冬天,一輛貨車從那里經(jīng)過,車上裝的是一種工業(yè)用淀粉。格依瑪村人沒什么文化,在他們看來,淀粉就是糧食,可以做成各種食品。大家一擁而上,搶走了車上的貨。
司機是個小伙子,跟在搶貨人身后往格依瑪村追,請求村民把貨物還給他。格依瑪村人哪會將到手的“糧食”輕易交出,都不承認拿了他的東西。小伙子百般懇求,告訴村民,那些淀粉不是普通的食用淀粉,有毒,吃了會死人的。但格依瑪村人不相信,在他們看來,淀粉就是用來吃的,怎么會有毒?小伙子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想去報案,又擔(dān)心自己離開后真有人將那些淀粉吃了,他不能眼睜睜看這些人去送死。于是,他留在村里,一家一家登門去說明情況:“……那些淀粉你們不給我無所謂,大不了我受點損失,但求求你們千萬別吃那東西……”
小伙子的執(zhí)著讓村民由不相信到將信將疑,有人把那種淀粉試著喂雞,結(jié)果雞不一會兒就死掉了。這一下,村民驚駭了,繼而是深深的感動。在他們看來,他們搶了人家的東西,人家理應(yīng)怨恨他們,即使他們被毒死也是罪有應(yīng)得,而小伙子卻一次一次請求他們別吃這些淀粉,救了他們的命。
自此,格依瑪村人再沒有哄搶過貨物,這條公路從此太平。在警察的治理、政府的引導(dǎo)都沒能產(chǎn)生效果之后,一個年輕司機的善良之舉改變了一切。
(摘自《第二課堂·高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