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莉丹
徐文榮大手一揮,“隨他炒吧,實際上,越炒越好,正面的、反面的,更能提高(橫店)圓明園的知名度。我的游客進來了,這對我來說,是不要花錢的宣傳!”
盡管圓明園異地重建工程受到諸多非議,但該工程仍選址在浙江橫店啟動。
2008年2月18日上午,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辦的例行新聞發(fā)布會中,面對多家中外媒體,74歲的浙江橫店共創(chuàng)共有共富共享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橫店四共委)主席徐文榮用他滿含鄉(xiāng)音的普通話宣布,“橫店要建設橫店圓明新園!”
一個江南小鎮(zhèn),欲斥資200億元,重現(xiàn)“萬園之園”的盛景,引起諸多關注。
重建夢
這個異地重建的圓明園,被橫店建設方命名為“圓明新園”。
大年尚未過完,隆冬的北京,殘雪尚未消融。但橫店圓明新園建設方已積極籌備,將“遠瀛觀”、“海宴堂”、“鏤月開云”、“萬方安合”等部分圓明園的1:50景觀模型搬至北京新聞發(fā)布會的現(xiàn)場,幾大幅介紹圓明園資料的宣傳版面也高懸于墻上。
不乏有參觀者嘖嘖感嘆,“造這個園子得花多少錢啊?”
事實上,早在2006年9月,徐文榮就曾向外界宣布,他將在橫店異地重建圓明園,繼而引發(fā)軒然大波。
針對2006年以來報刊、網絡上的一些質疑,徐文榮在新聞發(fā)布會上做出解答,“圓明新園建設項目的所有法律手續(xù)已經基本辦理齊全;圓明新園建設材料的質地選材已經就緒;占圓明園總面積44%的園林綠化設計工作已經完成,目前正在積極地考察、采購、培育相關的苗木……”
徐文榮當眾重申了橫店建設圓明新園的“三不建”、“四不要”原則,即技術不成熟不建,資金籌措不到位不建,土地不批準不建;不要國家補助1分錢,不要銀行貸款1分錢,不向企業(yè)攤派1分錢,不向老百姓借用1分錢。
而據建設方介紹,此圓明新園項目預計總投資將達200億元人民幣,其中基本建設資金為70億元,其余130億元用于流失文物的回收與復制;此項目今年正式實施,計劃5年內完成工程建設,2013年對外開放。其中的基本建設資金還包括,超過16億元的土建費用、44.7億元的土地費用及公共配套設施等費用。
資金從何而來?徐文榮解釋,在70億元的基本建設資金方面,目前該項目經營主體浙江橫店中國圓明新園股份有限公司已接收投資資金15.62億元,其中,橫店四共委下屬的橫店三農促進會作為該項目的投資主體,投入資本金15億元,募捐主體浙江華夏文化發(fā)展基金會重建圓明園專項基金管理委員會已接受各方募捐1.24億元,“70億元基本建設資金將通過吸引投資解決。項目建成后,以商業(yè)行為運作,各得其利”,徐文榮說。
而130億元的回收、復制文物資金則將通過基金會募捐的方式解決,到目前為止,募捐人數(shù)已達3萬余人,吸收募捐資金1.24億元,“我們打算,募捐多少資金,就回收多少文物,將無償捐贈給國家有關部門;復制的文物,放在橫店圓明園新園內,供游人觀賞,不以營利為目的”,徐文榮介紹,他們還將在美國成立圓明園文物追討會,目前已有一些國家,特別是法國有許多流散在民間的圓明園文物的收藏者,要求他們去回收。
簡言之,該項目的投資只限人民幣入股,而募捐則面向國內外。“不排除橫店圓明新園上市融資的可能”,徐文榮表示。
重建橫店圓明新園工程的募資主體,是中國電影基金會橫店重建圓明新園專項基金會和浙江華夏文化發(fā)展基金會重建圓明園專項基金管理委員會,這兩個基金會在去年成立,均為經國家文化部門批準、民政部門登記的公募基金會。
“我們土地不批準,不會造的”,2月18日下午,在釣魚臺大酒店的一間寬敞的房間中,徐文榮接受了《新民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經過午休,老人看來精神矍鑠。
針對外界極為關心的土地使用與審批問題,徐文榮透露,圓明新園總規(guī)劃面積6000余畝,實際使用面積只有1000多畝,利用荒山、荒坡、荒地、荒灘及宅基地和三類土地來建設,他強調,“土地的使用嚴格遵循國家法律,絕不越雷池一步”。
“現(xiàn)在土地控制很嚴。后來我們分析了一下,土地問題也不大,因為我們是利用‘四荒土為主,圓明園6000畝土地里,44%是森林、40%是水面,它原來的森林和水面只要優(yōu)化、稍微改造一下就行,不改變它的用途;真正圓明園建設的土地只有16%,還包括道路等,實際上只有1000多畝土地,主管部門和林業(yè)部門都表示贊同,這塊地方本來是荒山,如果圓明園造起來,我們肯定會給它改良品種,從荒山變成寶山了,林業(yè)部門當然高興”,徐文榮告訴本刊記者。
圓明園原本包括圓明、長春、綺春三園,如要重建,工程浩大。徐文榮表示,經過設計人員認真考證,最終確定,圓明園共有大小景觀126個,到目前為止,126個景觀已完成圖紙設計57個,2008年將完成33個,其余36景將在2009年6月前全面完成,“我們建造了6600平方米的圓明新園大展館,設置1:50圓明園全景模型,供大家評定”。
橫店系
浙江省發(fā)展規(guī)劃研究院做的橫店中國圓明新園《可行性研究報告》,看好此項目的投資前景:橫店四共委現(xiàn)已投資文化產業(yè)50多億元,建起了10個大型文化旅游景區(qū),現(xiàn)有資產和潛在資產共188億元;橫店旅游業(yè)基礎良好,按現(xiàn)有游客量、增幅測算,2013年將達1600萬人次,圓明新園擬于2013年開放,按第一年200萬人次、每人次消費200元計,預計7年收入100億。
徐文榮也認為,在土地批準、資金到位的情況下,圓明新園項目建設期為5年,建成開業(yè)7年內可收回投資成本,而且可以帶動5倍以上的其他三產收入。
位于浙江中部的東陽市的橫店,在30多年前,只是一個總人口不過1.97萬、建城面積2平方公里的小鎮(zhèn),時為橫店大隊黨支部書記的徐文榮在人均不到半畝耕地的橫店,想盡辦法,發(fā)展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
在橫店,徐文榮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他40歲時始辦繅絲廠,其后辦企業(yè)、建學校、造醫(yī)院等。讓橫店揚名的無疑是橫店影視城,在1996年底,導演謝晉提出橫店方面要在兩個月建造完《鴉片戰(zhàn)爭》拍攝基地,但徐文榮堅持,“120座房子,起碼6個月”;徐文榮同時招來120個施工隊,在半年內建設成了“廣州街”,此為徐文榮在影視基地投資的第一步。陳凱歌拍攝《荊軻刺秦王》時,也找到徐文榮,徐文榮在8個月為其完成了“秦王宮”的建設。此后,橫店陸續(xù)建設成清明上河圖、江南水鄉(xiāng)、明清宮苑等影視拍攝基地。1999年,美國《好萊塢報道》雜志將橫店稱為“中國好萊塢”。
徐文榮告訴記者,通過圓明園一拉,橫店的知名度更高,橫店圓明園可以帶動其他的文化產業(yè),其他的文化產業(yè)也可以推動橫店圓明園的建設。他對橫店最大的愿望是,“橫店要建設成一個非常美麗的天堂,城在山中,水在園中,房在林中,林在草中,人在花中,這叫城鎮(zhèn)化;除圓明園之外,我還要造5萬畝的森林公園”,雄心勃勃。
這位曾創(chuàng)造橫店經濟神話的農民企業(yè)家自認最大的資產是“社會的財富,大家富”,他平日愛好廣泛,喜歡講笑話、鍛煉身體,喜愛看驚險片、戰(zhàn)爭片、武打小說,“金庸全部看完了,梁羽生看了一半”。
2003年,身任橫店集團創(chuàng)始人的徐文榮從橫店集團董事局主席位置上退任,由其子徐永安接任。
為使“圓明新園”項目與橫店集團劃清界限,2007年11月,徐文榮成立橫店四共委,并任其掌門人,橫店四共委下轄橫店文榮慈善基金會、橫店三農促進會、浙江華夏文化發(fā)展基金會與浙江橫店文化產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記者查詢到,該項目經營主體浙江橫店中國圓明新園股份有限公司是浙江橫店文化產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屬單位。
激辯中
始建于1707年的圓明園,歷時一個半世紀基本建成,是中國舉世無雙的皇家御苑和當之無愧的“世界園林之王”。1860年、1900年,歷經英法聯(lián)軍與八國聯(lián)軍的兩度搶掠與劫難后,這座昔日的“萬園之園”終成廢墟一片,留給國人浮想聯(lián)翩與無盡傷痛。
自徐文榮提出在橫店重建圓明園后,一場是否需要重建圓明園的爭論延續(xù)至今,兩種觀點針鋒相對,爭論從未平息。
首先,橫店圓明新園建設方與一些力挺專家多次強調:北京圓明園遺址作為帝國主義侵華的鐵證,是歷史恥辱之見證,“圓明園只有一個”;而橫店圓明新園僅是一個文化旅游投資項目,以期公眾將二者區(qū)分開來。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也公開表示,“如果橫店要異地重建圓明園,我會反對”,在他看來,橫店興建的是圓明新園,一可以讓世人通過對形似的圓明新園的參觀,對昔日的圓明園的輝煌與園林藝術有進一步認知;二可以增加新的影視拍攝外景地;三可以給游客增加了一個新的景點。
但北京圓明園與橫店圓明新園,二者密切的關聯(lián)難以割裂。徐文榮也表示,“圓明園的這個項目知名度很大,圓明園被英法聯(lián)軍燒掉了,大家都感到是中國的恥辱、人民的恥辱。那么多年來,很多人去參觀了北京圓明園,20多年以前我就參觀過,看到一片廢墟,那時我還不了解圓明園的偉大意義。但真正的圓明園是什么樣子?我根本不知道、也不理解,看完以后,沒有感覺。后來我慢慢了解到圓明園原來是世界上最美的公園、是非常偉大的工程,感到很可惜。為什么不建回去?我弄不清楚”。他堅持認為,“北京圓明園展示的是中國1860年的屈辱,而橫店圓明新園則要展示1860年之前的藝術輝煌”。
其次,對圓明園是否應該異地重建之爭論,從未止息。自上世紀90年代,“整修派”和“廢墟派”就對是否重修圓明園展開了激辯,在北京的清史專家王道成與知名作家叢維熙之間展開的一次爭論中,修與不修圓明園甚至一度被認定為是“雪洗國恥”抑或“難割辮子,精神殘缺”。
處于“風暴中心”的徐文榮表現(xiàn)坦然,在他看來,爭論正反映社會各界對圓明園的關心,“重修圓明園這個想法肯定是好的想法,是愛國的想法,人們不了解,我們不能怪他”。
此前,徐文榮曾多次對媒體表示,“現(xiàn)在有把握重建圓明園”,信心滿滿,原因是已獲中央檔案館、國家檔案局、國家圖書館以及諸多專家提供的圖紙、資料,他認為,“仿建肯定沒有問題”;此外,2006年下半年,中國圓明園學會的部分專家兩度來到橫店考察認為,“橫店具有建設圓明新園的技術優(yōu)勢”。
而梁思成弟子、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郭黛姮早就指出,“想百分之百、原汁原味地復建是不可能的。即使建了,也是一個仿制品,一件贗品”。國家文物局顧問、文物保護專家謝辰生亦對媒體表態(tài),“在橫店建圓明園純屬商業(yè)行為,有勞民傷財之嫌。圓明園最大的價值,就是這片廢墟。應當使其發(fā)揮國恥紀念的作用”;中國社科院研究員葉廷芳更是將圓明新園直斥為“假古董”。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王道成在接受《新民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要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作為高調支持橫店建設圓明新園的學者,王道成稱橫店圓明新園項目“把我們古代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傳承下來,是好事”,并表示,“如果是粗制濫造的東西,是假古董;但如果是精心設計、施工的精品,不能說是假古董”。
同樣力挺該項目的還有北京古建筑專家、84歲的中國文物學會會長羅哲文,羅哲文表態(tài)稱,原址重建圓明園違反《文物法》,但異地重建卻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繼承,且中國向來有重建整修文物古跡的傳統(tǒng),“如果能夠堅持精心設計、精心施工的原則,圓明新園本身也會成為藝術精品,將來更有可能成為受保護的文物”。
另外,此前有媒體也指出,該項目有打著“圓明園”的招牌向社會募捐之嫌,因此被指“以參股和公募兩種形式募資,有借公益名義謀利嫌疑”;疑問在于,“一家以企業(yè)為主體的基金會,是否具備有向海內外募捐的權利?”
王道成在接受《新民周刊》記者采訪時承認,“現(xiàn)在圓明新園的做法,走的是市場化道路”,在這位75歲的古建筑專家眼中,橫店圓明新園的建設屬于企業(yè)自籌經費,市場化行為無可厚非。
此前,中國一知名網站進行的一項調查就顯示,63%的投票者不支持重建圓明園,并認為圓明園的斷壁殘垣是歷史見證;另外還有9%的反對者認為,重建是“商人沾滿銅臭味的破壞”;只有23%的人支持重建圓明園,其主要理由是“能更好地弘揚傳統(tǒng)文化,警示后人”。
橫店重建圓明新園項目的總舵手徐文榮并不避諱提及該項目的市場化及資質問題,他神情激動地大聲反駁,“70億元基本建設資金一定按照市場原則做,人家來投資,你不回報行嗎?!所謂70億元投資是參股的,按股份制操作,按商業(yè)行為運作,肯定以后要分紅的,這是商人應該做的事”。
對于連日來沸沸揚揚的爭論,徐文榮索性大手一揮,“隨他炒吧,實際上,越炒越好,正面的、反面的,更能提高(橫店)圓明園的知名度。我的游客進來了,這對我來說,是不要花錢的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