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冬
看到別人炒股賺了錢,我也蠢蠢欲動,買了幾支股票。我不是個愛冒險的人,可是單位的效益下滑,工資卡上的數(shù)字越來越少,不想法子多掙點兒錢怎么行?
可惜我運氣不佳,一入股市就撞上了調整,我的積蓄全部套牢。我每天端坐在電腦前,看著大盤一片慘綠,內心無比焦慮。免不了和妻嘮叨幾句,沒想到都被兒子聽去了,聽多了,他竟也跟著焦慮起來。
原本從不進書房打擾我的兒子,破例走進來,很小心地問,爸爸,又賠了嗎?我點點頭,眼睛繼續(xù)盯著屏幕。兒子“唉”地嘆口氣,
走開了。那語氣和神態(tài),不像12歲的孩子,倒像一個為生活遭遇困境的老人。
我知道是我的焦慮影響了他,可并沒掛在心上,甚至還覺得,他這樣子有點兒可笑,小小年紀,跟著大人瞎操什么心呢?
一天午后,我又坐到電腦前緊盯大盤,兒子臨去上學又問,爸爸,今天漲了嗎?我說不好又跌了。他接著問,又賠了很多吧?我說是。
他緊追不舍,那怎么辦呢?
我一抬頭,看見他正一本正經地等我回答。
說實話,這個時候,我還真需要有人替我分擔一下,起碼能發(fā)泄一把,好減輕心里的壓力。于是就說,以后要緊衣縮食了,你每天兩袋牛奶,得換成一袋了。
兒子“啊”的一聲驚叫,甚至帶著哭腔說,都這么嚴重了?
看到他的驚恐,我吃了一驚,我只是說得夸張而已,雖然賠了錢,但也不至于影響到孩子的營養(yǎng),我這樣說,多少有點兒逗他玩兒的意思,為的是給自己減壓。
兒子悻悻地走開了,走幾步又轉回來,堅定地說,爸爸,我還有500塊錢呢!
聽了這話,我心里一熱,又一酸。我知道,玩笑開大了,怎么能用話去嚇唬一個小孩子呢?他的確有500塊錢,是春節(jié)的時候,幾個長輩給的壓歲錢。顯然,他想用這個來為我寬心,在他眼里,500塊錢就是個大數(shù)字了,他想把這錢給我,好減輕我的負擔。
心里很不是滋味:不是為股票跌了,而是為他的孝心開始萌芽。
那天晚上,放學時間早過了,兒子卻遲遲沒有回家。開始我沒在意,時間一長,就真害怕了,想起中午的對話和他的神情,意識到問題的嚴重。這孩子太敏感了。
趕緊下樓去找。學校已經關門了,上下學的路走了兩個來回,也不見他的影子。以前他總是按時上下學,從不讓我擔心??蛇@次怎么回事呢?孩子想不開了?或者出了車禍?甚至我還懷疑,是否被綁架了?我的思維已經亂了套。
我心急如焚,最后鎖定小區(qū),在小區(qū)里亂找……驀然,在一棟樓的單元門前,我發(fā)現(xiàn)了他,這個小東西,正蹲在墻根下,兩只手托著腮,書包撂在腳邊。
我松了一口氣,但沒馬上過去,我想觀察一下,他的反常,究竟是什么原因。
我不明白,小孩子也有重大的事情需要辦嗎?他在等誰呢?我觀察他好久了,也不見他坐下,總是蹲著,那件事,或者要等的那個人,也這么讓他揪心嗎?
越是疑惑,越想看個究竟,我索性就不過去了,繼續(xù)我的觀察。
過了不久,就見一對夫婦騎車到了門口,他們好像認識兒子,兒子也站了起來,仰頭和他們說話。夫婦倆好像要拉兒子上樓,被兒子掙脫了,那男人就笑著摸摸兒子的頭,從錢包里掏出一張票子,遞給了兒子。
兒子這才拎起書包,站起來,揉揉腿,然后一瘸一拐地往家里走,或許,他蹲得太久了,腿都麻了吧。他為什么要了人家的錢呢?我心里的疑團更大了。
兒子發(fā)現(xiàn)了我,看樣子很興奮,好像腿也不麻了,一路小跑沖向我,嘴里喊著爸爸、爸爸……聲音都變了調,好像凱旋的將軍。
哼,放學不回家,讓我擔心,又拿了別人的錢,看你怎么解釋。我又氣又疑,就沒好氣地問,你去做什么了?
兒子沒在意我的慍怒,依舊興奮地說,我們班的崔凱,借了我20塊錢,可是他總也不還,我原來也不想要了??墒?,沒有這20塊,就湊不成500塊啊。我就向他討債了。但他說沒錢,讓我等他爸爸回來才能給,而且還不讓我進他的家。我怕他賴賬,又怕他爸爸回家也不給我開門,就堵在他們家門口等他爸爸。
說著,兒子掏出那張票子,說,我抽屜里還有480塊呢,到家一起給你吧。
我想起了兒子中午那句憂郁的話:“爸爸,我還有500塊錢呢!”就什么都明白了,心里轟的一下電閃雷鳴,眼淚像即將而來的瓢潑大雨涌上眼窩。
我慌忙蹲下身來,愛憐地撫摸著兒子的兩條腿,仰頭問,疼嗎?兒子說,不疼,就是有點兒麻。我就那么仰頭看著他,因為我怕一低頭,眼淚就會掉下來。
(曉曉竹摘自《人生與伴侶》2008年8月上半月 圖/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