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蓮
美國一所學校規(guī)定家長下午3點半接孩子放學,但總有一些家長遲到。學校決定用經濟杠桿來調整,遲到一分鐘罰錢若干。不料遲到的家長越來越多。在可承受的范圍內,越來越多的家長決定多出點兒錢,而為自己省點兒事。那么未罰款時多數(shù)家長為什么做到了不遲到呢?因為有一個道德上的潛在“慣性”存在,他們會認為不守校規(guī)是不好的。
同樣的道理,我們不亂扔垃圾不是因為怕罰款,而是因為我們認為那樣是不對的。我想這是來自于對權力和法規(guī)的敬畏,來自于一種向善的本能,從而形成自我約束。
(李波摘自《今晚報》2007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