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安
在“族群”一欄,你有兩個身份:一個是血緣的,一個是生活的。人以群分的名詞成為了都市客的流行標簽,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出現(xiàn)了無數(shù)個新族群——你是哪個中的一員?
窮忙族:越窮越忙,越忙越窮。
過勞族:死亡率的新增長點。從不“加班”,因為字典里沒有“下班”。
丁克族:只是單獨,而不是孤獨,老無所依就是指這種人。
背包族:旅行團友的反義詞。他們最想去的,是沒有旅行團的地方。
極客:靈魂和生活都在網(wǎng)上的人。父母給了他身體頭發(fā),他卻用來做MODEM。
樂活族:不用塑料袋、不穿皮草,或者堅持素食——拜金族的不快樂,是他們快樂的基礎。
維客:名字來源夏威夷語的“weekeeweekee”,原意為“快點快點”。他們崇拜共同創(chuàng)作,如編寫字典。至于“快點快點”字典的可靠度,則見仁見智。
SOHO族:家與公司(工作)合而為一,工商部門和稅局需要重點監(jiān)控的人。
威客:“我?guī)腿巳?,人人幫我”,網(wǎng)上出售個人智慧、知識、專業(yè)特長與創(chuàng)意點子,據(jù)說前身是人肉搜索引擎。
換客:愛好以物易物——從北京奧運時的房子使用權(quán)到《古文觀止》都可交換?;ヂ?lián)網(wǎng)是他們的跳蚤市場,只有需要“別針換別墅”的人才走上街頭。
套牢族:用生活自由買股票的人,追新族(愛買新股者)可能是他們的前身。
尼特族:不升學、不就業(yè)、不進修,不參加就業(yè)輔導,無所事事足以概括其人生。
號哭族:壓力無處宣泄或情感冷漠,不得不在周六抱團,靠看肥皂劇或朗誦詩歌去抱頭痛哭的人。
NONO族:他們的存在是對小資生活的雙重否定——對虛偽說NO,對造作說NO,對跟風說NO,對千人一面的品牌說NO。
漂移族:解開領帶、從辦公室走出來的時間都用來飆車。成為賽車高手是一個夢想,但看《頭文字D》是不夠的。
LOMO族:表面上只是選了與眾不同的LOMO相機去拍自己,實際上在選擇與眾不同的視角去過日子。
候鳥族:白天乘坐公交車、地鐵、私家車奔波幾十公里從郊外趕到市中心,然后在晚上一臉疲態(tài)地趕回去。
草莓族:一碰到壓力就崩潰的人。像草莓一樣一壓就扁,近親是“柿子族”。
賤客族:將犯賤作為娛樂自己與他人的一種方式,榜樣是芙蓉姐姐。
捧車族:石油能源危機、城市交通擁堵、停車場收費昂貴的受害者。停車場里的私家車從星期一放到星期五,星期六才能去郊外溜溜。
畢婚族:認為婚姻是職業(yè)規(guī)劃的一部分,大學畢業(yè)的出路之一就是結(jié)婚——對方工作的穩(wěn)定性、收入情況都是愛情之前的標準。
干物女:“像香菇、干貝一樣干巴巴”的女人。生活不拘小節(jié)、下班后直接回家、遠離戀愛、口頭禪是“這樣做最輕松”——在辦公室妝容整齊,回家卻穿著有破洞的運動服。
哈X族:迷戀某些東西的人,包括哈韓、哈日、哈貓、哈哈(哈利?波特)……哈字來自滿語“hadaba”,意思是拍馬屁和獻媚。對,他們干的就是這個。
蝸蝸族:社會壓力的最佳適應者。特征是玩命和玩樂——工作日頂住壓力、拿下高薪,休息日自由自我、痛快享樂。
隱婚族:真正明白辦公室社交的人——隱藏已婚事實,可以和同事泡夜場、談戀愛;反正不會和同事成為朋友,或者結(jié)婚。
辣奢族:奢侈品是人生必經(jīng)的甜酸苦辣——對名牌的熱愛是辣,加班的時候是酸,吃方便面蓄錢是苦,買到限量版LV包包是甜。
酷摳族:節(jié)約所得不是金錢,而是更簡單的生活——不打的不血拼,不下館子不剩飯,家務堅持自己干,上班爬樓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