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美鳳
不丹君主的開明、不丹人對地球的愛惜讓我發(fā)覺,貧窮的人原來是我。
以傳統(tǒng)為榮
不丹人世世代代以傳統(tǒng)文化為自豪,力抗時間的洗禮,走在街上恍如進入了古裝街。感受到不丹人對生命對環(huán)境的關愛,更禁不住感慨:究竟慢好還是快好?
去不丹旅游,政府稅每人每日美金65元,自由行附加費每人每日美金40元。在食住那方面能省點錢吧?不能!政府規(guī)定旅客在不丹的花費每人每日不能少于200美元。
位處喜馬拉雅山麓的小國不丹,旅游發(fā)展政策是寧可量小也要質高。1974年才對外開放,1983年才擁有機場,立國以來便是施行君主專制的國家,從未被占領的不丹,唯恐傳統(tǒng)文化會被塵世染污。國王規(guī)定國民上班、上學必須穿國服,房舍必須參照傳統(tǒng)特色。
追求快樂總值
怕資訊誤導人民的純樸思想,不丹1999年才引入電視頻道、互聯(lián)網(wǎng)。2004年才擁有無線電話網(wǎng)絡。
為保存原始風貌,不丹事事以環(huán)保為大前提,不準輸入膠袋,不準采礦石,不用化肥耕種,全國禁煙。
當全球追求國內生產總值GDP,不丹追求國民的快樂總值GNH。講經濟發(fā)展,不丹絕對地慢,但不丹第四任國王2005年宣布提早退位,將權力回歸人民,要帶領不丹推選民主政制,我們去的時候正進行全民投票選舉總統(tǒng)。
對旅客收取昂貴的入境稅,就是為了抬高門檻,避免物質社會的腐敗思想染污單純的國民。進入不丹的游客即使只有一個人,都必須雇用一個導游及一個司機。
原始而滿足
不丹七成以上人口都是種植蘋果、薯仔、蔬菜的農民。政府靠賣水力發(fā)電給印度,令全民可獲免費醫(yī)療與教育,人人都可自給自足。每日下午三四點已經見下班的男人,成群結隊帶弓箭去箭場射箭,女人在街上與鄰居閑聊。假日的內容就是一家大小去品山野餐,再多的錢也無處娛樂,不丹國只有一家戲院。
為配合不丹人的節(jié)奏,我們一天只做一兩件事。早上去游覽行政宗教中心,他們叫Dzong。下午到樹林里野餐,或者花一整天攀上海拔3000多米高的廟宇TigerNest,看仙境一樣的景致,聽導游說佛教故事。
國王壽辰時,國民都穿上國服,旅客都像發(fā)了瘋一樣向“古裝人”拍照,無論小孩或老婆婆,見游客舉起相機便站住對鏡頭笑。拍過照我以為他們會伸手要錢,他們競禮貌地說句bye便走了。不丹政府早在開放旅游業(yè)前,便教育人民不得向游客索錢。
曾經留學國外的導游說,他在國外每次被騙后,都特別掛念零污染零罪案的家鄉(xiāng)。一畢業(yè)便立刻回國,現(xiàn)時每月賺港幣8000多元,滿足得不得了。外面的世界對純樸的不丹人而言實在太混亂了。難怪95%曾出國留學的不丹人,最終都回流祖國。他們說:“賺再多的錢不快樂都沒用,我夠穿夠吃,閑時可射箭便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