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克非
4月23日~25日,有“紀委書記第一貪”之稱的原湖南省郴州市紀委書記曾錦春,因涉嫌受賄、巨額財產(chǎn)來源不明,在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接受審理。
據(jù)記者了解,曾錦春是湖南省近幾年來查處的第三個市級紀委書記。此前,湖南常德市原紀委書記彭晉鏞、婁底市原紀委書記羅子光先后因腐敗等原因走上犯罪道路。其中,2004年7月落馬的彭晉鏞更是全國查處的第一個地級市紀委書記。
這些紀委書記的腐化墮落讓人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一直扮演監(jiān)督者角色的紀委官員,特別是紀委書記,誰來對他們進行監(jiān)督?就在曾錦春案公開審理期間,記者了解到曾錦春案庭審之外的一些細節(jié),揭示出一個紀委書記從監(jiān)督者淪為違法者的復雜軌跡,也為人們思考如何監(jiān)督監(jiān)督者提供了新的角度。
批條子、掛牌子的“保護神”
位于湖南省南端的郴州市,是一個資源型城市,管轄地內的煤礦、石墨資源儲量豐富,更因為各種有色金屬藏量豐富而被稱為“有色金屬之鄉(xiāng)”?,F(xiàn)年六十一歲的曾錦春曾任郴州市國土局局長的經(jīng)歷,幫助他摸清了礦山的種種內幕,對于牟利的手段也爛熟于心。在其任職市紀委書記的十年中,這些“專業(yè)知識”得到了有效運用。
曾從市國土局局長升任至市紀委書記后的幾年,煤炭價格從每噸一百二十元,漲到了超過每噸四百元,鎢礦沙的價格也從每噸三萬元上漲到超過每噸十二萬元。在利益的驅動下,小煤礦已經(jīng)遍地開花。在這種形勢下,曾錦春頻繁地以“批條子”和“發(fā)牌子”的方式,參與礦產(chǎn)利益的控制與掠奪。
很多煤礦老板也希望能和曾搭上關系。在曾的老家,甚至出現(xiàn)了一些自稱是曾錦春親戚的人專做疏通關系、代辦煤礦開采證的生意。一種普遍說法是,只要給曾送錢,就能拿到他的批條,事情就會進展順利。
2005年4月1日,郴州境內的桂陽縣荷葉鎮(zhèn)貴達煤礦發(fā)生一起礦難,數(shù)十人遇難。該煤礦屬于非法煤礦。必須全部炸毀。檢方的起訴書稱,貴達煤礦豐富的儲量被郴州市一個名叫黃江武的私人老板看在眼里,黃曾多次在公共場合稱曾錦春為“干爹”。2005年7月,曾錦春向郴州市政府負責人、時任郴州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書記的楊秀善打招呼,為辦理黃江武參股的荷葉鎮(zhèn)貴達煤礦采礦許可證提供幫助。辛苦自有酬勞,此后,黃江武隨即奉上十萬元。
憑借曾的后臺,黃江武進入貴達煤礦,并與曾涉嫌持獵槍打傷二十余名村民案件的主要犯罪嫌疑人肖興旺聯(lián)合辦礦。肖糾集同案犯罪嫌疑人蘭星等人組織三十多人的護礦隊與政府抗衡,三次使用暴力阻礙礦山專項整治行動,致使整治工作停滯。
曾錦春案的檢方起訴書這樣表述:2005年10月,貴達礦井的礦工因妨害公務被公安機關依法拘留。該礦股東黃江武、肖興旺商量報復桂陽縣公安局副局長趙德忠。為此,黃江武到曾錦春辦公室送給曾八萬元,請求曾錦春查處趙德忠。
與“批條子”相呼應,曾另外一個手法便是“發(fā)牌子”。
在當?shù)卦S多民營企業(yè)都能看到由郴州市紀委牽頭頒發(fā)的“郴州市紀委民營企業(yè)重點保護單位”牌匾。凡是掛上這樣牌子的企業(yè),一個最大的“實惠”是其“經(jīng)營環(huán)境”直接受紀委保護,公、檢、法都不得去干擾。當然,這樣的牌匾要價也不菲。曾本人曾經(jīng)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承認,郴州掛這樣牌子的企業(yè)有三十五家。
由此一來,曾錦春成為了許多礦主眼中的“保護神”,無論是礦產(chǎn)的資源開發(fā),還是與競爭對手的資源爭奪,數(shù)位礦主都自愿接近曾錦春。曾也逐漸有了“曾礦長”之譽。雖如此,作為與煤礦行業(yè)完全無關的市紀委書記,曾錦春竟然出任了郴州市的煤礦整頓小組組長。
“雙規(guī)”成了獨創(chuàng)的斂財術
在檢方的指控中,曾錦春個人及家庭擁有的財產(chǎn)和支出折合人民幣共計六千八百零五萬七千六百元。曾錦春及其妻子唐國菊等相關人員對其財產(chǎn)和支出能說明來源的折合人民幣共計五千八百四十五萬一百元,其中合法收入僅二百四十五萬八千三百元,其余均為違法、違紀所得。其中將涉嫌犯罪所得用于投資、借款而產(chǎn)生的孳息合計一千六百四十三萬一千六百元。
利用職權進行“雙規(guī)”和“掛牌保護”,是曾錦春獨創(chuàng)的斂財術。僅2001年到2002年,曾錦春在臨武縣、宜章縣和桂陽縣就非法拘禁干部群眾三十多人。
知情人士稱,在郴州紀委,曾錦春獨斷專行。“說立案就立案,說雙規(guī)就雙規(guī),說放人就放人。自2000年至他案發(fā),彬州市紀委基本上沒有專門召開過立案和采取措施的常委會。他的做法基本上是把立案、雙規(guī)直接批示在舉報信上,或口頭交待辦案人員?!痹撊耸空f,曾采取的方式是直接干預對案件的調查。有些案件在調查之初,他會一天一個電話詢問案件進展情況,舉報的問題如果還一時查不出結果,他就會說要繼續(xù)加壓、肯定有問題,實在查不出,紅包禮金問題總應該有,總要搞出一些問題來。如果被調查對象方面有人不斷找他求他,他就會指示調查人員,立即停止調查。其意在摧毀對方意志,逼人投降進貢。
更有甚者,湖南當?shù)孛襟w曾披露,為了一條民營公路的所有權問題,曾錦春甚至將幾個農民“雙規(guī)”。其中李民主等幾人被迫背井離鄉(xiāng),數(shù)度赴京舉報曾,但成效甚微。
為保護不法分子的利益,曾錦春甚至不惜采用各種手段陷害辦案人員。
前述貴達煤礦案件中的肖興旺被列為桂陽、北湖邊界整治督捕逃犯。2005年11月22日,在動用了武裝警察力量并在郴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的配合下,肖興旺落網(wǎng)。在肖被關押后的第八天,郴州市紀委派人到桂陽縣公安局調閱了全部案卷材料,要求桂陽縣公安局把全部案卷復印給他們,并認為公安機關刑訊逼供,要求辦案民警寫說明。其間,曾錦春接受黃江武的請托后,兩次安排市紀委查處趙德忠。
“不倒”書記轟然倒塌
在2007年4月11日的湖南省人民政府新聞發(fā)布會上,湖南省紀委副書記張衛(wèi)平說,曾錦春案發(fā)之前,因群眾不斷反映他存在嚴重違紀問題,省紀委曾三次派出調查組進行了解初核。但由于曾錦春所處崗位的特殊性、反調查能力比較強、加上反映的問題不夠具體,未能查實其違紀問題。
直到2006年7月,省紀委利用查處原郴州市委書記李大倫受賄案的有利時機,終于找到了曾錦春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的突破口,并于9月19日對曾錦春采取“雙規(guī)”措施。2006年12月1日曾錦春被長沙市公安局刑事拘留,12月14日被批準逮捕。
(原載2008年4月26日《中國青年報·法治》本刊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