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陜大峽谷縱貫陜北的東部,自北向南蜿蜒而下。奇特的黃土地貌在千百萬年河水的侵蝕中,形成了一些獨有的地質(zhì)奇觀,誕生了九曲十八彎的自然杰作。
出了延安我們緊隨著秀延河的湍湍激流順水而下,向著黃河故地走去,心中隨著車子的顛簸,也開始激蕩起了一種朝圣般的渴念。黃土地是中華文明的發(fā)源地,而黃河水是喂養(yǎng)了我們炎黃子孫的母乳汁。腳踩著黃土面向著黃河,總會讓每一個中國人漾起一些無邊的思緒,而這正是一個民族都懷有著的一種沉沉的情愫。
在閻安的陪同下我們來到了索有盛譽的黃河乾坤灣。他與我同年,出生在黃河岸邊的延川,是真正的黃河的兒子。艱苦的歲月讓他這個僻壤的山村的孩子充滿了走出去的渴望,奔流的河水也鼓動著他曾經(jīng)年輕的心懷,是那與大地同韻的心聲讓他終于吟唱出了篇篇激情的詩歌。而今天,佇立在黃河岸上,閻安仍是滿含著故土的深情,一直都獨自無語,我們也不由自主地沉浸到了其中。他說,游覽黃河除了可視的風(fēng)景之外,更多的還是要去默默地感受,那是一種站在黃河水邊靜觀而自得的切身體驗。我們沒有再攀緣而下去親近那黃色的河水,僅僅是遠遠的眺望就已經(jīng)讓我們完全的失語。
乾坤,是我們先祖對自然的認識,是把握世界的基本方法,是一種樸素的哲學(xué)觀念,他們在兩千年前就為我們欣喜地繪制出了太極的標識,如同一個召告人類的宣言,揭示了事物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和秘密。而眼前的乾坤灣,不知是一種物象的巧合,還是對于學(xué)理的天然印證,用五個連環(huán)的盤繞加強著先哲的邏輯,讓我們不得不為之驚嘆。
水在不斷的侵蝕著河岸,讓黃河流轉(zhuǎn)的線條更加的舒朗而圓潤,就像時光在不停地磨礪著日月,讓大地因滄桑而廣闊。天是峽谷的屋頂,山是谷體的骨骼,黃河是生靈的具像,涌動的流水則是生命延續(xù)的信息。
不知是浪帶起了風(fēng),還是風(fēng)吹開了浪。岸邊,風(fēng)起云卷,讓我們掩面難行。兩個年輕的畫師,支起畫板正在勾勒著眼前奇異的河川。身旁,營帳飄搖。遠遠地望去,好似尋幽的情侶在崖畔上小憩,一團紅色的影子,讓曠野憑添了些許靈動的生機與溫情。近處細看,畫完成了一半,乾坤灣的樣貌雖已躍然紙上,而神韻卻還尚未充滿。我不知道,他們提筆的一瞬,是否先已讀懂了畫模,是蠆真正領(lǐng)悟了黃河。我卻知道,這里不僅有大地的豪邁,也有歷史的蒼涼,同時更有自然的力量。豪邁要用廣焦的寬度表達,蒼涼要靠凝固的景深說明,而力量,需要憑借與時間對峙的巖石才能真正反映。
這時,兩支黑色的鳥兒從一側(cè)的崖畔飛入了我們凝視的河谷,并因氣流的多樣而起起落落地滑翔。正沉浸在這奇絕旖旎的風(fēng)光中而無語的黃海驚奇的自言自語道:是鷹。瞬即從冥想中回過神來后又接著說:哦,烏鴉。一直沒再做聲的閻安接過話來:即使是烏鴉,能從這里飛過也都變成了鷹。黃海一下子興奮了:閻老師說的好,我要把這句話寫到文字里變成我的話。由黃河誘發(fā)的就總是這般詩意的語言,而這種最不經(jīng)意的吐露卻又更加充滿了讓人想象的空間。
這里原本還有一處古渡,山巒間也應(yīng)是寨墻高筑,而如今,一條崎嶇的馬道仍是一樣地穿行其間,坍弛的堡壘讓我們還能依稀想見那個遙遠的商埠。耳邊駝鈴聲聲,眼前往事蕭瑟。我們踏著細碎如銅板狀的石礫,走上了這條古老的商路,而石礫密實的鋪陳倒顯得更為松軟,便款款地抹去了我們前行的腳力。遠遠的看過時,這些幾乎等大規(guī)整的石礫,還讓我誤以為是發(fā)現(xiàn)了暴露的在地殼裂變中隆起的海底世界,宛如億萬年前的貝類化石,或者珊瑚松碎的遺體,及至近處細看,才知道是風(fēng)化的巖體崩塌的顆粒?;牟菹侣懵兜膸r石仍有層層細密的斷痕,陣風(fēng)吹過便不斷的掉落,它的身體的內(nèi)質(zhì)早已完全的碎裂了。時間的力量展現(xiàn)的簡直讓我們觸目驚心,而古堡的歷史也就這樣被它完全地吞納。此時,我竟突然生出了些許的畏懼,想我血肉的軀體又能擔承多少日月的磨礪,好似這里就是一處時光的陷阱,再進一步就會如客幻一般迅速的憔悴、衰老、枯槁,仿佛也已經(jīng)看到了自己的華發(fā)正在漸次地褪色。我膽怯地不得不趕緊退縮了,遠遠地離開了這處極具震撼力的崖岸。
土崗鎮(zhèn)的山梁上刻滿了遠古的記憶,有史前文明的圖騰標記,有匈奴遺民的文字符號,也有依然完好的千年古窯。劉鄉(xiāng)長是一位難得的受過高等教育的地方官員,民俗村落的保護與開發(fā)完全展示了他年輕的活力,在這個僻遠的山村,留存住先民黃河岸邊生活的遺跡是一件只有文化人才會考慮與重視的問題。我除了敬佩,還更多了一份感激。敬佩他的魄力,也感激他的努力和堅持,讓我們得以還依然有幸能夠走進歷史的前身。
來的路甩開秀延河后就崎嶇難行,盤繞的山路讓暈車的人頗感不適,而返回時竟沒有了先前的顛簸。仍是黃河水般的彎轉(zhuǎn),也如乾坤一樣的圖形,一條忽明忽暗的山路,竟宛如無意之間走進了道家的世界,似乎世間惟有陰陽一直都在不停的變換。我們瞻仰了心中的圣河,接受了遠古哲學(xué)的洗禮,又歷經(jīng)了無數(shù)生死輪回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