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完全有理由說,古代的邯鄲是個出美女的地方。這里首先有羅敷這個絕世美女的故事為證。漢《樂府詩集》中的《陌上?!罚@樣來描寫羅敷之美:“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少年見羅敷,脫帽著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爆F(xiàn)代人議論女性愛用“回頭率”一詞,你說羅敷遭遇的該是多高的回頭率!簡直是一個人見人愛,人見人迷的尤物了。猶如英國之黛安娜,走到哪里都需要有大量警察來維持秩序,要不然一準(zhǔn)得亂套。
紅顏?zhàn)怨哦啾∶_敷的命運(yùn)如何?傳說她嫁給王仁為妻,“仁為趙王家令”?!胺蟪霾缮S谀吧?,趙王登臺見而悅之,因置酒欲奪焉?!边@可真是件麻煩事兒。馮夢龍《情史》講的故事是:“敷善彈箏,作《陌上?!分枰宰悦?,趙王乃止?!币磺赌吧仙!烦T,使趙王明白了羅敷很愛自己的夫婿,就此罷手,不再糾纏羅敷了。這種喜劇性的結(jié)局,留下的是一段趣話,使得后人有機(jī)會認(rèn)識一位古代絕色美女而已。但羅敷的故事在民間卻有另外一種版本,說羅敷唱完了《陌上?!罚w王仍然苦苦相逼,羅敷堅(jiān)不從命,縱身投潭而死。后人為紀(jì)念美女羅敷,將此潭改名為“羅敷潭”。這潭現(xiàn)今就在邯鄲市西北三十華里處。唐朝詩人李白曾到羅敷潭游覽,并寫下著名詩篇《五古·春游羅敷潭》。比較這兩種版本,我更傾向于接受后一種,即悲劇性的結(jié)局。“者易折,佼佼者易污”,似乎是千古不易之理。趙王之類的統(tǒng)治者貪婪成性,面對絕代佳人豈肯輕易罷手?想來羅敷既然不幸被趙王看中,除了以死抗?fàn)帲请y以逃脫其魔掌的。
我還想到另外一位女人,即秦始皇的母親。她沒有留下一個像樣的名字她和呂不韋在一起,名字是“姬”;后來被呂不韋當(dāng)禮物送給秦國公子子楚,生下嬴政(后來的秦始皇),被子楚立為“夫人”;以后做了三年王后,在秦莊襄王(當(dāng)年的子楚)死后又被尊為“太后”。史書稱她為“絕好善舞者”,因此被呂不韋看中。子楚見到她,也是“見而悅之”,隨即就請求呂不韋把這個女人讓給他??梢娺@位女人的姿色和魅力不同尋常,因?yàn)閰尾豁f畢竟是腰纏萬貫的大賈,子楚也畢竟是秦國的貴公子。
由歌姬而夫人而王后而太后,這女人算得上是命運(yùn)的寵兒。但細(xì)讀《史記·呂不韋列傳》,我們也不免為她悲哀。她的丈夫秦莊襄王即位三年就死掉了,也就是說,她年紀(jì)輕輕就獨(dú)守空房了。她是人,她是個年輕女人,她需要過一個普通女人的生活。她先是繼續(xù)和呂不韋私通,呂不韋后來害怕招來災(zāi)禍,就物色了一個男人冒充宦者送給她。她很愛這個男人,還為他生了兩個兒子。如果這是在民間,在封建禮法尚不嚴(yán)厲的戰(zhàn)國時代,實(shí)在算不得什么大事情。但作為一國之太后,她卻是在穢亂宮廷,果然,秦始皇殺了那男人,滅了那男人的九族,也殺掉了她為那男人所生的兩個兒子,并且“遷太后于雍”。我們無法想象,身為太后的這個女人在被迫離開王宮時,會是一副怎樣凄凄惶惶的心境,又會怎樣回憶自己從趙國到秦國那段戲劇性的經(jīng)歷。
無論民間女子還是宮廷女人,在男權(quán)社會里,總是很難獲得完整意義上的個人幸福。品味這些由美色造成的悲喜劇,可以讓我們感悟許多人生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