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雪峰(1903-1976),浙江義烏人。20世紀20年代初杭州湖畔詩社四詩人之一。1949年后曾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詩作除散見湖畔詩社書刊外,還著有詩集《雪峰的詩》等。
鳥兒出山去的時候,
我以一片花瓣放在它嘴里,
告訴那住在谷口的女郎,
說山里的花已開了。
直抒胸臆是一種寫詩的方式,托物寄情也是一種寫詩的方式。這后一種方式往往顯得含蓄蘊藉,耐人尋味,更有利于調動讀者的審美聯(lián)想,去對作品進行豐富、補充。
《山里的小詩》是馮雪峰湖畔時期的“少作”,少年詩人用的是托物寄情的方式。所托之物是“鳥兒”、“花瓣”,這兩個意象都含有兩性之愛的象征意味。鳥兒可做信使,在古典詩歌里“青鳥”經常充當捎書傳信的角色:“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被▋嚎蔀槊藉徽撌恰百浿陨炙帯边€是“遺之以杜若”,均系借花向異性表達愛慕思念之意。所以,當“鳥兒出山去的時候”,“我”托它銜“一片花瓣”捎給“住在谷口的女郎”?!芭伞笔恰拔摇奔那榈膶ο?,所寄之情當不外乎異性之間的愛慕之情?!罢f山里的花已經開了”,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對女郎發(fā)出進山賞花的委婉邀請;二是含蓄地提醒女郎花已開放,春已爛漫,但花開易謝,春光易逝,應該珍惜青春,莫負韶光。也就是唐人杜秋娘詩“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的意思。
以上都是我們從作品的表層語言意象之下讀出的深層潛信息,詩人并未一字說破。因為是在山里,遠離了擾擾紅塵,遠離了世俗污染,回歸大自然的人性,變得像山野的花瓣一樣純潔美麗。寄托在花瓣上的詩情,是純潔的極致,更是美麗的極致。
此詩的信息傳遞方式,示愛方式,邀請方式,均可為言情者借鑒。情詩也可以寫得如此純美超逸,不落跡象,真令人嘆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