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卮疬@個問題,很多人會說靈魂比肉體重要。如果有人說肉體重要,靈魂不重要,多俗??!行尸走肉,說的就是你這種人。如果這個問題出現(xiàn)在試卷上,你這么答,肯定是要被扣分的。這樣的答案,即使說給不識字的村夫蠶婦聽,他們也會覺得你不夠品位。心靈美,才值得歌頌。表揚你人好,就是說你的靈魂好。謙虛、大度、禮貌、有才、勇敢、善良,這些用來形容好人的好辭,幾乎都是關(guān)乎靈魂的。如果沒有了靈魂,光是肉體好看,最多也就是一個繡花枕頭。
事實真的是如此嗎?讓我們認真來想一想,我們?nèi)祟?,真是那么重視靈魂甚于肉體嗎?
先說人的生死。一個人如果靈魂死了,或者他把靈魂出賣掉了,會有人為他哭嗎?好像無所謂。但是,如果一個人的肉體質(zhì)量下降,事情就大了。一定會興師動眾,傾家蕩產(chǎn),放棄工作,放棄一切,目的就是為了搶救他的肉體。好像不關(guān)靈魂什么事。如果一個患了絕癥的人,你跟他談條件,讓他放棄靈魂,以換取即將消亡的肉體,我想這個買賣,肯定有人樂意做的。如果真有一個企業(yè)能經(jīng)營這種買賣,那么利潤一定能超過微軟公司。一個人丟了魂,最多讓他在家里吃閑飯。但要是他的肉體丟了,必定全家老小悲痛欲絕。不悲痛也會裝得十分悲痛。不管是對自己來說,還是對他人而言,顯然都是客觀上遠遠要把肉體看得比靈魂重要。不是一般的重要。
戀人之間,彼此思念,想得要死要活,苦的就是見不到對方。如果能見到對方,把對方的肉身抱在懷里,這思念之苦也就沒有了??嗑涂嘣谏眢w不在一起。這不又證明了肉體的重要嗎?愛情這東西,照例應該是精神的成分大于肉體的。如果不是這樣,也就不會有“情人眼里出西施”的說法了,也不會死心眼只愛張三,對李四卻怎么也沒有感覺了。一樣的異性,一樣的肉身,卻愛A而不愛B,不愛A之外的其他人,正說明了戀愛的精神性。但是,這樣精神性的活動,弄到后來,還是落實在肉體上。愛對方,就必須擁有對方。只有看見對方,拉著對方的手,把對方抱在懷里,直至用法律的枷鎖來固定住對方,才會感到滿足。為什么不讓靈魂飛來飛去呢?思念對方,靈魂飛過去就是了嘛!為什么結(jié)果還是要為肉身的不能占有而痛苦呢?一定要向單位請了假,坐了交通工具,費錢費時費力,把兩具肉身搬運到一起,才肯罷休。這難道就是戀人所標榜的“我的心只屬于你”嗎?說了半天,其實歸根到底,還是“我的身體屬于你”。
也許可以理解:肉身之皮不存,靈魂之毛將焉附?這樣解釋看起來是通的,是可以成為我們假裝重靈魂而實際重肉體的借口的。但是,再往深處想一想,其實還是站不住腳。還是以戀愛為例,你看看,世界上,古往今來,哪一顆愛美之心,愛的只是心靈,而不是肉身?人類的文化(比如歌頌戀人眼睛、嘴唇、細腰和酥胸的詩歌,記錄身體的繪畫和攝影),人類的商業(yè)(比如服裝、健身和整容都是身體的產(chǎn)業(yè),還有交通和餐飲——沒聽說過交通工具負責運載靈魂,也沒聽說過餐飲是為了解決精神饑渴),甚至人類的政治(據(jù)說老外選總統(tǒng),相貌對不起觀眾的,很難贏得大選——還真沒見過歪瓜裂棗的總統(tǒng)呢),都是以貌取人的。鐘樓怪人卡西莫多縱然擁有世上最美的靈魂,也還是沒有姑娘愿意嫁給他。難道說,相對丑陋的肉身,就不能成為美麗靈魂之載體了?
與其在懸崖上佇立千年,不如在愛人的肩頭痛哭一晚——這是舒婷的動人詩句。浪漫和實惠,我們也許會選擇后者。但我們嘴上往往不會這么說,因為靈魂是至高無上的呀!
選自《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