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是高效經(jīng)濟(jì)作物,植株高大,喜光照充足,耐高溫。旱半夏是名貴藥材,植株矮小,喜溫和濕潤氣候,耐蔭蔽。二者的生育特征、生長習(xí)性適宜共生,可需求互補(bǔ)。
選擇肥沃、地勢較高的田塊,3月初667平方米(1畝)施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1000公斤(或餅肥150公斤)、三元復(fù)合肥75公斤,耕整耙平,開寬2.1米的廂溝,將旱半夏種條播田間(行距20厘米、株距5厘米),用金都爾封閉藥噴霧,封閉田面,3月底可出苗。4月初做棉花營養(yǎng)缽育苗,5月初移栽,每廂栽兩行棉苗,株距60~70厘米,667平方米栽1000株左右。這時的旱半夏已生長茂盛,能給棉苗擋風(fēng)御寒,田間墑情也好,棉苗生長迅速,半個月就超過了旱半夏植株的高度。
田間不中耕,不鋤劃,禾本科雜草用“蓋草能”噴霧防治,闊葉雜草用手拔。棉株用溝土稍培一下,待棉株高大后,互相支撐就不會倒伏了。
旱半夏耐寒不耐高溫,春秋兩季適合旱半夏生長,夏季7、8月高溫旱半夏倒苗,生長停止。
9月份棉花高大的植株、肥厚的葉片覆蓋了整塊田間,棉田下面一片蔭蔽,小氣候涼爽,旱半夏第二次生長開始。隨著棉株的老熟、棉花的采摘、老葉的脫落,田間光照逐漸擴(kuò)大,旱半夏第二次生長良好。棉田套種旱半夏,不種夏季作物(可種冬季和早春蔬菜),棉株可推遲到11月底或12月拔稈,讓晚秋桃全部成熟。冬閑或早春采挖旱半夏,選大留小,第二年自行繁衍,不用再下種。
棉田套種旱半夏,棉苗可提前15~20天移栽,推遲30~40天拔稈,可使棉花增產(chǎn)2~3成。棉田蔭蔽涼爽的小氣候,也可以使旱半夏延長生長期,增加產(chǎn)量。管理得好,一般667平方米可產(chǎn)籽棉300~350公斤、旱半夏150公斤,按現(xiàn)在市場行情,籽棉每公斤5~6元,旱半夏每公斤55~60元,產(chǎn)值可過萬元。(湖北省潛江市高石碑鎮(zhèn)來麟村 杜禮元 郵編:43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