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fā)生在我讀中學(xué)四年級的時候。那是一個秋天,學(xué)校組織我們年級參加一次為期四天的集體旅行,從東京開始,沿著日光大道到是尾山地。學(xué)校通知我們必須在早晨六點半趕到上野火車站集合。
那天的天氣不怎么好,是個陰天。我趕到火車站的時候還早,只有我們班的兩三位同學(xué)等在候車室里。我們彼此打過招呼,然后就像往常一樣,開始嘰嘰喳喳地叫嚷起來。
我們都才十多歲,正處在喜歡表現(xiàn)自己的年齡。從大伙嘴里冒出的句子就像急流噴涌,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很了不起,大談自己對旅行的渴望,并對老師評頭論足。
在同學(xué)當中,一位名叫野原的男生最為活躍。這時,野原注意到坐在他旁邊的一個人正在看報,這人腳上穿的皮鞋在腳趾處破了幾個小洞。那時有種叫“麥克金利”的新款皮鞋,所以野原把那人的鞋子叫做“裂縫金利”。大伙頓時哄笑起來。
“裂縫金利,簡直太形象了!”
經(jīng)野原這么一說,大伙都來了興致,于是,我們開始拿進出候車室的人們開玩笑,說上一通東京中學(xué)的男生所能想到的任何刻薄話。在我們中間,說話最尖酸,也最有幽默感的,還得算野原。
“野原!看,店主的老婆在那兒!”
“她的臉像一條懷孕的河豚魚。”
“守門人也在那里,野原,你看他像什么?”
“那家伙的兩條腿活像是圓規(guī)?!?/p>
后來,我們有人注意到,一個長相奇特的男人正站在火車時刻表前,仔細查看上面的數(shù)字。他穿著一件貍肝色的外套,兩條紡錘形的細腿包裹在一條灰色寬條褲子里,他明顯上了年紀,雜亂而黏糊糊的花白頭發(fā)從寬邊帽下露出來。他所有的裝束和舉止活脫脫像是從雜志上剪下來的漫畫人物。
那個發(fā)現(xiàn)這個惡作劇新笑料的同學(xué)高興極了,聳起他的肩膀笑著推了推野原的手臂。
“嗨,那個家伙怎么樣?”
于是,我們便都去看那個男人。他站著,微微駝著背,正對照時刻表上的數(shù)字,不住地看著懷表。從他臉上的輪廓,我馬上認出那是野原的父親。而我們班沒有別人知道這件事。他們都等著野原把這人丑化一番,好大笑一通。
正當我要告訴他們那是野原的父親時,我聽到野原說話了。
“他?他像是倫敦街頭的叫花子?!?/p>
于是,大伙又是一陣哄笑。有些同學(xué)甚至開始夸張地模仿他父親的姿態(tài)。
“這個稱呼對他簡直是太合適了!”
“看!看他那樣子,真是滑稽。”
每個人都大聲地笑起來。
火車站在多云的天氣里變得有點兒昏暗,盡管現(xiàn)在還是黎明。
后來我才知道,野原的父親在大學(xué)的醫(yī)務(wù)室工作,那天他在去上班的途中,特地繞道來火車站看他兒子去旅游。他事先沒有告訴野原他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