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4日,日本黑幫大量“擴招”臨時工。黑幫組織在日本并不違法,雖然日本的黑幫與世界上所有國家的黑社會一樣都是通過從事非法活動獲得利益的犯罪組織,但是日本的黑幫也有它獨自的特點。
其一,為俠不俠。日本的黑幫組織通稱“暴力團”,是由江戶時代和明治時代的“任俠道”演變而來的,“任俠道”的宗旨是“扶弱懲強”“行俠仗義”,他們雖然也賭博聚財,但是決不向平民百姓出手,所以當時對維護治安起過積極作用。隨著日本近代國家體制的日趨完善,“任俠道”逐漸衰退并被稱為“極道”,早已失去了原來的理念,墮落成不擇手段的“暴力團”,老百姓則稱他們?yōu)椤把缼祀s”,意思是流氓、無賴,有人譏諷他們是“算盤牙庫雜”,因為從事違法經營活動。
其二,為黑不黑?,F(xiàn)在,日本共有大大小小300多個暴力團,總人數據估計有3萬多人(因為他們有正式成員和準成員之分,也有人認為有8萬多人),其中,山口組、住吉會和稻川會是日本三大暴力團,這三家占日本黑幫勢力總人數的76%。
日本的暴力團也和其他國家的黑社會一樣通過走私、販毒、賭博等手段獲得資金,但是自從1992年日本制定了“反集團犯罪法”以來,暴力團的活動空間被擠壓,于是,他們也不得不考慮擴大其原來的“正經生意”。比如,有的暴力團開始將不法收入投入股票市場,企圖通過合法手段擴大活動獲得利潤。這種黑中帶白的活動,使正經企業(yè)也在利益驅動下與他們發(fā)生了扯不清的關系。
其三,為白不白。日本并沒有在法律上取締暴力團,因為警方認為暴力團有其歷史淵源,不可能徹底根絕,強制取締的結果會使他們轉入地下,變得更難對付。根據1993年制定的“暴力團對策法”,日本共認定了21個暴力團,被稱為“指定暴力團”,并規(guī)定了15種行為是非法行為,警方必須及時實行干預。
“指定暴力團”當然是指那些惡性暴力組織,他們的被指定,意味著他們上了警察的“黑名單”,便于掌控,警察可以及時對他們的行為發(fā)出停止命令。不過,這樣一來就出現(xiàn)了一個奇特的現(xiàn)象,暴力團組織可以公開設立事務所,還堂堂正正地把事務所的牌子掛在大門口,形成了一道日本獨特的風景線。
暴力團由黑轉白,還有更深層的原因。美國占領日本后,也曾利用黑社會,,所以對之睜一眼閉一眼。前首相岸信介也與暴力團有染,1960年爆發(fā)反美學潮時,苦于警力不足,他通過右翼領袖兒玉譽大夫求助過暴力團。據說,岸信介在1986年住友銀行吞并和平銀行的活動中也暗中借助了暴力團稻川會的力量。
黑社會的存在也許就像頭皮屑,不會因為洗一次頭就根絕。而日本暴力團的“黑白相間”現(xiàn)象也許不為日本所獨有,因為在任何社會,“白”社會的無力,必然帶來黑社會的“補充”。但有一點是明確的,那就是只有不斷梳洗才能保持一定程度的清潔。當然,總體來說,日本的“牙庫雜”大致還是處于警方的掌控之中的。
摘自《新京報》2008年2月24日
編輯 王文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