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昱瑩
你和朋友會因為錢而吵架嗎?只要多一個“寫下來”的步驟、多一些處理上的圓融技巧與原則,就能避免這樣的情況發(fā)生。
以下兩種情況,你會選擇哪一個:得到流行性重感冒,還是借錢給親朋好友?美國《錢》雜志(Money)曾針對800多位民眾做了調查,竟有高達2/3的美國人認為,他們寧愿選擇前者。
根據《錢》指出,有66%的美國人承認與親朋好友有金錢往來上的問題;更有高達80%的人相信,把友情搞砸的最好方法,就是借對方錢。
在重視“情面”的中國社會里,“情義”或“信任”的道德壓力,往往會讓一個“不”字卡在喉嚨、難以回絕對方,該怎么不傷情面、又保住友誼?
本文以三個一般人常會遇到的困境,分析金錢與友情的思考智慧。
Q:好友開口借錢,要借嗎?
麗紅又來向慧媚借錢了,這已經是這個月以來的第二次,而且每次一借都是1萬元,讓慧媚十分為難。一邊是多年好友,一邊是辛辛苦苦存的血汗錢;不借不夠意思,借了又怕影響自己的財務規(guī)劃,她該怎么辦?
A:再好的朋友也要約法三章
救急不救窮、寫下借據、別讓對方有機可趁
“我會先看交情,如果交情好就借?!便y行經理孫可基有幾次借錢給朋友的經驗。因為不好意思拒絕,只要金額不大,他大都會答應。
然而,因為清楚知道自己借錢底限,如果對方信用不佳,雖然交情很好,他也只會借出金額的一半,或是更少?!罢娴慕枇?,我就會打算那筆錢要不回來。”調整心態(tài)后,借出去的錢就不會讓自己感到不安?!敖枇瞬贿€,我反而很高興?!彼璐丝辞逡粋€朋友值不值得交往,而且對方在理虧之下,以后自然不會再向他借錢。
能夠不在意失去友情和金錢的人,還是少數。在外商銀行工作的陳小姐,就對曾拒絕借錢給往日上司而耿耿于懷。
有一天,她接到前上司來電,聲稱因為投資急需一筆錢:“沒關系,你借我多少錢都可以?!?/p>
“當時心中非常掙扎,畢竟他曾經非常提攜我?!标愋〗阏f,但又因為對方一句“借多少都可以”,讓她擔心對方的資金缺口比她所想的還要大。
只是當時她剛從國外念書回來,真的沒有閑錢?!昂髞硇U難過的,因為在他需要幫助的時候拒絕他,我覺得自己很殘忍?!边@段友情也因為自己認為愧對上司,且不再主動聯(lián)絡下而失去。
但她還是認為借錢是“救急不救窮”,對方如果有財務黑洞,幫了他可能會害到自己。甚至轉嫁到家人身上。
“借錢給別人最好寫下借據?!睂O可基建議。在借據上注明為何借錢、何時歸還等等,確定雙方對于這個契約有共識,排除因為沒有白紙黑字而產生誤解的機會。如果擔心對方避不見面,甚至可以簽下“保管條”,注明“某時間、某人將多少錢托給誰保管”,一旦對方不還錢,就會形成“侵占”,而吃上刑事官司,且仍可要求對方附帶民事賠償。
有時候借錢給朋友,是出于一種信任,你相信他跟你借錢時的說辭,也相信他會盡快還錢。不過,如果碰上那種老是“不小心”忘記還錢的朋友,該怎么溝通?
在企管顧問公司工作的陳幼平有自己的應對方法?!安灰屗袡C會欠錢?!标愑灼秸f,她和這類型的朋友出門,都只會帶足夠付自己部分的錢:“不要有金錢往來,就能繼續(xù)當朋友?!?/p>
Q:朋友找我作保,好嗎?
杰侖急需向銀行借一筆錢,找上唯一好友伊玲當他的保人,心急的他甚至說出:“借不到錢只有死路一條?!钡亮崧犝f,當保人通常不會有好下場,她該答應杰侖嗎?
A:交情再好。也不要作保
理性衡量得失、別為了友誼拖垮自己
“絕對不要當保人!”孫可基正色說,其實當保人就等于是借一筆錢給對方了:“既然你沒錢借,更何況替人作保?!?/p>
一旦簽字蓋章,這筆債務就是你的永久責任,如果對方債務是循環(huán)式的,你的責任就永遠拋不掉,最后拖累的不只是自己,更可能是整個家庭。
1981年次的郭振茂,因為在金融業(yè)工作,對于自己的信用狀況十分在意。所以當朋友因求職需要找他作保時,他猶豫了好幾天,“畢竟他只是為了工作,而不是借貸”。
但在理性分析朋友的家庭背景(父母離異,不容易找到人),以及朋友的工作性質(常常需要經手龐大金額)后,“如果他真的卷款潛逃,可能很難找到他”。于是他拒絕了朋友的請求,即使對方和他有10年以上的交情。幸好對方能理解,兩人也還能繼續(xù)當朋友。
Q:朋友合伙創(chuàng)業(yè),適合嗎?
合伙開一家溫馨的咖啡店,是小芬與小娟長久以來的夢想,如今終于實現(xiàn)。只是,不拘小節(jié)的小芬,常常招待客人東西,這讓在意經營成本的小娟逐漸感到不滿。
A:創(chuàng)業(yè)前,詳列權利義務
丑話說前頭、分工要均衡、尊重彼此專業(yè)
“朋友合伙創(chuàng)業(yè)能撐過3年的,已經很了不起?!眲?chuàng)業(yè)管理顧問張庭庭輔導過許多人微型創(chuàng)業(yè),在她的經驗中,10組合伙創(chuàng)業(yè)的例子,成功的不會超過兩組。
朋友一起創(chuàng)業(yè)真有那么困難?
張庭庭說,朋友之間平常見解不同無所謂,一旦牽涉經營管理便會不一樣。例如價值觀不同:一方想圓夢、一方想賺錢,就會造成歧異。
“錢”的問題也是其中之一。“朋友合伙創(chuàng)業(yè),共苦容易同甘難?!彼铝伺?,會有問題多半在賺錢后,因為雙方對錢的處理有差異,例如獲利怎么分、公司盈余要拿來繼續(xù)投資還是存起來,都有不同看法?!皶袉栴},都是因為沒有白紙黑字寫下來?!彪p方立場不同,各自解讀之下,歧見因而產生。
張庭庭表示,朋友合伙創(chuàng)業(yè)不是不可以,但權利義務要先寫清楚。從網絡發(fā)跡創(chuàng)立飾品設計品牌“享給”的陸啟萍與王思萍,是值得參考的案例。兩個合伙創(chuàng)業(yè)的女生,在創(chuàng)業(yè)之初就按照出資金額劃分股權,并在權利書上注明利潤如何分配、銷售額多少比例給設計師等等,“寧愿丑話先說在前面,將權利義務都具體條例,才能長久?!蓖跛计颊f,如果出現(xiàn)當初沒有設想到的情形,也會經過討論再行動。創(chuàng)立一年多下來,兩個人從未為錢吵架。
除此之外,很重要的一點是合伙人的股份不要均分。張庭庭說,股權各半通常不會有人負責,所以有一方的股權要多一些,萬一合伙不成,可以由大股份的人將事業(yè)扛下來。
再者,分工要均衡。例如王思萍主外,掌管營銷;陸啟萍主內,負責設計?;パa性強,彼此也不干涉對方專業(yè),才能持續(xù)至今。
朋友之間,只要厘清權利義務關系,就不會因為錢而傷了感情。親兄弟都要明算賬了,更何況是朋友呢?
海外星云 2008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