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去年就買了車,買了房,表面上很風光,但實際上我只是一個“負”婆。我和老公常感嘆“超前消費”讓我們變成了貧民。
我是青島人,建筑設計師,老公是廣告設計師。
2003年年初,我和老公月收入總計10200元,是2002年的1.5倍,圓滿完成了畢業(yè)后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剛跨進“萬元戶”的我們把原來住的那套老房子賣了,用賣房的錢付了首付和裝修款,買了一套104平米的大房子,這樣也方便將來我生了孩子后父母過來照顧。考慮到我們兩個人的工資都會逐步上升,于是選擇了7成15年按揭,月供3200元。
如果僅僅是月供3200元,那對我們來說,還是很輕松的,但是老公腦袋一熱,自作主張買了一輛車后,我們就徹底淪落成“都市負翁”了。
在我們搬進新家的第十一天,老公就把一輛愛麗舍轎車開回了家,還振振有詞,“我們又不是供不起這車,你看人家王新家,工資沒我們高都買了一輛桑塔納,我們當然要比他強?,F(xiàn)在我可以每天送你上下班,舒服吧!”
我怒火中燒,劈頭蓋臉地就向老公罵去:“你買了車,你炫耀了,現(xiàn)在我們欠了一屁股的債,你高興了!我看你怎么還!”我唰唰撕下幾張紙,開始給老公算賬:收入每月10200元;支出中,房屋按揭每月需付3200元、汽車貸款每月需付3100元、每月給父母1000元、生活費1500元、額外開銷500元、養(yǎng)車費用1500元,最終余額是負600元,買車向他父親借了4萬元。
另外,我都27歲了,計劃在兩年之內生小孩,現(xiàn)在被老公這樣一胡來,高齡產婦我是做定了?!澳銖念^到尾都沒有為我考慮過,你自己和你的車子過日子去吧!”當天晚上我就回了娘家。
畢竟我和老公已相處7年了,我的脾氣他摸得一清二楚,在老公一番甜言蜜語之后,我一邊罵自己沒出息,一邊乖乖地跟著他回了家。
為了徹底翻身,我和老公趕緊商量對策。翻身的技巧無非兩點:開源、節(jié)流。
首先是節(jié)流:將每月的生活費壓縮到1000元左右,出門坐公共汽車,盡量在家吃飯;老公的煙、酒等額外開銷砍掉70%,順帶幫助他戒煙;給父母說明情況,暫時停止給他們零用錢;在小區(qū)里找順路的人搭車分攤油費。這樣下來,理論上每月可以省下1550元。
其次是開源:我和老公利用業(yè)余時間出去兼職,每月應該可以賺到4000元左右。老公父親那邊的欠款,只有暫時先欠著了。
父母那邊的事情很快就說好了,當他們知道我們是為生孩子進行理財時,立即不讓我們再給他們零用錢;那4萬元也不讓還了,說是預存了孩子的奶粉錢。
為了嚴格實施家庭開支計劃,我專門安裝了一套家庭賬務管理軟件,每天記賬,如食品開支、水電氣費、應納稅款、外出就餐、信用卡和其他各種銀行服務的手續(xù)費等,不要小看這些開支,雖然每項很少,但累計起來也是挺大的數(shù)額。我還把家里的資產(存款、國債、股票等有價證券)及負債(如購房貸款、欠父母、朋友的錢)在軟件中一一列出,做到心中有數(shù)。發(fā)工資的第一個周末,我和老公兩個人會拿著工資條一項一項的安排該月的開支。
由于當時我們已經是高負債家庭,必須注意保障,所以我為我和老公各買了一份10萬元的重大疾病險和一份兩萬元的附加意外傷害險,一年花費1126元,這樣,我們每月大概還可以剩下5200元左右。
上班自帶飯菜;買東西時先想“花這錢值不值得”;出商場核對所有的收據(jù),成為我們生活里“開門三件事”,我仿佛又回到了大學讀書的時候,一分錢都要掰成兩份用。老公說幸好我是一個“摳門老婆”,不然我們的小日子會過得很凄慘。
2003年11月,在我和我老公商量之后,我用我們省吃儉用存下的1萬元購買了錢投資記帳式國債。因為記賬式國債比較穩(wěn)定,風險小,操作性強,容易進入和退出,即使產生損失也能承擔。我一般選擇購進新發(fā)行的國債,在買后一個月左右賣掉,每次都能保證2.2%左右的收益率。每次賣出后,我都會添進收益和新存的錢,繼續(xù)交易。到2004年11月,我已經累積了68400元,投資回報率遠超過銀行存款利率。
現(xiàn)在,由于老公的工作表現(xiàn)不錯,加了薪水,這樣我們每月的家庭收入保持在14000元左右。我已經在家休妊娠假,手中的資金也有了近10萬元,足夠我和寶寶無憂地生活一段時間了。我們終于翻了身,再也不是“都市負翁”了。
經過這次“翻身戰(zhàn)役”,老公花錢也知道收斂了,也不再因為要面子而胡亂買東西,現(xiàn)在他經常自己夸自己是為勤儉持家的模范丈夫。(編輯/君悅 插圖/Cof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