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俄勒岡州紐波特海灣的一個小鎮(zhèn)上,人們仿佛過著遠離塵世的生活,除了海浪撲向海岸的聲音,其他的一切都沉睡著。沒有搖滾,沒有“嬉皮”,沒有“朋克”,一切來自大城市的污染都沒有。
科利爾和莎莉斯決定在這里開設旅館。
這無疑是一個冒險的舉動。當?shù)匾延械穆灭^,客人寥寥無幾,來小鎮(zhèn)辦事的人大都住在政府開辦的招待所里。朋友和親人都這樣認為:他們簡直瘋了。
但是,8年后,科利爾和莎莉斯開的這家名為“西里維亞·貝奇”的旅館,生意紅火得讓人眼饞。每年有數(shù)以萬計的游客在這里下榻,小鎮(zhèn)也因此人氣漸旺,但寧靜依然。
科利爾和莎莉斯是如何把游客們吸引來的呢?謎底是——小說。
開辦“小說旅館”
八年前,科利爾和莎莉斯還在俄勒岡州的一家大酒店里供職。在工作中他們發(fā)現(xiàn),很多人在俄勒岡旅游之余,不愿去酒店里的酒吧、賭場、健身房,也不喜歡看電影、電視,而是愿意靜下心來在房間里看書。時常有游客問科利爾,酒店里能不能提供一些世界名著?酒店里沒有,愛看小說的科利爾只好用自己的書滿足他們。
問的人多了,科利爾就留心起來。
一段時間后,他發(fā)現(xiàn)這一消費群體相當龐大?,F(xiàn)代社會壓力極容易讓人浮躁,人們強烈地要求釋放自己。有的人就去酒吧找瘋狂,去賭場尋刺激。而另一部分人則偏愛尋一方靜地,讓自己遠離一切煩惱與壓力,看書就是他們選擇的一種最好方式。開一家專門針對這類人群的旅館,是否可行呢?
科利爾在一次閑聊中把這個想法對莎莉斯說了。沒想到莎莉斯早就注意到這種現(xiàn)象了,兩人一拍即合,決定合伙開一家“小說旅館”。
為了安靜,他們選擇了紐波特海灣這個偏僻的小鎮(zhèn),設客房20套,房間里沒有電視,旅館內(nèi)也沒有酒吧、賭場、健身房,連游泳池都沒有。
特殊旅館特別布置
落日的余暉映紅了沿海公路,這是通往小鎮(zhèn)的唯一通道?!?07”電影中邦德的扮演者布魯斯南,駕駛著被紅光籠罩的汽車沿公路行駛著,仿佛正在接受洗禮。然后,他穿過一片寂靜的森林,感覺又好像進入一個天然的“清心場”,最后在綠樹掩映的“西里維亞·貝奇”旅館門前停下了。
他走進旅館,服務小姐遞來一張手寫式的房價表。這里所有房間都沒有編號,每一套房都是以一位著名作家或聞名于世的小說主人公的名字來命名。布魯斯南訂了一間“福爾摩斯”客房后,服務人員給了他一只書簽,它也是鑰匙牌。
打開房門,讓他驚訝的是房間的布置似乎與福爾摩斯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衣帽架上掛著的那頂圓筒狀的帽子和黑色的披風以及桌子上放著的大煙斗,讓他以為這位馳名世界的神探好像剛剛從這里出去,因為煙斗還在冒著煙。
他忽然覺得自己是個來訪者。當他翻看小說《福爾摩斯》時,又產(chǎn)生了一種自己正在與福爾摩斯討論案情的感覺。
這就是科利爾和莎莉斯想要達到的目的。
在“海明威”客房中,人們可以看到旭日初升的景象,通過房間中的一架殘舊的打字機和掛在墻壁上的一只羚羊頭,人們馬上就會想到海明威的小說《老人與?!?、《戰(zhàn)地鐘聲》里動人的情節(jié),那種舒適的感受也許會讓人終身難忘。
與書店合作攬客
令人大惑不解的是,他們的旅館剛投入使用,游客就與日俱增。原來,科利爾和莎莉斯在布置旅館的同時,就早已開始了攬客工作。
既然是小說旅館,顧客群自然就是與書結緣的人。為了廣泛接觸這些人,他們在俄勒岡州開了一家書店。凡來書店購書的人,都可獲得一份小說旅館的介紹和一張開業(yè)打折卡。許多人在看了這份介紹后,就被這家奇特的旅館吸引住了,當即就預訂了房間。
為了擴大客源,莎莉斯還與其他書店聯(lián)系,希望他們在售書時,也附上一張小說旅館的介紹。這種方法一直持續(xù)到現(xiàn)在,為旅館贏得了穩(wěn)定的客源。
如今,入住小說旅館的房客必須是書店組織的書友會會員,持會員卡才能預訂房間。(編輯:張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