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聽雨閣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笔藲q,為什么吟詠如此愁緒滿懷的悲歌?只是感慨歲月易逝罷了。我們站在時間的盡頭,駐足回頭,一路的青澀年華在指縫間滑落,然后飄走。悲傷亦或悲涼,都在堅守中遺忘。于是,我對十八歲充滿了仰望。
十八歲的仰望,仰望斑斕的色彩。聞一多說:“生命是張沒有價值的白紙,自從綠給了我發(fā)展,紅給了我熱情,黃教我以忠義,藍教我以純高,粉賜我以希望,灰賜我以憂傷……從此以后,我便溺愛我的生命,愛她斑斕的色彩。”也許,青春便是手握色彩之筆的天才,在我們生命的版圖上盡情圖繪。她有她輕快的手筆,描繪青春的勃然生機;她有她穩(wěn)重的手筆,勾勒十八歲成熟的責任;她有她飛快的動作,追求那叫做青春的瀟灑;她有她緩慢的動作,欣賞那溢滿人生的芳華。手握器材之筆的十八歲。你象征斑斕,你象征美好。十八歲的仰望,是一種向往。
十八歲的仰望,仰望奇妙的聲音。十八歲。不屬于死寂;十八歲,充滿著神奇。十八歲的我,會追求那奇妙的自然之音,它們有的如錦瑟五十弦哀婉凄涼,有的如琵琶銅鑼鏗鏘有力,有的如長笛洞簫婉轉悠揚。也許,十八歲的季節(jié)本就屬于一場音樂盛宴。在十八歲的追尋中,在十八歲的舞臺上,我們會有像《命運交響曲》一樣激昂不屈,會有《十面埋伏》一樣的緊張鏗鏘,會有《雨過河泉》的輕快舒暢,甚至會有《二泉映月》的哀傷凄涼……異彩的音樂形式,便是我們那五彩斑斕的十八歲。十八歲的仰望,是一種追求。
十八歲的仰望,仰望不落的豪情。十八歲,如奔騰大海激情四射;十八歲,如發(fā)酵烈酒傲氣襲人;十八歲,永立青云立志;十八歲,堅信舍我其誰;十八歲,我們沖破地平線,躍上社會的天空,光芒四射;十八歲,我們掙脫向心力,沖向宇宙,一展雄風;十八歲,雄心志四海,心事當拿云。十八歲的仰望,是一種奮進。
十八歲的仰望,仰望嶄新的自我。十八歲,是一面玻璃,我們終要撞碎它,然后抖落身上的碎片,血肉模糊之后,開始一個完全不同的人生。也許十八歲的歷程便是一個煉獄的過程。我們經(jīng)受著各種考驗,但我們知道“千磨萬擊還堅勁”,我們面臨著重重困難,但我們知道“寶劍鋒從磨礪出”;我們經(jīng)歷著命運的寂寞,但我們知道“天生我材必有用”。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仰望十八歲,做那欲火重生的鳳凰。十八歲的仰望是一種超越。
溶溶月,淡淡風,十八歲,盡享自然之甜美;山之高,地之闊,十八歲,盡覽天地之廣博;生命不止,十八歲,永遠與拼搏為友;迎風歷雨,鏗鏘堅韌,十八歲,永遠與頑強為伴。
河北省衡水中學318班(0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