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中三元”,《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比喻在三次考試或比賽中連續(xù)得勝,或在一項比賽中三次取得成功?!鄙鋼羧邪行?,射門三入球框,作品三次獲獎,考試三番高中……只要連續(xù)三次取得最佳成績,皆可稱“連中三元”。這個詞的語源可以追溯至宋代。宋趙升《朝野類要·舉業(yè)》:“解試、省試并為魁者,謂之雙元;若又為殿魁者,謂之三元?!薄睹魇贰みx舉志二》:“三試第一,士人艷稱為三元?!笨芍叭笔莿俪觥盃钤钡拿婪Q。
從隋唐實行科舉制度以來,嚴(yán)格意義上的科舉三級考試始于宋代,至明清臻于完善。明清知識分子要躋身仕途,必須參加科舉考試。首先以童生身份參加由省學(xué)府主持的院試,考中以后稱秀才,只有秀才方可參加以后的正式考試。
科舉考試共分三級。首先是鄉(xiāng)試,三年一次,在省城舉行,考中者稱舉人。舉人中的第一名稱為解元。然后是會試,會試由禮部主持,時間在鄉(xiāng)試后的次年春天。參加會試者須有舉人資格。會試第一名稱為會元。最高一級考試是殿試。殿試常由皇帝任主考官,故又稱廷試。殿試合格者稱進士。進士又分一、二、三甲,一甲僅三人: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所謂“連中三元”,便是在三級考試中連中解元、會元、狀元者。既要第一,又要連中,難度極高。宋代以降,能“連中三元”者不過十?dāng)?shù)人而已。
宋代確立了科舉考試的地方、禮部、殿試三級考試制。真正符合要求的“三元”,只能始于宋代。然而,北宋的一些著名文學(xué)家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三蘇”等,均與“三元”無緣。
歷史上第一位“三元”宋太宗淳化三年(992)汝陽人孫何,在開封府解試,禮部試和殿試中均列第一。孫何曾任兩浙轉(zhuǎn)運史,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記載:“孫何帥錢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詞贈之?!北彼卧~人柳永這首成名之作就是獻給孫何的。詞作描寫了這位地方大員的風(fēng)流倜儻和赫赫聲威:
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北宋最有名的“三元”是王曾,王曾以青州解元身份應(yīng)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試,經(jīng)皇帝御定為一甲一名。王曾在禮部試所作《有教無類賦》和殿試所作《有物混成賦》堪稱模范考卷,長期被人傳誦。王曾位至宰相,為北宋名臣,是“三元”中的佼佼者。
元代只有王宗哲(字元舉)一位“三元”。然此人卻被視為大節(jié)有虧,有負(fù)“三元”美譽。陶宗儀《南村輟耕錄》有《吊四狀元詩》:
四榜狀元逢此日,他年公論定難逃。
空令太守提三尺,不見元戎用六韜。
元舉何如兼善死,公平爭似子威高。
世間多少偷生者,黃甲由來出俊髦。
此詩品評元代四位狀元。元至正八年(1348)“三元”、湖廣僉憲王宗哲棄城而逃,比起其他三位狀元品節(jié)大大不如。泰不華(字兼善)戰(zhàn)死沙場,李黻(字子威)守城殉難,李齊(字公平)沒于禍亂:三位狀元死有名節(jié)。只有頂藏“三元”桂冠的王宗哲貪生怯死不足稱道。
有明一代二百余年中,得到“三元”頭銜的只有南直隸貴池人黃觀、浙江淳安人商輅。這兩位“三元”與明代兩次重大事變關(guān)系密切。
黃觀是以國子監(jiān)生員身份參加洪武二十四年(1391)會試,連中會元、狀元的。黃觀先在國子監(jiān)選拔考試中名列第一,雖無解元之名,卻有解元之實,故后人也以“三元”稱之。黃觀全家為建文帝殉難,其品節(jié)足為“三元”之稱生輝。后來鄉(xiāng)人建祠紀(jì)念他,楹聯(lián)曰:
兩榜掄魁,毫端灑不盡忠肝義膽,想到江上勤王,獨往獨來天地暗
一門殉節(jié),波影留得住貞魂烈魄,說起橋邊從事,同聲同氣鬼神驚
商輅正統(tǒng)十年(1445)成為“三元”?!巴聊局儭卑l(fā)生,景泰帝監(jiān)國,商輅入閣,力斥南遷之議,終景泰年間,商輅以為人正直,處事持重為人稱道。天順復(fù)辟,被削職為民。成化三年(1467)復(fù)入閣為首輔,請復(fù)景泰帝號,多有善政于民?!百┵┦亓x,粹然一出于正”。商輅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狀元宰相,沒有辜負(fù)“三元”這個最輝煌的稱號。
清朝第一個“三元”是長州人錢棨。乾隆四十六年(1781)錢綮連中會元、狀元。錢棨的座主是“性靈派”著名詩人翁方綱,錢綮之事功學(xué)問比起乃師大為遜色。
清朝第二個“三元”是廣西臨桂人陳繼昌。陳繼昌是嘉慶二十五年(1820)狀元。殿試時,陳繼昌身體欠佳,敷衍完卷。只因閱卷大臣見陳繼昌已是解元和會元,考慮歷來“三元”太少。便薦拔陳繼昌為“三元”。所以,陳繼昌的“三元”頭銜不靠才氣靠運氣。后來其人的事功和學(xué)問果然很是一般。此后直到光緒三十一年(1905)廢除科舉,再也無人中過“三元”。陳繼昌也就成了科舉史上最后一位“三元”。
“三元”已是曠代少見,中國科舉史上居然還出過一位鮮為人知的“四元”。原來金代前期曾有很長一段時期科舉分鄉(xiāng)、府、省、殿四級考試,于是,奇跡般的出了一個連中“四元”的孟宗獻,皇帝破例授予“從六品”之銜。這位“四元”出仕不久即一命嗚呼,沒有留下足以彪炳史冊的功績,僅是徒有虛名而已。
江蘇省南通市第三中學(xué)(22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