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不算老,九十年尚小,人生過百歲,風光無限好”。這是文化名人廖沫沙的風趣詩。我今年正好80歲,自我感到“不算老”:近期目標是90歲,長遠目標超百歲,達到“無限好”的境地。前幾天工作單位為我舉行了80大壽的慶祝宴會,會后我來了個自我總結,概括起來就是:想長壽樂——快樂一生;吃長壽飯——科學飲食:走長壽路一動靜結合:做長壽事——奉獻自我。
想長壽樂人到80想些什么?想死,沒出息,越想越倒霉;想活,而且要好好地活下去。要好好地活,就要:①有個寬廣的胸懷。古人云:“將軍額頭能跑馬,宰相肚里跑開船”;雨果說: “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庇辛诉@樣的胸懷,就什么事都想得開,裝得下。②要有個樂觀的心情?,F(xiàn)代科學證實,人類在心情舒暢、精神振奮時,機體會產生一種內啡肽,能刺激調動全身的免疫功能,增強身體的免疫力,使身體健康。我就牢記這兩條,多了也記不住。
吃長壽飯應北京金盾出版社的邀請,我主編了一套叢書《富貴病早防早治》。什么是“富貴病”?就是“吃得太好太飽”造成的疾病,例如高脂血癥、脂肪肝、肥胖癥、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個人沒有吃的時,會患“營養(yǎng)不良癥”;吃得太好、太多,又會患“富貴病”。所以,吃飯不能只講“吃的好、吃的飽”,更重要的是要“吃的科學”。我國著名藥理學家呂富華教授曾有精辟教導:“樣樣都要吃,樣樣不多吃?!弊裾涨耙痪湓捵?,就會“營養(yǎng)平衡”,不患營養(yǎng)不良癥;遵照后一句話做,可以“節(jié)食長壽”,不患富貴病。我不抽煙,不飲酒,不嗜食,不偏食,不貪食,這都是從小養(yǎng)成的好習慣。
走長壽路有兩句話要記?。骸斑\動是健身之王”,“走路是運動之王”。前一句是全面的,后一句重點指的是中老年人。我的觀點是60歲可以慢跑,70歲最好走路,80歲最好散步。時間不超過30分鐘,運動時脈搏不超過120冼分。我的身體并不太好,30多歲患上了心臟預激綜合征,曾先后住院12次;離休后患上高血壓病,至今仍天天吃藥:最近心臟早搏太多,24小時心室早搏360多次,心房早搏260多次,每天500多次。醫(yī)生告訴我:沒有關系,有的人達到1000-3 000次呢。既然“沒有關系”,我怕他干啥!于是請醫(yī)生給我開點藥,便出院了。出院前醫(yī)生要我“堅持走路”,每天走1200米,借以調整植物神經。還真見效,現(xiàn)在好多了。堅持走路使我得到康復,高血壓病也大有好轉。
做長壽事“勤勤懇懇學習,堂堂正正做人,兢兢業(yè)業(yè)做事,快快樂樂生活”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話。1981-2006年,我在報刊上發(fā)表文章1800余篇。2000年榮獲“湖北省優(yōu)秀科普創(chuàng)作者獎”。由我主編、參編的書籍76冊,分別由全國18個出版社出版發(fā)行。此外,我先后擔任武漢老年大學同濟分校副校長、武漢老年教育研究所研究員、同濟醫(yī)學院關心下一代委員會副秘書長、青少年教育報告團副團長、離休老干部第二支部委員。人退休了,但是思想不能退休,為人民服務不能退休。我要利用人生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努力學習與工作,活到老,學到老,干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