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預防乙肝接種哪種乙肝疫苗最好:目前最好的乙肝疫苗是酵母重組乙肝疫苗,這種疫苗免疫效果優(yōu)于血源性乙肝疫苗。血源性疫苗阻斷母嬰傳播的效率為86.6%,酵母重組疫苗可以達到90%以上。小學生接種血源性疫苗后,乙肝表面抗體形成率為96%,酵母重組疫苗為99.3%。
2、接種乙肝疫苗多大劑量為合適:所有新生兒和兒童均按5微克(1支),0,1,6月分三次接種;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母親所生的新生兒按照10微克(2支),0,1,2,6分四次接種;成年人按照10微克(2支),0,1,6分三次接種:免疫虛損病人(腫瘤、血液病、器官移植患者等),按照20微克(4支),0,1,6分三次接種。
3、注射乙肝疫苗的部位在哪里:應當在上臂三角肌部位皮下注射。不宜在臀部注射。臀部脂肪組織豐富,疫苗會被脂肪組織吸收,降低疫苗效率。
4、疫苗的貯存:4℃可以貯存1年。凍結疫苗或溫度過高都可以降低疫苗活性。
5、接種疫苗可以管多長時間:接種疫苗成功后(10國際單位/毫升以上滴度),可獲得較長時間的保護,乙肝表面抗體5年陽性率在80%以上,9年后下降到68%,15年后下降到50%以下。所以接種疫苗成功后第5年開始,應該復查乙肝表面抗體,了解滴度下降情況。如果抗體滴度小于10國際單位雋升或已經(jīng)消失,可以進行復種。復種時仍按0,1,6方案實施,90%以上人群表面抗原再次轉陽,證明乙肝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記憶。
6、為何有的人接種乙肝疫苗不產(chǎn)生表面抗體:對于乙肝疫苗接種無應答者,首先考慮接種乙肝疫苗的種類、劑量、純度、免疫方案和注射部位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需要糾正后再觀察一下。疫苗無應答者自身也可能存在一些問題:1、隱匿性感染。不少乙肝新生兒存在宮內(nèi)感染現(xiàn)象,乙肝母親所生的嬰兒乙肝疫苗接種失敗,絕大多數(shù)源于宮內(nèi)感染。這些嬰兒出生后,化驗檢查外周血單個核細胞就可檢測出乙肝病毒DNA,說明新生兒出生前已經(jīng)感染上了乙肝病毒。2、遺傳因素:人淋巴細胞抗原是決定人類對于乙肝疫苗應答與否的決定因素,單倍體型的人淋巴細胞抗原陽性者對于乙肝病毒應答存在基因缺失和異常,這些人接種乙肝疫苗就會不產(chǎn)生抗體。3,早產(chǎn)兒、體弱多病的小兒、酗酒者應答率較低。對于不產(chǎn)生抗體的人員,可以加大乙肝疫苗劑量10~20微克,按0,l,6方案再進行一次加強。
7、乙肝母親所生的小孩怎樣進行免疫接種:對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母親的新生兒,應在出生后24小時內(nèi)盡早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l,最好在出生后12小時內(nèi),劑量應大于等于100國際單位,同時在不同部位接種10微克酵母重組乙肝疫苗,可顯著提高阻斷母嬰傳播的效果。也可在出生后12小時內(nèi)先注射1針HBIG,1個月后再注射第2針HBIG,并同時在不同部位接種一針10微克酵母重組乙肝疫苗,間隔l和6個月分別接種第3和第4針乙型肝炎疫苗(各10微克酵母重組乙肝疫苗。后者不如前者方便,但其保護率高于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