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兒園里經(jīng)??梢月犚娀蚩匆娎蠋熡谩靶“淄谩边@個形象進行教學活動,孩子們也非常喜歡小白兔。無論是在文學角度還是在情感意識里,小白兔都被賦予了太多的附加因素,唯獨沒有從科學角度來詮釋小白兔,以致于使我們包括我們的孩子對小白兔產(chǎn)生了很多誤解。
1、小白兔吃蘿卜
有一首膾炙人口、婦孺皆知的兒歌:“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愛吃蘿卜愛吃菜,蹦蹦跳跳真可愛”。兒歌寫得很好,把小白兔寫得活靈活現(xiàn),從文學角度來說無可挑剔。但里面的“蘿卜”一詞前面少了個“胡”字,就讓人以為只要是“蘿卜”,就是小兔子的最愛。當然這也不是作者的錯,而是大量的文學作品都是這么說,我們很大一部分老師也是這么以為的,并且是往“白蘿卜”方面教的。你看,無論從書的插圖還是老師的教具圖片、講解,都是一個個又白又大的“白蘿卜”。而事實上,小兔子吃的“蘿卜”應(yīng)該是“胡蘿卜”,因為“白蘿卜”的水分太多,小兔稍吃一點還可以,頂多也就是拉拉肚子,但體質(zhì)差點的小兔子若吃多了白蘿卜,單是拉肚子就可能致死。
2、黑色的小白兔
小白兔形象漂亮,人人都喜愛。長期用“小白兔”代表小兔子的結(jié)果是讓孩子誤以為“兔子”都是白色的兔子。我就在高中的時候還說過“有一只黑色的小白兔”。當我知道還有黑色、灰色、褐色的兔子后,以為自己的錯誤屬于“個別現(xiàn)象”未加注意。直到有一天,一個小學五年級的女孩帶著遺憾對我說“我舅舅家里喂了好多小白兔,可惜有一只小白兔的顏色不白,是灰撲撲的。”我猛然意識到:“兔子=小白兔”的看法并不是只有我一個人,孩子會認為兔子不白是不正常的。因為小黑兔、小灰兔、小褐兔的形象沒有小白兔好看,所以我們一般都很少用,導(dǎo)致“白毛紅眼睛,短尾長耳朵”成了孩子們心目中兔子的標準形象,不知道兔子不但毛有很多顏色,眼睛也有黑、灰、褐色的。
3、干凈的小白兔
當你看著小販手中提的兔籠里的小白兔時,那白凈光滑的毛色,可愛的小樣兒,也許會讓你認為小白兔就應(yīng)該是這個樣子的。我們的孩子也是這樣認為的。記得在上《誰住在地下》這個活動時,孩子們認為兔子住在蘑菇房、兔圈、屋子里等等,就是不認為會是地下。有孩子說“住山洞”,我覺得這正好可以引導(dǎo)到“地下”,因為山洞嘛,就是山的地下的洞。誰知孩子認為的“兔子的山洞”,就有點象我們坐車過的很短的隧洞一樣,是寬敞明亮、光滑平整的??傊痪湓?,小白兔就是在草地上玩玩,采點蘑菇,挖點蘿卜,它干凈得不會和地下的泥土沾上關(guān)系。事實上,野兔就是生活在地洞里,它不是多么高尚的“陽春白雪”,它就是整天在地洞爬進爬出的“下里巴人”。喂過小兔的人還知道,它們的糞便很臭。但這些在小孩子的情感里是不大能接受的。
4、溫順的小白兔
在童話中,小白兔經(jīng)常被大灰狼欺負,它是溫順的、可憐的、沒有武力的形象代言人。所以當小孩子和小白兔在一起玩時,家長和老師都十分放心,因為兔子沒有攻擊性,孩子也就沒有危險性。其實,兔子雖然膽小,但是并不意味著它不會“兔急跳墻”,當它被惹毛了的時候,它用門牙和后腿對付小孩子那可是小菜一碟。在喂食不當時,孩子也有可能被小白兔的門牙咬傷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