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英語的“世界語”地位的日益鞏固,人們對幼兒英語教育也越發(fā)關注,因此如何讓孩子從小就學好英語,并具備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便成為當今社會對基礎教育提出的時代要求,也是我們基礎教育工作者必須要承擔的歷史使命。而如何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也就成了首要問題。我在長期英語教學中結合我園孩子學習英語的實際情況探索出一些培養(yǎng)孩子英語語言運用能力,使孩子能夠全面感知英語語言和文化,并在短時間內獲得英語語言交流能力的教學經驗——在英語教學中創(chuàng)設全面的教學環(huán)境。
所謂的全面的教學環(huán)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全英語教學,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始終用英語作為教學語言。多學科融合,是指以英語為主軸綜合其他相關學科,并使各學科融為一體。主題課程設置,指在課堂中通過開展一切圍繞主題的各種教學活動,將師生間以英語為交流工具的互動學習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全英語環(huán)境,是整合課堂內的各種因素,班級、幼兒園內外以及家庭等因素,創(chuàng)造了一個學與用相結合,聽、說、讀、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多樣化教學手段,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可以促進語言發(fā)展的一切教學手段,調動孩子的感知能力進行訓練聽說做到全面強化。
一、全英語教學
全英語教學主要是盡力為孩子創(chuàng)設英語學習環(huán)境,彌補孩子在英語語言環(huán)境上的不足。用全英語授課,目的是讓孩子通過全英語環(huán)境的浸沒,使其逐漸養(yǎng)成用英語表達思想和使用英語直接思維的習慣,為最終熟練使用英語打下基礎。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為孩子提供大量聽英語的機會,促使孩子努力去聽,努力去猜,在此基礎上逐漸讓孩子使用英語表達思想,并最終達到能夠自如運用英語的目的。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加大英語信息的輸入量。教師要盡量少用或不用母語作中介,盡可能讓孩子直接面對英語,學習英語。比如在教學中向孩子解釋“garden”一詞時,可以告訴孩子“There are some flowers and some trees.It is very beautiful and colorful.”而不能直接告訴他們是“花園”的意思。對于比較難理解的詞匯,教師應善于將語言表達和實物直觀結合起來,通過表情、手勢、肢體、實物教具、多媒體等手段幫助孩子達到理解的目的。通過教學,逐步培養(yǎng)孩子的英語語感,教師始終用英語與孩子交流,努力造成強烈的英語交流定勢,在課堂內,英語既是教學內容,也是教學語言。教師的語言越豐富,語言注入量越大,孩子接觸英語的機會就會越多,孩子自然習得的英語的信息量就會越大,語言的“自我生成”能力就會越高。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喋喋不休”,盡量用英語表達課堂內的一切活動細節(jié),切忌為了方便而直接采用母語進行解釋和說明。
二、多學科融合
將相關學科適當?shù)厝谌胗⒄Z教學中,形成英語教學和相關學科的相輔相成的互動關系,為解決目前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學科知識和英語知識脫節(jié)嚴重的問題探索出一條新路。
教師首先應明確英語教學是以學科內容和英語語言知識為教學重點,以學科內容帶動英語學習,同時,英語又成為學科內容教學的工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把握教學重點,將學科知識和英語語言知識的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跳出傳統(tǒng)的英語語言知識教學模式,單純以“英語教英語”的所謂“雙語”教學。教學中多采用各種教學活動,多方面、多層次地促使孩子理解學科內容,掌握英語表達方式。在教學中教師利用孩子好動,形象思維的特點融入進各種活動方式如:音樂表演,體育游戲,繪畫比賽,手工展示,小品表演等各個學科的知識都可以涉及到,使孩子在最豐富最自然最積極的語言環(huán)境中習得英語,并掌握其中的學科知識。教師要妥善處理好活動與教學內容的關系,使豐富多彩的活動與教學內容相關聯(lián),成為教學內容的延伸,同時又為英語學習和其他學科知識的掌握,提供自然的語言環(huán)境和恰當?shù)倪\用機會,解決學習與運用的“落差”問題。
三、主題課程設置
英語教學設置應圍繞與孩子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主題內容開展各種教學活動,使師生借助英語進行交流,并將其自然地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獲得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比如主題活動:“Beautiful Spring”中,有兒歌“Spring is coming”,有故事“The tadpoles look for theirmommy”,有美工活動“Beautiful Spring”還有談話活動“Looking for the spring”等許多課程都可以設置在一個大的主題背景下,并通過多次的重復,使孩子掌握這個主題活動的中心詞匯及句子。另外,活動的設計要根據教學內容,并結合孩子好奇心重,模仿能力強的特點,為孩子設計他們感興趣的活動,引導他們積極、主動、自覺地參與教學活動。
四、全英語環(huán)境
良好的環(huán)境和氛圍是學習語言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主張將孩子的課堂學習與課后學習、幼兒園學習與家庭輔導緊密地結合起來,努力為孩子營造出一個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學用一致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為孩子獲得真正的語言交流能力提供幫助。這就要求我們教師除了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相應的語言情境外,還要以不斷地加強、改進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例如,在教室中布置一些色彩鮮艷的英語單詞,教室里的各種物品都可以用英語標注出來,同時,孩子的名字,老師的名字,也可以用英語的形式來表達。另外,教師可以適當?shù)夭贾靡恍┗顒咏?,比如故事角里有一些短小簡單的小故事,孩子可以用課余時間和老師一起講一講,演一演,作為課堂內容的補充;在課前課后播放英文歌曲、英文韻律兒歌、英文卡通片等,在豐富有趣的英語環(huán)境中逐漸地感染孩子;布置英語墻報以及家園聯(lián)系窗口等,加強幼兒園與家庭的聯(lián)系,在幼兒的英語教學方面與家長取得最大程度的配合,讓孩子沉浸在英文的“海洋”中,盡可能多地“汲取”英語信息,從而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更充裕的時間接觸到英語。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點滴積累,但對孩子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卻會有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多樣化的教學手段
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地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活動形式,促進孩子在活動過程中各種感知器官的活動,力求通過運用來自不同渠道的信息刺激,全面強化孩子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比如英語單詞教學,教師可以讓孩子閉上眼睛用手摸一摸,再猜猜“What is this?”再比如,當我們學習各種味道的時候,可以請孩子來親自嘗一嘗、聞一聞“sweet,sour,bitter,salty”,從而調動孩子的觸覺、味覺、視覺等各種感官體驗,增強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習的效率.
現(xiàn)代英語教學要求實現(xiàn)孩子的“自主學習”和教師的“引導啟發(fā)”的全面結合,從根本上改變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以教師和語言知識傳授為主體,孩子處于被動接受地位的局面。在英語教學中通過創(chuàng)設更加全面、實用的教學環(huán)境,使用全英語的教學方式讓英語知識和學科內容做到有機地結合,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的創(chuàng)造潛力,主題課程的設置為孩子創(chuàng)造全英語的學習環(huán)境,大大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