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一個富翁,他有三個兒子,在他年事已高的時候,決定把自己的財產(chǎn)全部分給三個兒子但店鋪只能留給其中的一個。富翁于是想出了一個辦法:他要三個兒子都用一年的時間去游歷世界,回來之后看誰做的事情最高尚,誰就是這家店鋪的繼承者。
一年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三個兒子回到家中,富翁要三個人都講一講自己的經(jīng)歷。
大兒子得意地說:我在游歷世界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受傷的年輕人。他十分信任我,把一袋金幣交給我保管,我就把那袋金幣原封不動地按地址交還給了他的妻子。
二兒子自信地說:當(dāng)我游歷世界的時候,來到了一個貧窮落后的村落,看到一個可憐的小孩子不幸掉到河里,就立即跳下去,從河里把他救了起來,并把他送回了家,還留給他們一筆錢,讓他們做生意。
三兒子猶豫地說:我倒沒有遇到大哥,二哥碰到的那種事,可我遇到了一個壞人,他盯上了我的錢袋,一路上總想害我,有一次差點(diǎn)死在他的手上??墒怯幸惶煳医?jīng)過懸崖邊,看到那個想害我的人正在懸崖邊的一棵樹下睡覺,當(dāng)時我只要抬一抬腳就可以把他踢到懸崖下,但我想了想,覺得不能這么做,正打算離開時,又擔(dān)心他一翻身掉下懸崖,于是叫醒了他,然后繼續(xù)趕路了。這實在算不了什么有意義的經(jīng)歷。
富翁聽完三個兒子的話,滿意地點(diǎn)了點(diǎn)頭說到:誠實,見義勇為都是一個人應(yīng)有的品質(zhì)。有機(jī)會報仇卻放棄,并幫助仇人脫離險境的寬容之心才是最難能可貴的,我的店鋪就算老三的了。
大智慧:
包容的是別人,受益的卻是自己。這個故事所告訴我們的也許并不僅僅是這一點(diǎn)。但富翁把寬容之心列為最高尚的品質(zhì),卻也不無道理。是的,在學(xué)習(xí)和生活中,如果你能長存包容、仁愛的心態(tài),那么,你將因此受用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