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在參加完甘肅省收藏家協(xié)會舉辦的“全國第八屆民間收藏文化高層論壇”后,我們踏上了去西藏的旅途。從孩提時起,我就知道西藏高原的藍天白云、喜馬拉雅山、雅魯藏布江,還有那巍巍聳立的布達拉宮,其他便一無所知。今天,終于有機會去西藏目睹我想知道的一切,心中充滿了喜悅和期待。
西藏既有獨特的高原風光,又有嫵媚動人的南國風采;居住在西藏的許多藏族人的生活習俗與高原之外的人有著很大的差距,從而使西藏形成了雪域高原特有的人文景觀。西藏的名勝古跡遍布藏區(qū)各地,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處,僅拉薩市就有布達拉宮、大昭寺、小昭寺、羅布林卡等多處古文化遺址。高原的雪域風光和藏族的風土人情,以及藏區(qū)各地眾多的寺廟、文物古跡、精美的收藏藝術品,使無數(shù)旅行者流連忘返。
布達拉宮——雪域高原上的“故宮”
布達拉宮坐落在西藏首府拉薩市中心的紅山(瑪布日山)上,海拔3800多米。全部建筑依山疊砌,蜿蜒至山頂,樓群重疊,殿宇嵯峨,氣勢宏偉,大有橫空出世、氣貫長虹之勢。占地面積3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3萬平方米,主樓高出地平面117米,共13層,是當今世界海拔最高、規(guī)模最大、全部是土木結構的宮殿式建筑群。布達拉宮始建于公元7世紀,藏王松贊干布為迎娶唐朝宗室文成公主,在當時的紅山上建成九層宮殿,取名布達拉宮供公主居住。此后兩次毀于災害兵火,1645年五世達賴喇嘛進行擴建,形成現(xiàn)在的規(guī)模。
我們在導游小姐的引導下進入布達拉宮,各種殿堂長廊迂回曲折,如同走進迷宮。房屋數(shù)千間,布局嚴謹,錯落有致,墻上布滿與佛教有關的壁畫,擺設精美、布置華麗、金碧輝煌。整體建筑由東部的白宮(達賴喇嘛議政和居住地),中部的紅宮(佛教及歷代達賴喇嘛靈塔殿)及西部白色的僧房(為達賴喇嘛服務的親信喇嘛住所)組成。紅宮內供奉佛像、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尺尊公主像數(shù)千尊,以及歷代達賴喇嘛的靈塔。共有靈塔8座,第一座是五世達賴的靈塔,高14.85米,共用黃金3700千克,鑲嵌珠寶無數(shù),頭頂一顆白色象骨寶石舉世僅有,價值連城。導游小姐戲說,布達拉宮最不值錢的就是黃金,此言一點不假。紅宮內除乾隆御賜的“涌蓮初地”匾額外,還保存有康熙皇帝所賜大型錦繡幔帳一對,這是布達拉宮內的珍品。紅宮內的曲吉竹普(即松贊干布修法洞),建于公元7世紀初,里面保存有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及其大臣們的塑像,是布達拉宮內最古老的建筑之一。紅宮內的最高宮殿名叫薩松朗杰(意為勝三界),其內供奉有乾隆皇帝畫像及萬歲牌位。大約自7世達賴格桑嘉措起,各世達賴每年藏歷正月初三凌晨,都要來此向皇帝牌位朝拜,以此表明他們和皇帝的臣民關系。
布達拉宮所有佛堂、宮殿和走廊的墻壁上,都繪滿了壁畫,周圍還有各種浮雕。題材以佛教故事、歷史傳說、高原風情為主,壁畫和雕塑大都絢麗多彩,具有較強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布達拉宮內收藏有大量文物珍寶有各種唐卡近萬幅,金質、銀質、銅質玉、石、木雕、泥塑的各類悱像教以萬計尤其上是3000多件鎏金佛像,件件都是精品。此外還有明清皇帝的赦書、印璽,各界贈送的印鑒、禮品、匾額和經(jīng)卷,宮內自用的法器、典籍、供器等等。其中在藏紙(一種藏區(qū)生產(chǎn)的有毒防蛀的紙)上用金汁書寫的《甘珠爾》、《丹珠爾》、貝葉經(jīng)《時輪注疏》、釋迦牟尼指骨舍利、清朝皇帝御賜的金冊、金印等,都堪稱稀世珍寶。
布達拉宮成千上萬件文物和珍寶,令同行的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由衷地在心底發(fā)出一聲聲贊嘆。布達拉宮是我國首批公布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也是世界十大土木建筑之一。它集中西藏宗教、政法、歷史、文化和藝術諸方面于一體,是“西藏歷史”的博物館,堪與北京的故宮一比高低。
大昭寺——西藏佛教的中心和象征
大昭寺始建于公元647年,是吐蕃松贊干布為迎娶尼泊爾尺尊公主而建,迄今已有1360多年的歷史。大昭寺完工后,尺尊公主將她從尼泊爾帶進吐蕃的經(jīng)書、佛塔以及釋迦牟尼八歲等身像供奉在大昭寺內。
公元650年,松贊干布之孫芒松芝贊繼位時,誤信謠傳唐朝將發(fā)兵吐蕃,為避免戰(zhàn)爭破壞,將文成公主從長安帶進吐蕃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從小昭寺移至大昭寺并藏于密室達60個春秋,直至公元710年才將這尊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從密室中請出來并供奉在大昭寺的主殿內,而將尺尊公主供奉在大昭寺主殿內的釋迦牟尼8歲等身像移至小昭寺內的主殿內供奉。
大昭寺建筑面積25100平方米,寺高4層,在寺的頂層有4個對稱的大金頂。寺廟正門上方裝飾著金光閃閃的“祥麟法輪”和一對勝利幢,寺內一層和二層屋檐下有1 44個木雕雪獅像,其中一個是人面獅身像。四周走廊和殿堂四壁滿布壁畫,繪有釋迦牟尼傳記、雪域風情等等,內容廣泛,堪稱形象的百科全書。大昭寺內還保存著許多稀世珍貴的文物,寺廟建筑是集中了藏、漢、尼泊爾等多種風格的集合體,充分反映了藏漢民族的深厚友誼。
大昭寺正門左邊的石板地上擺放著香爐和供品,虔誠的佛教徒匍匐在地上,雙臂前伸,不停地跪拜,以至于石板地上形成了人體的凹形,個個光亮圓滑。朝拜的藏民絡繹不絕,困了時坐在旁邊的墻壁下歇息,稍后又開始跪拜,手腳上甚至磨出了血印,但不停地做著重復的動作……
小昭寺——大昭寺的姊妹宮
小昭寺距大昭寺不過1公里左右,是西藏僧侶修習密宗的上宗院,占地14000平方米。7世紀中葉,在修建大昭寺的同時,經(jīng)文成公主選址、設計,由唐朝進入吐蕃的漢族工匠按漢地寺廟式樣修建,歷時一年,約于唐貞觀20年(646年)與大昭寺同時建成。寺門朝東,以示文成公主思鄉(xiāng)之情。
小昭寺內供奉的釋迦牟尼8歲時的等身像,是西藏極為珍貴的歷史文物之一。殿內的10根柱子依稀可見吐蕃遺風;上面鏤刻著蓮花,并雕有花草、卷云、珠寶、六字真言等。寺內主樓共三層,底層分門庭、經(jīng)堂、佛殿三部分,周圍是轉經(jīng)廊道,廊壁上通繪無量壽佛像。頂層金光閃閃、凌空摩天、蔚為壯觀,典型的漢式金瓦建筑。由于歷史上幾經(jīng)火焚,現(xiàn)存的建筑大多是后來重修的。
小昭寺的名聲和規(guī)模都比不上大昭寺,但每天朝拜供香的藏民和僧侶依然絡繹不絕,濃濃的煙霧籠罩著宮門和院落,不僅拍攝不到清晰照片,就是久居其中也會嗆得令人落淚。周圍雖有商業(yè)街道,但以經(jīng)營日用品為主,與大昭寺附近的八廓街無法相比。2001年6月25日,小昭寺被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西藏博物館——雪域高原的寶庫
西藏博物館坐落在拉薩市羅布林卡東南角,占地面積53959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3508平方米,展廳面積10451平方米。博物館宏偉壯觀,具有鮮明的藏族建筑的傳統(tǒng)風格,同時又深刻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建筑的實用特點和藝術神韻。
西藏博物館共有藏品3萬多件,民族特色濃郁,以史前文化、不可分割的歷史、文化與藝術、民俗文化共4個部分的千余件珍貴文物向觀眾展示了西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館內設有“藏北自然資源專題展”、“明清瓷器精品館”、“元、明、清玉器精品館”、“葉星生民間文化捐贈館”等各具特色的專題展覽。其中明清瓷器大都是當時皇帝賞賜給寺院或達官貴人的官窯瓷器,加之長年供奉在佛堂之上,完美如新,非常漂亮,是國內其他博物館中無法見到的精品。
玉器展館中展出了各種美輪美奐的玉壺、玉杯、玉印、玉雕……其中有一尊明代桃形青白玉杯,杯身晶瑩剔透,薄可見光,泛著淡青色的光芒,周遭圍著一圈精致的花雕,讓人感嘆工藝精巧的同時,不禁浮想翩翩,不知怎樣的達官貴人,才配得上使用這樣的玉杯淺斟酌飲。展柜中的方形玉印上臥著獅子、龍或其他神獸,雕刻得十分威嚴。印章都是被元、明、清皇帝封為國師、帝師或藏族大臣的西藏宗教大師之印。這些印章無可辯駁地說明西藏有史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羅布林卡——拉薩的“頤和園”
羅布林卡位于拉薩市西部,始建于18世紀40年代,當時清政府駐藏大臣為達賴7世在此修了一座涼亭宮。公元1751年,7世達賴在涼亭宮東側又建了一座賢杰宮。之后,歷代達賴在此大興土木,又增建了不少宮殿,開挖湖塘,種植大量花、草、樹木。每到夏日,布達拉宮內的許多政府機構,都要隨達賴喇嘛轉移到羅布林卡辦公,這里也是達賴喇嘛接見西藏僧俗官員的地方。
羅布林卡占地36萬平方米,建筑由格桑頗章、金色頗章、達登明文頗章三組宮殿組成。有房374間,是西藏人造園林中規(guī)模最大、風景最佳、古跡最多的地方。西部是幽靜的園林區(qū),東部是金頂石墻的宮殿。宮殿共三層,一層是經(jīng)堂,二層有羅漢堂、護法殿和達賴閱覽室,三層是達賴接見僧俗官員的地方。圓中樹木茂盛,花卉繁多,更有亭臺池榭、林竹山石、珍禽異獸點綴其間,宮前長廊和室內雕梁畫棟,富麗堂皇。
1959年以后,羅布林卡經(jīng)過修繕,面貌一新,成為一座向廣大游人開放的公園博物館,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八廓街——拉薩市商貿中心
環(huán)繞大昭寺1500多米的轉經(jīng)道——八廓街(八角街),是拉薩市最古老而又繁華的街道。錯綜復雜的街道、小巷,布滿了各種店鋪及地攤,店內貨物充滿西藏的民族特色,五花八門,色彩繽紛,藏香、藏紙、圍巾、綠松石、珊瑚、天珠、蜜臘、銀飾、水晶,還有我們收藏愛好者最關注的古董……真真假假、魚龍雜陳,大都烙上了西藏甚或尼泊爾、印度等國工藝美術品的烙印,但凡你想得到的紀念品這里都能買到。
八廓街除店鋪林立外,隱秘地帶還有不少刻經(jīng)板、做面具、畫唐卡、制作金屬佛像、打制藏刀和金銀首飾的各種手工作坊,也有一些專做藏式衣服和床鋪、地毯以及裝飾的小店,來此旅游或購物的人,可根據(jù)自己的要求在這些小作坊中訂做藏衣或各種工藝美術品。西藏還有一種自產(chǎn)香水,是采用藏人千年制香配方和號稱三大圣湖之水制成的,愛美女士見此恐難逃破財?shù)恼T惑。
隨著藏區(qū)經(jīng)濟的日益發(fā)展,特別是青藏鐵路開通后,大量中外游客前往西藏旅游,內地的物資、百貨、日用品源源不斷地運進西藏,使得八廓街更加熱鬧繁華,呈現(xiàn)出一派和諧安詳?shù)氖⑹谰跋?,成為拉薩這座圣城的商業(yè)貿易中心。
再見——夢中的西藏
在“中國西藏傳統(tǒng)文化藝術收藏高層論壇”落下帷幕的第二天,我又匆忙地搭上了飛離西藏的航班。短短的幾天里,我只在拉薩市參觀了一些著名景點,對西藏的了解僅僅是鳳毛麟角,但神秘而迷人的西藏在我心中卻留下了深深的印記。祖國的文物古跡,名山大川數(shù)不勝數(shù),但有兩個地方愛好收藏的人特別值得一去:北京的故宮——政治和皇權的象征;布達拉宮——佛教中神權的殿堂。
別了西藏,你是我心底永遠的夢境;別了拉薩,你是我心中神圣的殿堂。讓西藏的傳統(tǒng)文化藝術走出雪域高原,走向世界,以便更多的人了解西藏;讓西藏盡快融入全人類的大家庭之中,揭去蒙在她頭上的層層面紗。這是我最大的企盼,也是我今后為之奮斗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