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室外排水系統(tǒng)的任務主要是將生活及生產的污(廢)水、雨雪水,輸送到污水處理廠,經處理后再排放到指定區(qū)域。本文論述了室外排水管道的幾種敷設方法。
關鍵詞:排水管道;敷設
室外排水管道的管材,常用材料有鑄鐵管、混凝土管、鋼筋混凝土管、石棉水泥管、陶土管、缸瓦管、陶瓷管以及塑料管等。
1 室外排水管道的敷設要求:
平面位置及標高要準確,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接口要嚴密,污水管道必須經閉水試驗合格;混凝土基礎與管壁結合應嚴密、堅固。
2 室外排水管道敷設的方法:
室外排水管道的敷設按其施工的方法分為開槽施工和不開槽施工。多數(shù)使用的是開槽施工的方法。只有在特定的條件下,才使用不開槽施工的方法。
開槽施工包括:開挖溝槽、管道鋪設(下管和穩(wěn)管)、管道接口質量檢查和驗收等項。
室外排水管道屬于重力流量道,它的敷設高程和平面位置應嚴格符合設計要求
2.1 管道的中線控制方法有兩種,即中心線法和邊線法。
A 中心線法:在連接兩塊坡度板的中心釘之間的中線上掛一錘球,當錘球線通過水平尺的中心線時,表示管子已對中。
B 邊線法:即把邊線二端拴在槽底或槽壁的邊樁上,穩(wěn)管時控制管子水平直徑處外皮與邊線間的距離為一常數(shù),則管道處于中心位置。
2.2 管道的高程控制:
排水管道高程控制是利用坡度板上的高程釘。如下圖所示,兩高程釘之間連線即為管底坡度,該連線稱坡度線,坡度線上任何上點到管底的垂直距離是一個常數(shù),稱為下反數(shù)。高程控制時,使用丁字形高程尺,尺上刻有管底和坡度線之間距離的標記,即下反數(shù)的讀數(shù)。將高程尺垂直放在管底,當標記和坡度線重合時,表明高程正確。必須注意控制中心線與高程必須同時進行,使二者同時符合設計規(guī)定。
2.3 管道基礎處理:
管道基礎是保證管道質量的重量部分,基礎不當,會使管道沉陷、斷裂或錯口,管道基礎的形式,取決于土壤的性質,覆土厚度,外部荷載及管道材質和重量等,目前常用的管道基礎形式為:
⑴砂土基礎⑵混凝土枕基⑶混凝土條形基礎
2.4 管道的敷設:
室外排水管道的敷設應注意管底坡度不得倒流水,必須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參考下表:
排水管道坡度
注:計算最小坡度時,當管徑大于300mm,根據h/D(充滿度)相應的最小設計流速,得出不同管徑的最小設計坡度值。
3室外排水管道的接口形式
室外排水管道的接口形式取決于管材。不同管材其接口形式及方法不同,主要有以下幾種:
3.1混凝土管和鋼筋混凝土管的接口
水泥砂漿抹未帶接口;鋼絲網水泥砂漿抹帶;瀝青麻布接口;石棉瀝青帶接口;瀝青砂漿接口;混凝土管的承插式接口。
3.2陶土管、缸瓦管、陶瓷管的接口
此類管道接口亦有剛性和柔性兩種。陶土管和缸瓦管承插式剛性接口的形狀,接口材料及配合比,聯(lián)接方式均與承插式混凝土相同。
環(huán)氧聚酰接口,利用有機材料及耐酸水泥配制成環(huán)氧聚酰耐油粘接劑,經使用效果良好。接口材料按重量比配制如下:
①環(huán)氧浸膠(浸泡石棉繩用)
環(huán)氧樹脂:聚酰胺:丙酮=1:0.3:適量
②環(huán)氧膠(拌制膠泥用)
環(huán)氧樹脂:聚酰胺=1:0.3
③環(huán)氧膠泥(封口用)
環(huán)氧膠:耐酸水泥=1:2.5-4.8
瀝青砂漿接口;耐酸瀝青瑪碲脂接口
4 管道接口冬季施工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水泥砂漿應用熱水攪拌,水溫不超過80℃,砂子可預熱,但溫度不超過40℃,在砂漿中還可摻加氯鹽,摻鹽量可參考下表:
氯鹽摻量(占用水量%)
進行石棉水泥接口時,應采用熱水拌合材料,但水溫不得超過50℃,如膨脹水泥接口時,水溫不得超過35℃,氣溫低于-5℃時,不宜進行以下兩種材料接口,必須進行時,應采取防寒保溫措施施工或用摻鹽法進行施工。
接口完畢后,可采用鹽水拌合粘泥封口養(yǎng)護,并覆蓋好草簾子,也可用暖土(不凍土)填埋接口處保溫。
試壓時,應將暴露的管子或接口用草簾覆蓋,無接口處管身應回填,試壓完畢盡快將水放凈。
5 室外排水管道安裝完畢,應進行質量檢查,有關管道的閉水試驗和驗收標準,按給排水工程的驗收標準執(zhí)行。